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顺义区发布首批八项共性技术平台,涵盖AI药物发现、靶点验证、精密加工等领域,覆盖创新类药械研发环节的重要节点。通过搭建共性技术平台,破解高精尖产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瓶颈。
“AI药物发现共性技术平台”是八项共性技术平台之一,运用其核心技术可有效缩短药物研发时间,节省临床前研究费用。据该共性技术平台牵头企业赛特医药总裁兼首席科学官张强介绍,在研发靶向药物时,首先要找到与疾病密切相关的“靶点”,通过对靶点结构的分析,确定靶点的结合口袋形状以及药物与靶点相结合的关键作用位点。
“我们根据靶点的结构特点,能够从万亿量级化合物中筛选出与靶点产生特异性结合的药物分子,从而达到对靶点相关疾病的调节和控制。”张强说,截至目前,该技术平台储存了大量的化学反应以及化学反应构块,总共覆盖3.22万亿个药物化合物,保证了高质量药物分子的发现。
此外,该技术平台还被赋予了深度学习和逻辑推理的功能,极大提高了药物发现的成功率,实现以靶点为导向的定向药物筛选和定向药物设计。
赛特医药董事长王克修表示,今后将发挥赛特医药自身AI药物设计平台和转化医学研究平台的技术优势,参与建设顺义空港开发区共性技术平台,利用互补资源,形成具有创新特色的科技服务生态体系,协同实现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顺义此次发布的首批八项共性技术平台,将助力顺义(空港)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内企业提升研发创新效率,推动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整体发展。北京空港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副经理赵思克介绍,为保障平台成功运营,园区将致力于构建多方参与的开放创新生态系统,采取设立专项基金、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举办行业交流活动等举措,加强企业间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目前,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已聚集了罕萌诊所、北大口腔天竺门诊部等多所知名医疗机构,上药、国药、强生、默克雪兰诺等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30余家,吸引了辉瑞、诺华、拜耳、默沙东等多家国际企业开展医药分拨。2024年,园区全年进出口总值达1234.90亿元,其中,医药产业进出口货值达1069.34亿元,同比增长6.39%,持续领跑临空经济。 “未来,我们将持续不断创新举措,打造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营商环境,为园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姜泽菲(EK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