撒豆圆梦

生活在巴基斯坦,想买豆制品来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走进首都伊斯兰堡大部分超市,你会发现,想要在货架上找到豆腐一类的食品十分困难。这也难怪,因为在巴基斯坦的农业结构中,大豆的比重确实不高。

历史上,巴基斯坦一直是大豆进口国。2020/2021年度,巴基斯坦大豆进口量预计将达到240万吨,这还是在国际大豆价格稳定前提下的估算。

对于个人而言,豆制品吃得少没什么,然而对于巴基斯坦这个畜牧业发达的国家来说,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由于豆粕是牲畜饲料的主要蛋白质来源,因此,巴基斯坦对大豆的需求量很大,大豆产量一直都是巴基斯坦农业的一道坎。

巴基斯坦大豆产出与进口的不平衡,在未来几年内有希望得到突破——巴基斯坦农业专家阿里是这么认为的。

在前一阵子举行的巴基斯坦农民大会上,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为中巴合建的研究中心揭牌。伊姆兰·汗对从中国远道而来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赞赏有加,同时还特别提到“来自中国(大学)的阿里博士是巴基斯坦的未来”。此处的“阿里博士”,便是专注于此项技术研究的四川农业大学巴基斯坦籍博士后穆罕默德·阿里·拉扎。他坚信,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有效提升巴大豆产量,在不远的将来甚至有可能改变巴基斯坦大豆种植的现状。

笔者在与阿里的聊天中得知,一开始,他在当地推广该项新技术的工作并不顺利。当地农民大多没见过这种技术,心中难免惴惴,不敢轻易改变种植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示范点的大豆产量都有明显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见此找到阿里表示想要“入伙”,问阿里还有没有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种子。这次,反倒是阿里为难了,因为手头的种子不够了。

如今,这项技术帮助农民提升了产量,增加了收入,这令阿里感到欣喜。而令阿里同样感到欣喜的,还有他多年来的一个梦想终于在不久前实现了。

“从小时候起,父母对我的期望值就很高,总是说希望我长大后能够成为出色的人才,如果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总理的接见就更好了。我当时只觉得‘和总理见面’这种事太过遥远,即便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实现。没想到,多年以后,当我从中国学会了技术回到巴基斯坦推广,我会得到总理的当面认可。这一切太奇妙了。”阿里说。

阿里说起这些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对他而言,在总理面前介绍种植技术并获得认可的那一刻,就是他求学多年终圆梦的瞬间。

其实,阿里带来的这项技术能够落地,和中巴经济走廊第一阶段的各项水利基础设施建成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第一阶段的大坝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巴基斯坦的灌溉条件不会得到大幅提升,也未必能建起那么多试验示范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因为第一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第二阶段许多惠及民生的中巴合作才成为可能,这也让如阿里一样的有志青年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越走越平坦。

得益于“一带一路”,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范围也越来越大,不仅包括农业、科技,还有人才。

中巴经济走廊见证了许许多多青年才俊圆梦的征程。比如,在“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中,许多优秀学子一路过关斩将赛出了好成绩,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因为精通汉语,踏上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这何尝不是一种圆梦?再想想农民们和其他可爱的劳动者们,也许他们暂时还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对他们来说,最大的梦想可能就是多赚些钱,让家人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现在,中巴经济走廊带来了产品,也带来了新技术,中巴两国实打实的合作正在为民生福祉作出越来越多的贡献。劳动者们的梦想,正在慢慢实现。(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施普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