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4月29日广联达(002410)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召开业绩说明会,APC International Co.,LimitedEric、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邓芳程、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周志敏、大和资本市场香港有限公司庄梓杰、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浦俊懿 张开元、东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周昊、方瀛研究与投资(香港)有限公司李鋮、富瑞金融集团香港有限公司Annie Ping 馬牧野、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宋婷、刘胡、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杨文健、KoneTas CapitalRichard L Hargrave、广东正圆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牛艺瑾、硅谷天堂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晓东、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郭义俊、国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边广洁 孙宇彤、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李忠宇 孟灿、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王林、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陈芷婧、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伍巍 朱瑶、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杨楠、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杨林、MFS INTERNATIONAL SINGAPORE PTE. LTD.潘丽安、荷荷(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张兴飞、鸿运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张弼臣、湖南君汇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蒋云亭、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曾俊栢 王曉琼、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金拓、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杨玖祎、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朱珠、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高婧、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郭雅丽、华曦资本潘振华、Ubiquitous Global Assets ManagementNoah Mann、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许晓威、汇丰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刘逸然 张恒、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刘晔、美银证券李慧群 庄亚林、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郭新宇、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李承霖、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林陳悦亞、宁波幻方量化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徐贞武、磐厚动量(上海)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胡建芳 于昀田、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杨飞、百川财富(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唐琪、青岛中航赛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吕政和、泉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王苏欣、山东嘉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类延国、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应超、上海和谐汇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章溢漫、上海泓洄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徐哲桐、上海竑观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朱戈宇、上海泾溪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柯伟、上海景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王胜、上海瓴仁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蒋南、北京高信百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李广帅 秦雨清 王亮、上海朴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朱冰兵、上海天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曹国军、上海行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周峰、上海耶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沈雷、深圳丞毅投资有限公司胡亚男、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王紫璇、深圳市睿德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肖斌、深圳市兴海荣投资有限公司黄敏、深圳市远望角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翟灏、深圳市中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宋鹏、北京海量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韩裕睿、深圳中天汇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慕陶、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杜昊、文渊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孙丹童、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陈蒙、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周成、西藏中睿合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郑淼、信达澳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徐聪、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圣 蒋晨龙、兴业证券罗池婧 孙乾、兴证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王正、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陈鹏扬、循远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田肖溪、野村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段冰、易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李晓、远信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陈冠呈、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杨小林、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余庚宗、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周翔宇、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刘雯蜀、中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胡坤、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车姝韵 童思艺、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陈梦笔、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周亮、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李泉、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何柄谕 刘一哲 闻学臣、中信里昂证券有限公司钱琪、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陈明蔚 马庆刘、珠海德若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罗采奕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人员规划的考虑以及一季度人员变动进展
