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首个“一级”村史馆

12月24日,素有“面塑之乡”美称的“千年古村”井陉县南张村举办“南张村村史馆落成暨历史民俗文化研讨会”,来自社会各界30余位嘉宾受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上嘉宾们对于村两委为村史馆的落成所做的努力和贡献表示认可和高度赞扬,并纷纷发言为南张村今后的发展献言献策。会后与会嘉宾一起参观了村史馆,南张村村史馆的落成为南张村的文化发展增添一笔重彩。

据悉,南张村村史馆为井陉县第一座一级村史馆,受到县镇两级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南张村村史馆位于村东南,是利用一处旧库房改造而成。自今年三月初开始酝酿施工,历时十个月,于十二月基本建成,总投资十五余万元,占地面积150平方米。

展馆共分六个部分,分别是历史沿革,重大事件,乡贤名士,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文物古迹等。内容主要是以文字、图片和实物为主,直观的展现了南张村的历史渊源、村情村史,风俗民情。着重反应了自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村发生的巨大变化,目的是,通过展示让史馆成为后人忆古思今,自我教育,凝心励志的精神文明家园。

历史沿革

主要展出南张村简史和建国以后历任村书记和村主任明细。南张村位于我县县城西南7.5公里处绵河南岸,自隋朝开荒元年公元581年,张氏外迁来后立庄,始称张村。距今已有1438年,是井陉县千年古村落之一。村内石太铁路自东向西而过,村北紧邻307国道,交通便利,经济条件较好。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村民勤劳致富,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现有姓氏24个,800多户,3000多口人是秀林镇第二大行政村。

村史馆的主背景墙,通过航拍展示南张村全景,北面紧邻绵河,绵蔓河北是北张村。据史料记载,唐初期,为方便耕种北岸的土地,部分张氏迁至北岸,以后便以绵河为界,分为南北张村。

重大事件

反应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外,重点展示了历届村两委领导班子为民办实事,大力修建基础设施和发展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图片首先显示了明嘉靖年间南张村人郝鸾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的事件。以及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井陉县在我村召开的两次农业现场会。

1961——2018年的重大事件一一列出,简单明了的展示了南张村村的建设与变化。此栏目重点叙述了2016年的“7.19”洪灾。充分显示了在党的领导下所体现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洪水无情,人间大爱。”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乡贤名士

这一栏目分为重望高名、致敬英雄、报国安邦、金榜题名四部分。

其中,重望高名中,最早的历史名人为嘉靖年间在陕西和四川任职的郝敦谨,在任期间深得百姓爱戴。

著名的“破袭战” 在这里发生,在石太铁路上破拆铁路致使日本军列颠覆爆炸,并由此拉开了百团大战序幕的郝维刚、刘虎子、范有忠三名革命先辈。

毛泽东同志在《七律*到韶山》中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词句。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为了保家卫国,南张村有九名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甚至有的烈士至今遗骸不知安身何处,亦不知何时魂归故里,令人扼腕。

报国安邦栏目介绍的是历年退伍、退役军人,他们把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国防事业。

