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KOB名人堂|杨凯明:痴迷铁甲住进实验室,大二学生拒绝平凡
KOB名人堂是《铁甲雄心》《这就是铁甲》赛事出品方KOB机器人格斗旗下的人物访谈栏目。
本期铁甲名人
杨凯明
福大毒刺战队队长
福大格斗机器人实验室管理员
110kg机器人格斗比赛亚军
Q:你是谁,来自哪里?
A:我叫杨凯明,是福州大学的大二学生,刚从土木专业转到机械专业,做铁甲差不多一年了。我的铁甲“毒刺”是一个竖转,特点是车身很宽,又短,非常灵活,极其耐打,作为竖转的打击效率也很高。毒刺总共有四台,其中两台已经打过了20多场比赛,整个车体已经打到看不出原本的样子,但仍然正常工作,很肉很刚。
Q:何时对机械方面产生兴趣?
A:我从小就是一个喜欢动手、实际操作的人。小时候喜欢做小车、小船,把遥控车里的电路板拆出来玩,虽然父母很反对!(笑)对机械的兴趣一直延续到考大学,然而入学却被调剂到了土木工程。我不喜欢土木,挂了7科,为达到转专业的要求参加各种比赛,大一大二获得了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在中国机器人大赛和清北的学生过招,拿下二等奖。最后降级转到机械专业,终于得偿夙愿。
杨凯明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
Q: 带你入圈的是谁?
A:学长孙树。孙树比我高两级,他和破锋战队都玩航模认识的。当时孙树要参加110kg的比赛,先问我对格斗机器人比赛有没有兴趣,然后跟破锋战队推荐了我,最后组了个饭局来商量合作比赛的事。去饭局的时候很兴奋,也很迷茫,不知道格斗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甚至没有意识到“破锋”是一个战队,渐渐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身怀绝技,非常不一样。破锋他们比我大整整二十多岁,却没有一点代沟感,非常好玩,很神奇的感觉。
杨凯明与破锋战队
Q:破锋战队给了你什么支持?
A: 当时想参赛,就把这个想法报给了学院老师,很顺利地得到了学校机电中心支持,在福州大学创客中心批了一个专门的工作室来造机。破锋会到工作室集合,我来画设计图,然后他们告诉我什么地方要增删改补。第一次他们来,对着电脑巴拉巴拉开始给我讲的时候,虽然我能听懂诸如图该怎么画,可是这个“格斗机器人”最后是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心里很懵逼。其后才慢慢有了概念。后边加工的时候,破锋也会帮我们找一些工厂,毕竟他们来路广。这样通力合作,把机器做出来。我的队伍算是破锋大联盟下的小分队。
福大毒刺战队铁甲
Q:在学校拥有造机实验室是什么样的体验?
A:是的,这也是我第一次进入这样的工作室。当时拿到学校的批准,来到工作室动手把它收拾出来,心里特别激动,像买了新房!自从工作室开放之后,我就一直往里面买东西、填东西,连床都放进去了。干活晚了直接睡,第二天起床把门打开,面前就是一台机床,加工非常方便。 我那张高低床偶尔也收留一下队友,方便大家造机,有时候加工很晚,只能谁在泡沫板上,后来学院购置了床褥就方便多了,一份外卖,一个床,一个小毒牙就是熬夜的理由啦
杨凯明在福州大学的实验室
Q:你怎么找到队友?
A:我每次参赛队友都不一样,其实他们都是“打酱油”,造机、维修只用我一人就够了。比如北京站队友是我的亲表哥,杭州站的队友是学校机电中心一个30多岁的指导老师,和我关系很好。而比赛机器本身(毒刺)是我和孙树学长(也是武汉站的队长)两个人造的,但孙树要考研,很忙,造机我们是一起,到赛前他会帮我测试机器、收拾好行李,最后把我送走。他是我的珍贵“幕后”。考研后他也许会复出组队,到时候福大就有两个战队了。
Q:造机参赛对你的大学生涯产生了什么影响?
A: 精力上其实还好,就是做些设计、加工,然后去打个比赛,不算占用太多。偶尔就算学业忙的时段,一有比赛,也还是抗拒不了比赛的诱惑!比赛对我来说是放松,是乐趣,就像心情压抑的时候出去飞个飞机,很刺激,是生活的调味剂。有些课不是很感兴趣,学起来就很痛苦,但你要是给我讲螺丝螺母我能听一晚上,睡工作室也觉得轻松开心。干喜欢的事情不会累!