答:通常来讲,公司会在年初做好全年的战略部署,并基于此进行人员安排,如果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公司就会启动下一轮的业务规划检视和人员的动态优化。这两年公司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做了一些人员方面的调整。从公开披露的数据也可以看到,公司24年年初的总人数是10349人,经过一年的调整,到2024年末总人数为8463人。一季度公司按照2025年的部署和规划,已经完成了整体人员结构优化调整的工作。
问:公司25年会通过哪些举措,来促进数字成本业务的稳定和增长
答:首先,从整体方向上,数字成本业务作为公司业务的压舱石,公司对其未来的稳健发展和增长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在具体路径上,一是顺着整个建筑行业的价值链发展,从原来主要服务的交易环节扩展到成本全过程,并向前延伸到设计领域,如目前在做的设计算量一体化;向后延伸到从施工过程,通过此方式能够进一步的扩大公司产品的应用范围和用户基础;二是和不同的应用场景结合,如招投标、成本管控等;三是随着九月份新清单的落地,一些产品的价值也会被放大。总体来讲,公司的压舱石业务还是比较稳健,未来也有进一步成长的机会。其次,具体到2025年,公司将借新清单的市场化改革机遇,充分利用数据和I的价值,满足客户在设计阶段、交易阶段和施工阶段的各类成本管理诉求,稳存量拓增量,整体保持稳定。从产品的视角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算量、计价等造价工具软件续费率力争稳中有升,并向城市更新、水利、市政等领域拓展更多市场份额;二是成本测算产品将进一步打造客户应用标杆,并向安装、装饰、公路、水利等业态延伸,满足客户多业态成本测算和管控需求;三是数据类产品,如广材网、指标网等将持续提升数据质量,提升业态、地区和专业覆盖度,满足客户快速增长的多元化数据服务需求;清标产品将借新清单政策契机,加速市场拓展,保持快速增长。
问:数字成本业务目前也在向城市更新等新领域拓展,公司如何看待这一新领域以及目前其在公司的收入占比情况
答:首先城市更新涉及的行业还是比较多的,如房建领域的更新改造、基建以及制造业相关的配套设施等。从披露的数据可以看到,传统房地产相关的投资、新开工仍然处于一个下滑态势,整个房建大板块正在从增量发展向存量更新进行转型升级,其中城市更新是一个比较确定性的方向,且从政策导向上看,城市更新也会是国家今年乃至未来年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其次城市更新所包含的种类也是非常多的,涵盖面很广,如地下管网的更新改造等都归属于城市更新的范畴。基于此,公司对于城市更新未来的增长趋势保持相对乐观的判断。当前此领域占公司收入的比重还比较低,今年我们也发版并推出了适配城市更新全场景的相关产品,也希望能抓住此趋势机会,来促进此块业务的发展。
问:公司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同比增加的原因、主要增加的项以及全年看整个费用变化的节奏
答:首先从费用分拆的角度看,一季度销售费用增加主要为随着业务开展广告费、业务宣传费、招待费、差旅交通费增加所致,其中差旅费用同比去年增加约20%;研发费用主要是受自研软件摊销以及公司为提高竞争力,在技术和产品上保持相对较高的研发强度等方面的影响。其次拉通来看,其中占比最高的是人员费用,对于此费用公司24年是做了人员结构性的调整但与此同时比如社保公积金基数的调整等,也会影响到这一费用的变动情况,不过从全年来看,公司的人力成本肯定还是会有比较明显的下降。然后关于费用的管控,公司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弹性调控机制。年初公司会根据全年的目标规划给各个部门授予相应的预算额度,到了季度、半年度的时候,公司会根据预算的执行情况,对后面资源预算的授予和资源投入做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公司全年整体的经营质量。所以后面具体的调整额度,公司会根据实际的投入产出进展情况来进行做相应的控制。
问:关税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答:关税对公司的业务不会构成直接的影响。首先是因为公司当前的业务主要还是在国内,国外的业务占比相对较小;其次对公司来讲,虽然全球化是未来的重点战略之一,不过核心业务仍是软件产品的销售和服务,且主要是通过本地授权,以在本地提供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为主。所以由关税直接带来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
问:一季度在有人员补偿金的情况下,利润已经开始释放,后面逐季看利润的释放情况如何
答:从全年整体的目标来看,公司还是以股权激励计划里设置的净利润目标范围作为努力的方向。具体到各季度情况,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公司内部节奏的安排在各季度间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分季度的数据会有一些波动,但是我们力求平稳,努力实现全年目标。
问:公司对于AI的想法和规划
答:从公司整体策略上看,分为两个维度一是要攻克I技术卡点,提升公司在I领域核心竞争力,整体I能力在业内持续保持领先;二是聚焦核心应用场景,用I赋能产品,支撑重点产品实现代际差,最终转化到市场中提高产品的客户认可度和销售规模。具体落地上,在岗位层,重点聚焦在Concetto、新算量、交易等产品上,产品智能化的同时降低产品的使用门槛,让用户感受到公司在具体产品应用上的领先情况;在项目层,核心是聚焦高质量数据和高价值场景;在企业层和行业层,重点做好数据、模型以及平台的赋能和整合。总体来讲,当前的核心是解决高质量数据的获取以及高价值场景的切入,让I更好的赋能产品带来更优的价值体验,从而带来收入规模的提升。具体的I发展战略和产品进展,公司会在五月中旬的建筑行业峰会上做更全面的展示。
问:公司如何应对新清单带来的影响
答:新清单主要目的是在工程建设发承包及实施阶段完善市场化造价管理规则,同时明确了市场化的计价方法和计价依据,不再将政府定额和信息价作为主要的计价依据,增加市场价格信息、工程造价数据库,以及投标人装备水平、管理水平、成本消耗等内容,综合作为确定工程造价的考虑要素,这将推动行业各方掌握市场真实数据、增强市场意识和成本管控能力。具体到公司层面,我们会在传统造价产品已有的相对较强的优势基础上,抓住该政策出台后所带来的机遇,根据不同客户、不同区域以及不同产品的特征,制定差异化的策略,更好的服务和满足客户需求,以取得良好的市场效果。
广联达(002410)主营业务: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立足建筑产业,围绕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客户提供数字化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广联达业务面向全球建设方、设计方、中介咨询方、施工方、制造厂商、材料供应商、建筑运营方等产业链全参与方,提供以建设工程领域专业化应用为核心基础支撑的数字建筑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以系统性的数字化能力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广联达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2.28亿元,同比下降5.53%;归母净利润2983.7万元,同比上升390.89%;扣非净利润1900.99万元,同比上升1470.26%;负债率35.72%,投资收益-475.93万元,财务费用-741.35万元,毛利率89.31%。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0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8.28。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6971.1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333.73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