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县矾山镇的矾山堡有一条古街道,是明代永乐年间大移民时代建成,从矾山堡东门至西门一条约200米的古街道。从开始建成就成为为矾山堡唯一一条主要街道,是矾山堡商业集市商贸中心,到现在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2020年5月6日,这条古街道首次进行铺油作业,成为由砂石街道,水泥硬化街道到今天的柏油街道。在六百多年后的今天,先人们修筑的这条古街道成为矾山堡一条崭新的街道。
但是,无论经过多少年,如何的变化甚至变化有多大,它都是矾山堡的一条古街道。这条古街道经历了明代大移民风起云涌的年代,经历了清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民国几十年的历程,也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七十多年的光辉历程。这是一条记录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有厚重的历史记忆的街道。这里走过明代的驻军清代的军队,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时的混杂的脚步,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军在这条街上横行霸道,也有八路军为消灭日伪军而洒下的鲜血。
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2月华北野战军郭天民纵队从这里出发南下,经过虸蚄口过十八盘到保定地区阻击傅作义部南逃。国民党十六军二八零团在这里驻防,在移防蔚县桃花途中,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军区独立第四旅歼灭于野场梁一带。涿鹿县教育科长侯丕承,四区农会主席王恩奎等等革命烈士高喊着口号,从这条街上视死如归地走刑场。因此这条街成为矾山人民永远的记忆,六百年的矾山发展历史浓缩在这里。现在只有西门外那座岿然不动的四檩桥还能向人们讲述这条街六百多年的历史。
矾山成堡大约在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年】的明代大移民中,当时建起了东门,西门和北门,连同原来的南关二百户的大南门小南门共有五道大门。同时用黄土筑起了四面堡墙,成为一座在历史上永远雕刻在年轮上的矾山堡。堡城形成以后,从东门到西门约二百米宽约八米的街道形成。这就是矾山的堡街,也就是矾山堡六百多年来一条主要的街道。这条街道同南关二百户街一起,成为矾山堡的堡里头,东关和北关在堡城的外头。现在这条街道上有明代建筑的闫家大院,清代建筑的朱家大院,成家大院,崔家楼三套院等多处保存基本完好的明清时代的建筑四合院。明代永乐年间修建的砖碹拱桥一四檩桥,历经六百多年的历史现在依然在使用。在街道两旁古代遗留下来的商贸遗址,还有很多处。
在现在旧农行营业所的西侧有一条约5一6米宽的巷子,通南关二百户街,在西成家巷向南也有一条约3一4米的巷子通二百户街。在原来五大行的地方有一条宽约4米的巷子通泰山庙并通北门,在原来大街学校东有一条宽约2米的巷子通北门和泰山庙。新村街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官厅水库移民时建的一条街,称新村街。大街上有任家巷,赵家巷,胡家巷,成家巷,岳家巷,朱家巷,卢家巷等等建堡时大家族建立的建筑群,都是很有规模的古代建筑。
矾山堡最大的粮商店铺赵家,朱家的店铺粮店。索家的绸缎布庄,马家的饭铺,李家的肉铺,师家的盐店和染房,郑家的点心铺,闫家的烧饼麻花铺,高家的鞋铺等等商业店铺都在这条街上。朱家的九连环院就是后来的矾山完小,大街学校。原来矾山镇计生站东侧是一座戏台,对面是七圣庙。北面的泰山庙是矾山川最大的一座明代庙宇,有一百多间房屋,最多时有一百多名和尚。泰山庙有一座钟楼,挂着一口明代铸造的大铜钟,有八百多斤,据传钟声能传出30里以外,泰山庙及大钟均毁于历次的政治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矾山区委区政府,矾山人民委员会,涿鹿县矾山管理区,矾山人民公社都在大街路南的一处大院落里办公。这处院落沿街门口的门面房是矾山人民公社文化站,涿鹿县文化馆的林启承老师是文化站站长,在矾山文化站多年。1979年恢复矾山文化站,在路北新华书店西的一处房子里,站长是闫春。上世纪八十年代矾山文化站在原计生站当时的旧房子里,站长是高成。上世纪六十年代矾山人民公社迁至朱家巷朱家大院,东院是党委办公室,西院是人民公社办公室,1979年迁至原泰山庙新建的办公地址,2011年11月迁至现在的矾山镇人民政府办公楼。
新华书店建立于1951年,一直在大街路北的一处院落内,这是矾山唯一的一处新华书店。最早的矾山供销社百货门市在路南的一处五间房子里,副食门市在路南一处高台房子里。矾山卫生院在大街路南一处大院落里,西面是门诊,东面是药房,后院是住院处和手术室及库房宿舍。过去大街上只有一处理发店,理发师傅是孟靖华,牛金玉,李洪亮。修表店一处,修表师傅是陈继泽。缝纫店只有一处,缝纫师傅是北关的高文林和他父亲。修自行车和作白铁工作的是范成功,作新鞋和钉绱鞋的高家鞋铺的师傅是高多瑞。粮食,水果,牲口等自由市场都集中在大街和泰山庙场,每逢三六九集日这里人山人海一派商贸繁荣的景象。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矾山地方的特殊,涿鹿县的派出单位就在矾山建立,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邮局,粮库,供销社,市管会,税务所等都这里办公。还有矾山完小,矾山中学都集中在这里。
现在大街通南关二百户的那条南北走向的街道,是上世纪的1981年开通的,原来那里有一处明代修建的关帝庙,也称老爷庙。在南门外对面的一处高地上,后来改作矾山供销社的收购站,1981年拆除。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矾山堡分为东关,南关,大街,北关四个生产大队,没有西关。
大街生产大队就是从东门口到西门口内的居民除去非农业人员,全部为大街生产大队社员。一.二生产队合并后共七个生产队。东门口往西一带为一队,队房在任家巷;三队在大街中间路南一段的居民;队房在去南关二百户巷子路西;四队大街中间路北一带的居民,队房在胡家巷路西;五队是岳家巷往东包括泰山庙巷子的居民,队房在现在的地税办公楼原址;六队是西门口往东的居民,队房在西门口路北;七,八队在新村街,七队在北八队在南。矾山完小从新中国之后,就在朱家九连环院中,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改为矾山大街学校。1974年由矾山大街大队进行了翻建改造,成为从幼儿班到高中九年一贯制的学校,1997年撤销,迁往矾山小学和矾山镇中。在大街路南中间地段,曾经有矾山供销社的饭馆,还有一处供销社的招待所,也是当时矾山唯一的一处供销社饭馆和供销社的招待所。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朱家九连环院驻扎,称‘红部’,并且在大院北修筑了炮楼工事。宣涿怀联合县县长佟旭野,就是日军从圣佛堂押解到矾山关押的,后又从这里押到张家口英勇牺牲的。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1月16日,涿鹿县委组织部长刘士杰,通过这条古街道到崔家楼大院召开前沿工作会议,由于国民党特务告密,被国民党军队包围,为掩护同志们转移壮烈牺牲。涿鹿县教育科长侯丕承,带领教师宣传队,宣传山东大捷和反对内战工作中,被敌人在南榆林村抓捕,就是从这条街走到西门外刑场牺牲的。还有八路军两打矾山堡消灭日伪军,察南独立团消灭国民党还乡团的战斗,有多少革命战士从这条街走过与敌人浴血奋战,有的连鲜血和生命都留在了这里。所以,这条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街道,留下了无数烈士和先人的鲜血和足迹,是矾山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这就是矾山这条古街道不灭的历史之魂。
今天,这条古街道铺油了,成为一条崭新的油路。这是历史上一个巨大的变化,标志着这条古老的街道,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来这里的成千上万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