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枪林弹雨中自若报道,拍扶贫版《百年孤独》……这位新华社女记者有点厉害|非常女记者

十多年前,身为战地记者的她冒着枪林弹雨,足迹踏遍中东十几个国家;

十多年后,她一边报道两会、阅兵等重大活动,一边每年执导制作多部纪录片。

是什么力量促使她多年坚守一线,又是什么情愫激励着她不断前行?

一起走近“新华社十佳记者”李姝莛。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李姝莛:为不能言者言 代不能歌者歌

本期嘉宾:李姝莛

新华社音视频部 视频采访中心副主任

新华社十佳记者

曾任新华社中东总分社

视频采访室负责人

开罗分社首席记者

获新华社建社80周年记功表彰

“个人二等功”

“新华社优秀女职工”

“新华社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

主持人:薛园

主持人:早在10多年前,我们就已经在叙利亚、利比亚等大大小小的战争报道以及动乱冲突现场看到过您的身影。为什么选择到战地去驻外,并且是两次、五年?

李姝莛: 其实十几岁的时候看到邵云环在炸馆事件中牺牲,就坚定了自己要做一名“为不能言者言,代不能歌者歌”的记者。 2009年新华社开始大规模向海外派驻视频记者,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有“火药桶”之称的中东地区。

记得刚去开罗的时候,正赶上以色列对加沙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铸铅行动。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战争、死亡。说实话是一种无力感,觉得一个记者的力量跟一场战争比起来真是太微不足道。

李姝莛专访叙利亚反政府武装指挥官

但是那个时候也反思我们的价值在哪里,做记者的意义在哪里。 我们用笔、镜头记录真实的世界,把真相告诉给世界,哪怕很微小地改变了这个世界,或是让战争哪怕早结束一分钟,可能也是记者的价值所在。

就怀着这样的一种对记者价值的认识,过了在中东地区5年的驻外时间。

主持人:听说“茉莉花革命”就是您和同事潜伏到流浪者的窝棚里面,并且待了整整一晚,才得以进入到风暴的最中心,是这样吗?

李姝莛: 是的。驻外的这段时间刚好赶上了中东北非的所谓的“茉莉花革命”。因为他们之前已经通过网络联络好,星期五要进行百万人大游行,目的是占领广场——解放广场是首都市中心的一个广场,政治意义和象征意义非常明显,军警提前就把广场封了。

我们在封的前一天就在广场周边提前找好了地点。到了第二天,从各个角落冲出来的示威人群像风暴一样涌入,我和摄影部的才扬还有另外几个老师就混在里面冲进了广场。

李姝莛在现场拍摄的解放广场示威人群

其实还挺难得的,因为 后来我们才知道,美联、路透、法新这些国际通讯社的记者没有一家进入广场,只有我们新华社。

主持人:只有咱们在里面待了一晚上。

李姝莛: 对。但是我们之前踩好点的那个地方,因为军警禁止外国记者进入,就不再接纳我们了,只能赶紧趁乱再找一个地方。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们上了一个法式建筑,像宫廷样的一个房子,特别好。结果进去之后越走越破,到顶就只剩一个特别小的阁楼、一人宽的楼梯。

我们的摄影记者才扬会阿拉伯语,他就跟住在里面的阿拉伯小哥讲民族大义,希望人家能收留我们。就看小哥一直摇头。我于是一把扒开才扬,跟小哥一句“你好”,小哥立马让开了路让我们进入。 后来这个小哥阿里就成为了我们的好朋友,整个革命期间我们都是潜伏在他楼顶上搭的几平方米的一个小违章建筑里面。

所以整个那天冲突最激烈的时候,我们可以从顶楼下到大概三楼的阳台——离冲突现场的直线距离非常近,可以俯拍现场激烈的冲突。

我还记得当时警察的大boss就在我们楼下——他不知道上面雨檐上还趴着俩人——我们就看着他指挥,到处都是催泪瓦斯,有人实弹射击,眼看着燃烧弹扔进了正在射击的车里,因为离冲突的地方太近了,背后的整个墙皮都被打下来,落在我们身上……

主持人:这么严重的情形,但是我看您讲述的时候一直都很平静,在现场也这么平静吗,有没有心里害怕、波动什么的?

李姝莛: 在现场还真的挺平静,不知道为什么。 那时候我们都清楚通过镜头记录这样一个事件的难得,所以就没有恐惧,也没有什么过多的讲话,就是赶快拍、赶快做,赶快发回北京。

那几大通讯社都没在里面,没有镜头,只有我们一会一条用海事卫星传回北京。

主持人:当时有一个画面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报道现场,在逆流的人群和炮弹的烟雾中,你一把拽下了口罩。所以在工作的时候永远都是这样最专业的精神,最专业的态度。

李姝莛: 很专注。但是我觉得我还包括才扬在内我们很多经历了这几场战争或者冲突的人,并不是盲目、冒进的。我之所以敢那样做,是基于我在那生活了好几年,我了解这些人,也知道保护自己的方法。

我们绝不是用自己单薄的生命去换取一条新闻,而是在有保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接近现场。

主持人:战地回来后,一线采访制作之余您还做了很多纪录片,比如《大爱》《走出黑眼湾》《1亿人的脱贫故事》等,都非常有影响。相比来说同样是记录,感受有什么不同吗?

李姝莛: 区别还是蛮大的,其实我研究生学的就是纪录片,所以算是老本行。特别感谢这几年新华社音视频事业的发展,感谢部门领导能带领我们除了新闻之外,还去做一些纪录片的实践,给我们足够的空间。

这些纪录片里,倾注感情最多的是《走出黑眼湾》这部影片,有人说他是移民搬迁版的《百年孤独》。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眼里都有一个黑眼湾,但对我来说是有的,一个一直特别想逃离,还不断梦回的灵魂栖息地。我觉得 纪录片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是用时间和心血来雕琢一件艺术品,在这里你能看到时代,看到人性,你也能看到创作者自己。

我觉得这个片子可能很多人看懂了,所以它最近入围了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也得了当年的社级好稿,然后点击量也还可以。

但是单说纪录片这个品类,以及我们日常很多重头的作品,与付出的时间精力相比,传播其实并不是令人特别满意,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反思的一点。

主持人:是不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最近您也在抖音上开了自己的个人账号,未来是希望有一些相关方面的改变或突破吗?

李姝莛: 对,我最近开了抖音账号。究其原因还是回到刚才的那个问题,就是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花了那么多心血做的作品传播不好,一定是制作方式或者传播方式出了问题,我们要怎么样去适应现在新的传媒格局。

所以一直都在不停地尝试,包括现在抖音号也是一种尝试,想把传统大屏的直播怎么探索转移到小屏上去,怎么把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以受众能够接受的方式传播出来,就是这样。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我觉得做这件事情,也是继续了我遥远的少女时代“为不能言者言,代不能歌者歌”的梦想。有了这个号之后,每天似乎有很多事要做,但其实想来想去,无非也就是努力做好手边这一两件小事,爱好保护好身边的这些人,然后就是对未来有所期待,相信每一个未来都是崭新的。

监制:卢刚 | 责编:薛园 | 校对:张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