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球队中的“复利”效应

“复利”一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它是经济学、投资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单讲:它是指在计算利息时,某一计息周期的利息是由本金加上先前周期所积累利息总额来计算的计息方式,也即通常所说的"利滚利"。当然目前最著名的人物代表当属巴菲特老爷子了。

随着带队经验的不断丰富,自己对队员的培养有了更多的体会,某天,我突然意识到,其实培养大一、大二的球员,也必须要有“复利”的思维。大家应该都知道,巴菲特99%的财富是在他52岁之后挣到的。而52岁之前就好比大一、大二的新队员,52岁之后,就好比大三、大四的球员(这样类比并不精确,但很形象)。

当然,如果我们所处的是职业或半职业球队,那这个时间跨度会更长(7-10年)。但由于自己是大学球队的教练,通常训练的周期为3-4年为一个大循环。所以,今天讨论时间周期更多的也是以3-4年为准。

有一两年,由于特殊原因,我所带球队里只有大一、大二的球员。那个时候,我必须花足够长的时间与耐心,一点一点去给每位球员灌输我的执教理念与战术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最难的部分是:将球员们过去打球的惯性、习惯一点点剥离掉,之后逐渐培养全新的打球模式。

举个例子:很多队员在刚开始进入我的球队时,由于之前教练没有教过“人球兼顾”原则(这是我防守体系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或者说没有真正教会队员们掌握它。因此,在做各种训练或练习时,队员们经常只关注自己防的人,而从来不关注球的动态。

因此,我必须花大量的时间重新培养队员们建立这些防守原则。在赛场上,只要有一人执行不到位,就会拖累整个球队的防守效率。如果一名球员没有真正掌握“人球兼顾”原则,那么他将在球场上无法做到以下几点:无法及时协防、无法第一时间下快攻、无法在对方投篮时及时卡位挡人、无法切断传球路线等等。

这样的队员我是不敢让他上场的,所以,我必须要在平时的训练中、讲解中,一点点贯穿这些原则与理念。这就好比在做投资时,前期我们必须不断培养自己的价值投资思维和积累本金,通过年复一年的积累,我们后面的获利才会更加轻松。

培养大一、大二的球员总是很艰难,但总有收获果实的时候。就好比前不久我们刚刚参加的2020年天津市大学生篮球比赛中,球员有11人都是大三、大四的(他们在大一大二时还没有成长起来)。并且由于疫情等原因,我们训练的时间非常短。而我依靠“复利”的优势,最后取得了亚军(虽然略有遗憾)。

但我时常会想,如果此次比赛全部是由后备队员参加(大一、大二)。我认为我们绝对不会取得这个成绩。换言之,前两年的辛勤付出,在今年得到了充分的回报。在极短的时间内,我可以直接跳过基础环节,去安排具体的战术、攻守策略等。因为这些“老队员”与我之间形成了某种默契,也相互熟悉,有些话不用说,一个眼神可能就会明白。

因此,无论你是队员还是教练,都务必重视对一名球员的长期培养。如果你是一名大四的球员,请你克服种种困难(学业、就业、考研等)来参加比赛,因为你的教练一定很需要你。而如果你是一名教练,球队里必须要有几名“老队员”来带动新队员,这里面的榜样作用不容忽视。

大部分情况下,“老队员”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低年级球员带来巨大的影响(很多都是在潜意识里)。比如在做17次折返跑时,如果高年级球员都在全力以赴的去做这项练习,那么低年级球员通常会更加努力和备受鼓舞(反之亦会产生巨大破坏力)。

更重要的是,高年级球员通常会帮助我与低年级球员沟通交流,他们会帮助我传达球队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如何适应球队体系等等。这些都不是我这个教练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当他们积极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作为教练就会明白,球队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痛点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值得注意的,那就是“无意识的无能”。当大四、大三的球员在球队中逐渐建立起自信与球队地位时,他们会很容易产生盲目自信、过度乐观的念头。他们会认为自己在球场上的作用比其他任何球员都更有价值,球队离不开他们。

一旦这样的思想形成后,我们就很难再次取得质的进步,因为我们再也无法意识到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好,还需要改进。也就是刚才提到的“无意识的无能”。当我们认为我们什么都能的时候,其实是很可怕的事情。作为教练,应常常注意这方面的微妙变化以及及时的交流、扭转。

今天就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