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患者选择什么体位灌肠效果更好?

肝性脑病是由严重的急性、慢性肝炎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代谢紊乱为病理生理基础,伴发的一种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

对于肝性脑病患者的治疗除了给予常规的治疗如:消除发病因素、控制蛋白质摄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确保大便通畅、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鸟氨酸等药物治疗以外,还要给予患者灌肠。

而对于肝性脑病的患者应该选择怎样的体位来进行灌肠效果会更好呢?

案例

王某,男患,51岁,主因“反复意识障碍半年,行为异常1天”收治入院。查体:T 36.8℃,P 86次/分,R 20次/分,BP 120/70mmHg,精神状态尚可,嗜睡,定向力正常,反应略迟钝,皮肤粘膜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未触及包块,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肝脾区无叩击痛,双肾无叩击痛,肠鸣音4次/分,移动性浊音阳性,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轻度水肿。扑翼样震颤阳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诊断为“肝性脑病(1期)”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500ml+门冬氨酸鸟氨酸2.5g每天一次静脉输液,食醋40ml+替硝唑100ml每天两次保留灌肠、低蛋白饮食、促进氨代谢、利尿、通便、抑制肠道细菌、抑酸、对症治疗;由于该患者多次因肝性脑病入院,护士均采取侧卧位为其进行灌肠,患者无法配合导致灌肠液无法全部进入肠内,因而恢复效果不明显,故在本次入院后护士长建议为其以半坐卧位进行灌肠。灌肠后患者肝性脑病症状明显改善。

分析

半坐卧位与侧卧位灌肠相比较,定时定向力、计算能力、双手扑翼样震颤改善时间都相对短于侧卧位。并且经过灌肠治疗后血氨的浓度也明显低于侧卧位。主要由于半坐卧位能让烦躁的肝性脑病患者更易于配合接受,并利于护士进行灌肠操作,而且半坐卧位可使腹部肌肉得到放松,降低腹压,减少灌肠液进入肠腔内阻力,能够让灌肠液更有效、更充分地进入肠内,延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从而有效减少肠道氨的吸收。

相关对照试验

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某医院为所收治的72例肝性脑病患者不同体位食醋保留灌肠对肝性脑病的效果影响对其治疗情况进行了相关的对照试验。

按照治疗期间采取的不同体位将患者分为半坐卧位组和侧卧位组,各36例,其中半坐卧位组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在27-81岁不等。病程1-5年,发病至就诊时间7-26小时,发病因素中上消化道出血5例,高蛋白饮食10例,感染6例,电解质紊乱11例,放腹水2例,其他2例。侧卧位组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在27-80岁之间,病程1-5年,发病至就诊时间5-27小时,发病因素中,上消化道出血5例,高蛋白饮食9例,感染6例,电解质紊乱12例,放腹水2例,其他2例。均为肝性脑病一、二期患者,行食醋保留灌肠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精神行为症状评分,定时定向力、计算能力、双手扑翼样震颤的改善时间及血氨浓度变化。

结论:综上所述,食醋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显著,治疗期间采取不同体位所获得的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半坐卧位临床疗效优于侧卧位,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且可缩短定时定向力、计算能力、双手扑翼样震颤的改善时间,降低血氨浓度。

知识拓展

一、肝性脑病分级:

0级:没有能觉察的人格或行为变化,无扑翼样震颤。

1级:轻度认知障碍,欣快或抑郁,注意时间缩短,加法计算能力降低,可引出扑翼样震颤。

2级:倦怠或淡漠,轻度定向异常,轻微人格改变,行为错乱,语言不清,减法计算能力异常,容易引出扑翼样震颤。

3级:嗜睡到半昏迷,但是对语言刺激有反应,意识模糊,明显的定向障碍,扑翼样震颤可能无法引出。

4级:昏迷。

二、肝性脑病为什么不能用肥皂水灌肠?

因为肝性脑病是比较常见的终末期肝病的严重并发症,主要的原理是氨中毒。肝性脑病的病人治疗要注意促进氨的排泄,要注意保证肠道酸性环境,由于肥皂水属于碱性环境,而碱性环境会加重肝性脑病。

三、灌肠体位

正常情况下灌肠需采取左侧卧位,因为左侧卧位可以使灌肠溶液顺利流入乙状结肠和降结肠,慢性细菌性痢疾的病变多在乙状结肠或直肠,所以要取左侧卧位进行灌肠。而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所以灌肠要取右侧卧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