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成库运行后,导致库岸消落带生态系统退化。面对消落带生态治理难题,依托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三峡库区城区消落带关键生态功能修复及多功能协同提升”),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三峡生态环境研究所水库生态学研究中心开展了消落带生态系统多功能修复的研发工作。
消落带是由于水库季节性蓄排而形成的一段岸带生境。每年夏季,由于防洪需求,三峡库区水位会消落到145米。9月之后,大坝蓄水到175米。在剧烈的水位波动下,原有植物无法适应,岸带生态系统退化严重。面对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国家战略要求和重庆生态环境区域创新发展的需求,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修复显得尤为重要。消落带修复不是功能单一化的建设,而应该是通过多功能和多利益攸关者协同来实现的景观带,不仅为长江流域构筑重要生态屏障,也提供观赏、休闲等社会服务功能。
据了解,该项目在位于重庆市主城区的广阳岛实施。研究人员结合消落带立地条件和退化程度开展了关键生态功能修复技术和多功能协同提升技术研发,以提升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并实地验证了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
“我们针对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系统功能脆弱的问题,研发出生态功能精准修复技术和多功能协同提升技术”,该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三峡生态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马茂华介绍道,“我们还通过当面访问和问卷调查,分析居民对我们的修复成果满意度,以此达成社会服务功能,还岛于民,还岛于自然”。
据介绍,三峡生态环境研究所生态过程与重建研究中心已经在三峡消落带植被组成,土壤稳定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目前,已在重庆市广阳岛、云阳、忠县等建设有三峡生态环境研究站(点),积极探索三峡库区消落带自然修复的新思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