社会要进步,文化是根基。这是在历年我村名牌大学毕业生和博士、硕士研究生,他们在各个行业、各个岗位为祖国的繁荣而努力奋斗着。

民俗文化

介绍了南张村的省级非遗项目——面塑,据观音庙碑文记载,早在清代雍正年间,村里就有在观音庙会燃放花火摆放面塑供品的习俗。

面塑供品最初是猪羊、寿桃、面花之类,做工比较简单。随着时间推移和生活水平提高,村民逐步模仿探索花样,由最初的祭神供品,逐步演变成为现在千姿百态的面塑作品。

“转黄河”是南张村正月里独具特色的一项娱乐活动,每当华灯初上,全村村民三三两两相约到黄河场转一转黄河阵,转走上一年的不顺心,转来新一年的健康、幸福、平安。

花火制作始于清雍正年间,是正月十八给观音老母过庙会晚上放的焰火。过庙会花火制作一般在正月破五以后开始。

炉砟建筑与南张村远近闻名的石灰烧制分不开的。南张村的石灰是以其极强的粘结力夺得魁首,嬴得美誉。听老辈人讲,当时沿绵河上下几十座灰窑烧石灰,而石灰质量,数南张村和郝西河的质量好。其原因是两村地理位置相同,都在绵河下游的末端,釆用同样的鹅卵石。鹅卵石是绵河上游石灰岩山脉年长日久风化塌下来的碎石,通过山洪暴发冲下来。碎石在山洪中经过一百多里九曲十八弯的河道时,借洪水回锋逆转的冲刷力,相互碰撞把石灰石之间结构松散的部分碰撞掉,形成了石灰石中的精华――河卵石,用鹅卵石烧制出来的石灰纯度和粘结力自然是更胜一筹。

炉砟是用面煤和红土合制成泥饼,烧石灰后的废弃物,但泥饼中的面煤含有煤矸石,里面含有铁等金属和红土混合经过一千度左右的高温瓷化后,类似焦红砖一样结实,但比红砖轻。而且炉砟砖因为杂质多形成空洞,盖房子不仅吃浆好,墙体结实,而且又起到保温的作用,使房屋冬暖夏凉,是上苍赐予南张村的绝佳建筑材料。

花脸社火也是春节民间娱乐的重头戏,俗称“耍社火”,社火又分红脸社火和武社火,南张村的社火为红脸社火。

晋剧和丝弦做为我国的优秀而独特的剧种,曾在南张村兴盛很长时间,尤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更成为了村里主要的娱乐和文化活动。

看到、想到水磨就不由的让人联想到慢慢悠悠而充满温情的田园生活,当水磨吱吱响起,昼夜不停时,是不是在向世人诉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

俗话说家国情怀,有家有国是中华民族始终不渝的追求,追根溯源不忘根本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南张村较为系统的家谱有范氏家谱和杜氏家谱。

农耕文化

在农耕文化方面,以实物展示了南张村的农业生产,展示了村人祖祖辈辈在赖以生存的土地上耕作生活的场景。

文物古迹

南张村的文物古迹也具有民俗文化的鲜明特点,多以古庙和古树为主。其中真武庙、龟驮碑和铁钟均建于明嘉靖年间。应该受到重视的是南张村的清村规民约碑,此碑位于真武庙内,青石造,字体为行书,碑体:50cm*40cm *10 cm。是井陉县境内发现最早的反映村规民约的石碑。

除了真武庙其它古庙还有观音庙、关圣阁、龙王庙、马王爷等。

南张村剧场在村史上也值得一书,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利用旧县城剧场拆下来的骨架,把原戏楼拆除进行重建。2015年又进行了修缮,形成了现在规模和式样。

南张村重点关注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南张村车站。南张村火车站始建于1907年,至今已有113年的历史。它在村西300米处,石太铁路北边,车站房屋建筑是由法国工程师设计的中法结合式样。侯车室廊柱和窗下一米墙体及门窗墙垛,都是用齐面圪垯石浆砌,格外显的敦厚、淳朴,別具一格。旧站历经修缮保存完好。它在默默的见证石太铁路一百多年的沧桑变迁。

五孔桥

建成于1907年,座落在南张村村西200米左右处,中法合建。桥有五个孔洞,俗称五孔桥。设计和施工非常精美。五孔桥以高、瘦、长的身态,像修长靓女一样静守着村西。

由于南张村村史馆建设时间仓促,加之经验不足,肯定存在诸多问题,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村里将认真改进完善。

南张村经历了千年的风风雨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需要不断的去挖掘发现,无论是成就与辉煌腐朽或文明都已成为历史,新一届村两委领导班子,将紧紧抓住当前国家支持和鼓励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要求,持之以恒的重视文化建设,保护利用好祖先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全村经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井陉视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