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作姿态怒批“直播打赏”,只是在传播谬误与歧视而已

5月24日,认证为“歌手”的微博用户@海来阿木Jeb 发文怒批直播打赏。其称:“直播打赏”在让这个时代的“祖国花骨朵”的志向在崩塌,苦读几十年不如街头三分分钟的骚舞挵姿,当哪个网红通过直播打赏一夜暴富……这样的负能量导向正在腐蚀着我们身边的年轻一代!这是一种乞丐乞讨的新套路,比电信诈骗来的更防不胜防……这番引论引发巨大争议,与之相关的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

海来阿木发文怒批直播打赏,俨然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慷慨陈词。此等“高论”堪称“三高”,调门高、姿态高、情绪高。其看似有感而发“路见不平一声吼”,实则不过语不惊人死不休、假作诤言博虚名罢了。一顿暴论输出,满满的偏见与想当然,其中对于网络主播、直播打赏的丑化、攻击,已经远远超出了有一说一的范畴,而完全沦为了单方面的宣泄与撕咬。置于其所设定的议题轨道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丝毫理性探讨和建设性意见的可能性。

的确应该承认,“直播打赏”存在一些问题,但这更多应该视作一种发展中的、阶段性的不足。然而,海来阿木的“战斗檄文”,却从根本上否定了这一事物。很遗憾, 结论很唬人,论述很粗糙。通读其整篇行文,各种“喊口号”“污名化”“恫吓式”“以偏概全”“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操作贯穿始终。大言炎炎,见识跟不上“腔调”,结果注定只剩下搞笑。一本正经地假装思考,用尽最大的气力,说出最没有营养的见解,当真令人忍俊不禁。

自说自话,胡言乱语,从开头乱扯到结尾,海来阿木此番的发文,堪称是关于“谬论合集”。其故做惊人之语,“苦读几十年不如街头三分钟的骚舞挵姿”,这根本就是颠倒黑白。其潜台词中,将“网络直播”偷换成了“搔首弄姿”,这完全是描黑、泼脏水。实际情况是,擦边主播本就少之又少,在平台监测、用户举报等机制把关下,低俗直播,更大概率的结局是“活不过三分钟”,又谈何兴风作浪、赚得盆满钵满呢?

再说“直播打赏让花骨朵志向崩塌”之说,这更是耸人听闻的无稽之谈了。对知识的尊崇、对教育的重视,根植于我们民族的灵魂深处,岂是小小的“直播”所能动摇的。孩子们日常卷学业还来不及,加之短视频平台日益完善的“青少年模式”“防沉迷模块”,应该说从整体上看,其所受到的“直播”影响是有限且缩减的。说直播打赏毁了少年之志,这是不了解直播,更是不了解少年。此等论调,非但是杞人忧天,根本就是虚空索敌了。

海来阿木其实也是出身草莽,在很大程度上,靠着无名时期的直播打赏赚了第一桶金。如今自己功成名就,却对直播打赏百般发难,诚如一些网友说的,这是“自己上岸后,给后来人关门”。网络直播,是真实世界的映射,有多少种行当,就有多少种网络主播。将“主播”等同于“搔首弄姿”,这是彻彻底底的歧视。实际情况是,不少主播都是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比如说地方曲艺演员、古籍修复师、考古工作者、非遗手艺人等等。他们的直播有料、有趣,其所取得的打赏收入,是堂堂正正“凭本事赚钱”是“稀缺价值变现”,将之说成是乞丐乞讨,于心何忍?公道何在?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带着“优越感”来攻讦“网络直播”,反而是自证浅薄。直播收入为很多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了短暂的缓冲带和蓄力的跳板。包括网络直播在内,各类平台经济在客观上扮演了就业“蓄水池”的角色。关于网络直播这一行业,可以就事论事说问题。对于某些行为不当的主播,更可以批判声讨。但,一股脑全盘否定网络直播和直播打赏,就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了。须知,唱高调、带节奏、传播歧视、挑动对立,从来不是公共论辩的应有之义,而是制造割裂的网络之毒。(文/张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