Q:不会因为造机学业跟不上吗?
A: 好多大学在课堂上设计的东西都有太多不合理的地方。平时多做一些检验,自己去体验这个产品从设计到做出来的过程,就会知道这个过程里哪些东西是不合理的,哪些东西是需要注意的。这很重要,好多作品最初理论上完全没问题,在理想状态下确实是这么个情况,但实际上并不一样。我感觉既然一个东西设计出来,他就要符合实际情况,理论肯定要是满足,但实际情况也是要考虑才能立得住。
Q:到目前共参加过多少格斗机器人比赛?
A:机器“毒牙”在110kg的比赛中拿到过亚军;KOB 13.6kg巡回赛中机器“毒刺”在北京站16强,杭州站16强,青岛站我们团队第二,目前还在继续完善,希望它未来稳扎稳打,能拿几个冠军。我们还有个1.36的蚁量级机器“毒苗”,都是一个“毒”系列,长得很像,绿油油的一盘。
Q:对铁甲线下赛的发展有什么感触?
A:这个太有感受了,每一站的对手都变得越来越强!刚开始大家的机器还不成熟,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后来问题越来越少,机器攻击力、防御力越来越强;现在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很厉害的机器。以前比赛还想着抽个好签,抽到好打一点的。现在抽签——随便抽吧!都一样,都彪悍,都很难。现在整体实力少说比以前翻了一倍。
Q:对铁甲运动未来的发展怎么看?
A:我相信铁甲运动未来将会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官方牵头的专业比赛,偏赛事化,很可能被旋转和弹射二分天下,零件满天飞这种;另一方面就是开party,大家过来玩机器人,打着开心一下这种,你把我夹起来,我把你烧一烧,娱乐性质和表演性质更强。
Q:参赛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杭州站比赛的时候,我们队电机不够,在群里问了一声,然后赫兹动力的老哥和小将马上拿了近似型号的电机给我们换上。那电机是他们的备件,给了我们,他们自己就没有了,这是在冒风险的。圈子里每次比赛都会交上好朋友,都是自己人。
杨凯明参加铁甲圈线下聚会
Q:会参加《铁甲雄心》第二季的比赛吗?
A:我应该会作为破锋战队的幕后参加比赛。赛制变成团战很不错,挺好的!这样队友的关系更加重要,也让机器不太容易被淘汰。而且还挺均衡的,每个人都要出力,不管你是上去当肉被菜被切,都有自己的用途,挺好。至于“毒刺”,我最想让它和“葫芦娃”打一场,因为师傅很厉害,很想跟他过过招,破锋内战。
杨凯明与破锋战队
Q:对萌新入门建议?
A: 新朋友其实可以从小量级开始。我看到过好多用纸箱子搭的机器人的视频,打起来还是非常厉害的,拿纸板做一个机器人打一打,代价很低,可能500块钱之内就能做,值得一试。也很期待KOB的实验室能做一些廉价、易推广的机器出来,让大家感受一下,从这样的开始学,一步一步做更专业的机器。
Q:有什么对支持你的人说的?
A: 主要感谢破锋团队,感谢福州大学机电实践中心的支持。还有学长孙树,带我入坑,这几方面的支持都非常重要!另外粉丝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这个东西!像我,激光切割机的激光烫到手什么的还是时有发生。安全是第一位的,不能作死。
采访后记:在KOB的赛场中,在关注KOB赛事的粉丝中,有许多在读大学生,铁甲能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呢?杨凯明在过去一年多的经历或许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因热爱而更关注于学习,因学习而不断提升技艺,在比赛中收获了友情,在钢铁的碰撞中成长,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铁甲互动时刻
KOB线上Battle上线
赢免费机票
近距离观战《铁甲雄心》
猛戳图片
每周都有机会获得KOB大礼包,入群请联系KOB小秘书
KOB小秘书微信号:tiejiaxiongxin
有任何技术问题,也可发送到KOB社群互动问答邮箱
kob@themakers.cn
将由KOB技术顾问团进行详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