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篮球联赛因学生自行设计赛制、队服引关注,校方:把仪式感拉满,让孩子感觉很正式

近日,武昌区中华路小学第三届“中华杯”校园篮球联赛正式开幕,在武汉教育圈引发热议。

九派新闻记者注意到,本次联赛最大的亮点在于学生参与、学科融合。它由学生自行制定比赛规则、设计物料,并随时根据学生的反馈修改、完善。

一场比赛是如何融合美术、数学、思政等多学科知识的?11月18日,九派新闻记者来到武昌中华路小学金都校区,与体育组教研组长罗双保和德育副校长许许多多聊了聊。

武昌区中华路小学第三届“中华杯”校园篮球联赛开幕。图/受访者提供

【1】学生自行制定赛制,设计服装

罗双保介绍,“中华杯”三大球校园联赛是中华路小学的传统项目,学校每年接续开展“中华杯”篮球、足球、排球三大球联赛,贯穿近一年的时间。其中,篮球和排球比赛已经举办到第3届,足球则已经是第6届。

篮球比赛主要针对3~6年级学生,每个班派出10人左右的队伍,全校共16支队伍,全部比赛约30场。今年的篮球联赛在11月开幕,将于明年4月闭幕。

许许多多介绍道,赛制是由学生们商讨制定的。三、四、五、六年级共16支队伍分别抽签分成a、b、c、d组,每个组别进行单循环小组赛,取前两名,再进行交叉淘汰赛,最后决出中段、高段冠军。

在办赛过程中,因中段学生想上场的人数更多,学生建议比赛人数由3v3改成4v4,建议也被采纳。

罗双保介绍,办赛第一年,学校曾向学生调研,是否有女生愿意参赛,根据调研结果和结合全员运动的理念,规定每支队伍至少要有一位女生参赛。为了兼顾孩子的体能,低年级学生只打半场,每场比赛分两节。至于一节比赛是10分钟还是15分钟,也会根据学生的能力来调整。

“每个年级的比赛规则都是为学生量身定制的。”他说。

由于对投篮特别感兴趣,学生们建议举办投篮比赛。去年,学校举办了定点投篮比赛,通过调整篮框的高度,来适应不同参赛者的要求。

此外,篮球比赛的每支队伍都有自己的队徽、队旗、队服、手举牌、海报,各种比赛物料都是学生自己设计手绘,再由设计师来复刻。队里还有啦啦队、记分员、领队员、口号,全部由学生组织。

学生设计的队旗。图/受访者提供

“以队徽设计为例,美术课上班级每位同学都参与设计,最后投票决定。低年级学生设计得相对简单些,会突出阳光、团结等元素。高年级同学设计得更有创意,更有理念和设计感。”许许多多称,学生们参与比赛的积极性和荣誉感特别高。

“有的学生觉得低年级设计队徽太简单,到了高年级主动申请重新设计和更换。有的学生说队伍换人了,那海报也要重新拍,对学生来说,挂在校园的海报就像篮球明星一样闪耀。我们都会满足孩子们的要求。”

学校悬挂的篮球比赛海报。图/受访者提供

临近比赛时,住在附近的孩子就会相约在学校的附近的球场切磋球技。罗双保称,孩子们天天盼着比赛,巴不得天天都有比赛。今年有一个班有20多个孩子都想参加篮球比赛,只能大家轮流上场。

现在比赛的记分员是学生来担任,但是学校打算接下来培养高年级孩子学会执裁,学习扣罚规则,将裁判的哨子也交给学生。

【2】一场比赛如何成为跨学科融合大课堂?

许许多多称,“中华杯”校园篮球联赛是学校依照最正规的规格举办的,“在各个环节都将仪式感拉满,让孩子们感觉赛事非常正式,更加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比如,赛制和参赛礼仪参照国际篮联的规则。活动开幕由校长或书记亲自开球,比赛开幕式还会邀请家长来打表演赛。各支队伍的海报悬挂在学校长廊,闭幕的奖牌奖杯也是最标准的规格。每一场比赛全班同学都会一起观赛助威,除了体育老师以外,各班班主任担任“副教练”。

比赛基本上都在体育课、大课间、托管时间进行,没有占用孩子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本届比赛目前已经打了三四场了。

比赛现场。图/受访者提供

为了比赛,美术老师、数学老师、思政老师都会从科目教学入手,给孩子传递赛事的文化、礼仪、规则、体育名人故事等知识。

“我是美术老师,正好美术课程里面有一个入场券的设计,我就让学生来设计篮球联赛的入场券,学生画得特别投入,最后学校采纳了7位同学的作品。”许许多多表示。

学生设计的入场券,被印刷出来在开幕式发给邀请进校的家长志愿者。图/受访者提供

除了学校,家长也都参与到比赛中来,家委会的家长还会带着自己班上的队员出去训练。许许多多介绍,通过校园联赛我们也发现了许多有运动天赋的孩子,在家长的支持下,有的孩子现在已经进了省队和国家队,走上职业道路。

对大多数孩子来说,体育比赛有益于视力和身体健康,也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承压能力,培养道德礼仪和团队协作能力。“学校开展的任何活动都蕴含着育人价值,这就是所谓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九派新闻记者阳丹

编辑 曾金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