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教育,正在摧毁一个个中国家庭的幸福

好的教育,在于适度 香港作家屈颖妍写过一本名为《怪兽家长》的书。 在成为全职太太之前,她是《壹周刊》

好的教育,在于适度

香港作家屈颖妍写过一本名为《怪兽家长》的书。

在成为全职太太之前,她是《壹周刊》的副总编。辞职后,她感叹管好三个孩子,比做好一本杂志难100倍。

更重要的是个人幸福感的缺失。为了孩子的学业,亲子关系越来越差,没时间经营夫妻关系。

有一次大女儿问她:“妈妈,为什么你不笑的?”她才明白,原来做了学龄儿童的家长,她都不会笑了。

“怪兽家长”一词源于日本,指那些为孩子成绩抓狂的家长。日本作家林真理子在小说《平民之宴》里,温和地讽刺了中产阶级怪兽家长。

尽职尽责的母亲由美子与童年被补习班填满的儿子翔,母子之间缺乏爱的交流,更像一种功利的结合:

妈妈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孩子的分数,而孩子也只能用分数换来母亲的笑容。

翔高中厌学,退学去网吧打工,排斥母亲描绘的一切蓝图与愿景。

他像一个伤疤,横在这个中产家庭的房梁上,夫妻两人彼此埋怨,好像有了这个“人生失败”的孩子,他们的人生也随之失败了:败得彻底,却败得不甘。

1

孩子学习掉队,是父母焦虑的开始

这些年我们看到很多新闻:当孩子开始上学,父母就开始焦虑、争吵,渐渐失去笑容。

有些家长曾经坚信要给孩子一个充满快乐的童年,然而当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功课跟不上,考试成绩不理想,他们关于教育的自信瞬间崩溃。

屈颖妍说,大女儿上一年级时,她也很崩溃。

忽然发现学校老师不教乘法口诀,却直接布置乘法作业。而班里只有她的女儿和另外一个小男孩没上过补习班。

“幼儿园学小学的,小学学中学的,中学学大学的,到了大学开始学怎么玩……”

这种大环境似乎已经不可逆转。

作为家长,只有两个选择:或者与大环境融合,或者甩开大环境,尊重自己的教育理念。

在两者之间僵持,家长最痛苦,孩子最遭罪。

2

宁可自己不成功,也不允许孩子失败

有这样一位家长,自己在开公司,在大多数人眼里已经算成功人士。但她的孩子在读初中,成绩不好,她每天像祥林嫂一样抱怨,后悔没有全职带孩子。

她说如今得到的所有荣誉,都不能抵消孩子学习不好这个缺点。

她的孩子独立性强,为人处世非常成熟,特别自信。有这样阳光的孩子,她却不觉得欣慰。

“虽然我知道成功有千百种,但还是希望我的孩子只有一种成功——上名牌大学,进全球大公司。”

做了父母,孩子的成败就成了我们自己的成败,我们甚至可以忍受自己的失败,却不允许孩子失败……

很多家长没有“孩子是孩子,我们是我们”的边界意识;没有“人生真实活过,就不算失败”的教育理念。

3

教育是个过程,切忌操之过急

教育是一个充满等待的缓慢过程,这条路,很多人走得过急。

明知道优秀的人,并不一定从小学就成绩好;高考的那些知识,不一定要付出12年甚至更多的时间。

我们是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而焦虑着急。只有孩子每一次都考全班第一,才能放心他的人生是盖章优秀的。

知乎网友“李永乐老师”写过他堂弟的故事。

从小学习不好,中考勉强上了三流高中,高二暑假突发奇想,给自己立了一个flag: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看能不能考上重点大学。

经过高三一整年努力,高考以630分考取985重点大学。

一个人能走多远,不取决于他是不是从小成绩优秀,而是他是否在某一天,忽然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开始对知识充满好奇心。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自主性,开阔一个人的视野,让他见识更多人生的可能性,然后心甘情愿得选择某一种生活,过好它。

屈颖妍在教育演讲里,说很多孩子与父母的对话是鸡同鸭讲。

——“妈妈,乌龟死了。”

——“你的作业做了吗?”
——“爸爸,天上的云真好看。”

——“赶快回家,快下雨了!”

这样的对话,我们都不陌生。

牺牲全家人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出一个不懂得热爱生活的孩子;牺牲全家人的快乐,培养出一个不快乐的小孩。

也许中国父母是时候学着自私一点了,找回自己的幸福,找回自己的成就感。你再急再累,你的孩子最大的可能,也不过是长成跟你一样的普通大人。

父母不是孩子人生的裁判和规划师,只是某段生命的引路人和陪伴者。

你快乐了,你的孩子也能快乐;你幸福了,你的孩子才知道什么是幸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