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爷
点开《以家人之名》当然不是因为它是传闻中的中国版《请回答,1988》,而是对“家人”的主题和高分开播感到好奇,难道还有不谈恋爱的青春剧吗?果不其然,以家人之名,也不过是为了更方便地谈恋爱。高开低走的评分也再次教育我们,看到“中国版某某某”还是要谨慎,因为主题先行地命题式转化就决定了,改编也好,借鉴也罢,都很难真的落地。比如,模仿《粉雄救兵》的生活改造类真人秀《你怎么这么好看》,把成为“更好的自己”改为“更好看的自己”,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更好”降格为“更好看”,大概就是买家秀和卖家秀之间的距离。
1
之所以要以家人的“名义”,是因为李尖尖、贺子秋和凌霄三兄妹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他们在原生家庭遭遇不同创伤,机缘巧合之下组成了新的家庭,在李海潮和凌和平两个爸爸的共同抚养下健康成长,不是家人胜似家人。一开始吸引大家的正是这种现代社会关系战胜传统家族血缘的背景设定和三个可爱的小朋友。然而,小朋友一旦长大,剧情就开始崩坏,甚至用“狗血”都不足以形容了——总结起来大概就是:“以家人之名厌女”和“以兄妹之名恋爱”。
两个爸爸养育三个孩子的前提是李尖尖的妈妈为了拼二胎死了,贺子秋的妈妈为了个人发展抛弃了他,凌霄的妈妈因为失去小女儿的心结难解离开了他。没了妈妈以后,爸爸们都过上了幸福生活。正所谓,世上只有爸爸好,没妈的孩子像块宝。
这当然不是说,不能塑造正面形象的爸爸和反面形象的妈妈,如果爸爸们都能向李海潮同志学习,从家务层面切实分担养育子女的工作,那将会是家庭分工的革命性发展。问题在于,这种以人设为指向的对比塑造严重失衡,同时也并没有真正触及家庭分工的问题所在,只是把家庭不和与代际关系危机通通转嫁给了“失职的妈妈”。除了三兄妹之外,剧中其他几位妈妈也大都面目可憎:齐明月的妈妈是“爱你就控制你”,所有不符合妈妈价值观的选择都是错误的,都不被允许;唐灿的妈妈则是“爱你就剥削你”,人尽其用,用尽则废。爸爸们不是妈妈胜似妈妈,妈妈们不是后妈胜似后妈。
更值得思考的是,这种“后妈化”形象正在成为新的趋势。比如《欢乐颂》(2016)中的樊胜美妈妈,《都挺好》(2019)里的苏明玉妈妈(苏大强之所以能上热搜不过是因为赵美兰退出了历史舞台),《安家》(2020)中的房似锦妈妈。不仅电视剧如此,电影中母亲对女儿的压迫和剥削也几乎要成为新的“伤痕文艺”了,比如《柔情史》(2018)和《再见南屏晚钟》(2019),甚至在让大家泪流满面的《82年生的金智英》(2019)中,给我们最直接冲击的,也是婆婆对儿媳的压榨,好像女人才是女人最大的敌人,女性的艰难处境就来自女性自身。
为什么是妈妈?为什么社会给女性的压力最终转化为了妈妈对家庭的摧残?作为当下女性解放之路上最大的难题之一,这的确很难用一两句话来回答,但我们至少应该看到,存在着这样一种值得我们反思的变化——影视剧中的母亲形象正在从过去奉献牺牲式的“伟大”走向控制剥削式的“刻薄”,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正在从“爱妈”走向“恨妈”。而《以家人之名》最大的贡献,正如有评论所指出的,就在于实现了从“恨妈”到“没妈”的飞跃。
或许有朋友会说,你这就是牵强附会了,人家作品本身根本没有这个意思。我举双手赞成这种观点,因为这恰恰就是问题所在。正是因为不是创作者的主观意愿,却创作出了这样的作品,才暴露出了社会无意识中的“厌女症”,才更值得反思。
2
更有意思的是,对于剧中的情感天平而言,平衡家庭厌女症的恰恰是组合家庭中四男对一女的宠爱。尽管早已接受了甜宠是当代青春剧的核心基调,尽管自认为观念还算开放,但对于假兄妹真恋爱的设定还是感到极度不适。于是不禁第一次产生了人到中年的精神危机,是我老古董了吗,亲?
从剧作的角度讲,选题本身并没有问题,也不该被限制。也就是说,问题不在于题材,问题在于怎么处理题材。《以家人之名》中的兄妹恋爱之所以让人感到不适,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这种处理方式造成了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设置了一个非常现代的不以血缘为依托的家庭,却用来讲述一个非常传统的情感故事。
对于传统社会而言,个人的情感关系深受地缘和血缘的影响,婚恋对象多半来自于你既有的关系网。而现代社会则不同,交通和信息通讯的发展带来的是一个流动的陌生人社会,你的情感将不再被地域和家族关系所束缚。社会学家吉登斯在《亲密关系的变革》中所讲的,正是这种变化的由来和影响。《以家人之名》的矛盾之处正在这里,当你以为两个爸爸三个孩子的现代家庭要探讨一种新的亲密关系时,结果它说来说去要讲的,还是亲父母养父母之争的社会新闻和假兄妹真恋爱的伦理故事。
即使抛开三小无猜的伦理问题,大哥、二哥对小妹的爱也是平凡无趣的。当然,这并不只是这部剧的问题,而是甜宠剧的通病。在这些奉旨恋爱的剧情中,感情关系早已给定,无论是人物自身,还是情感关系几乎都处于静止状态,没有发展空间。从头到尾只有饱满的爱,只有发糖。糖吃多了要蛀牙,甜宠剧看多了,大概我们对于情感的理解也会变得扁平、狭隘。一点甜是甜美,一直甜是反胃。
随着血缘与地缘关系的变化,现代社会中的亲密关系应该如何建构,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以家人之名》的确不断上热搜,摘得不少话题,但此话题非彼话题。就自身的选题和设定而言,《以家人之名》交出的是一份负分答卷。如何走出以热搜衡量电视剧热度、以话题评价电视剧影响力的困局,恐怕是国剧创作者和观众接下来都必须思考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