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一词见诸文字材料始于明末清初,但是,在先秦时期档案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行政管理工作就已逐渐形成。中华民族数千年之历史能够洪纤巨细、绵亘不断地记载下来,并形成数量浩繁的历史典籍,与各历史时期档案工作的建立与发展是密切关联的。
档案的起源
中国从夏朝开始建立了国家,产生了文字,开展了档案管理活动。夏商周三代的公文档案,有的记载于龟甲兽骨上,有的刻于青铜器物上(被今人称之为金文),与甲骨、金文并存的还有简册档案,是以竹片和木板为载体写成。
《吕氏春秋》中记载,夏桀时代,太史令终古拿出档案哭谏夏桀无效而携带一部分档案投奔商王朝,据此可以推测当时不仅产生了档案,还形成了档案保管制度和负责管理档案的专门官员。但夏朝档案实物没有被发现过,具体管理方法文献也很少记述。我国公认最早用文字记录的档案是距今3500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档案。
殷商时期,占卜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王朝的一切大小事件,诸如祭祀、征伐、年成、天时以及商王的游猎、疾病、生育、祸福等,都要问卜于上天鬼神和先王先公,以求得保佑与赐福。龟代表着神灵之物,其外壳坚硬且布满花纹,龟甲就成为了最适宜的占卜材料。然而龟甲数量稀少,于是同样质地坚硬适于显兆且更易得的兽骨也成为了占卜材料。将龟甲、兽骨放在火上烧烤,然后由占卜师观其裂纹,进行解释,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刻在甲骨上。一篇完整的甲骨卜辞,一般包括有记载占卜日期及卜人名字的叙辞,记载卜问事项的命辞,因卜兆而判断吉凶的占辞,和记录日后应验情况的验辞等各项。除在占卜活动中形成的大量卜辞外,殷墟甲骨档案中还有记事刻辞和表谱刻辞,记载方国、臣下的朝贡和田猎收获多少以及干支表、族谱、祭祀谱等。
甲骨档案形成之后,绝大部分集中贮存于殷都宗庙的窖穴中,甚至殷王在外地占卜形成的甲骨档案也要运回殷都保存。甲片都经过精心整理和有序装订,不同时期、不同帝王所制定和使用过的龟甲文书分坑埋藏,可以说,殷商时期档案的保存和管理不只有了初步的规模和规则,而且考虑到了利用时的方便。用以存放甲骨文献的窖穴,也被认为是中国图书馆、档案馆的萌芽。
档案集中于官府成为定规
西周时国家机关庞大,文件档案增多。王朝中央保存的档案主要有图版 (地图与户籍)、盟约(盟书和约剂)、谱牒(王室世系记录和贵族族谱与家谱),史官保管的有诰、誓、政典、记注等档案。档案大多制有多份副本,正本存于天府,藏于金縢之匮(用金属绳带捆扎封存的柜子)。天府是我国有文献可考保存古代文书档案正本的宗庙收藏机构,由收藏史或称柱下史具体掌管。史官受周王之命,将档案保存于王室,以后,各朝的档案工作基本沿袭西周旧制,使档案形成并集中于官府成为定规。
新的档案载体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两种新的档案种类,即缣帛档案和石刻档案。缣帛是指光洁细薄的丝绢,它具有柔软轻便、易于携带和保管的优点。学界一般认为在春秋战国时期,简牍仍然充当一般性的书写材料,缣帛由于价格昂贵,往往象征着尊贵与庄重,只有重大事件才会以缣帛为书写材料记录。但缣帛作为档案载体经历的时间跨度比较长,在纸张出现后,缣帛虽已日渐式微,但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作为文人撰文和绘画的载体沿用至今。
石刻档案即将重要的记载和规定刻在石头上。春秋战国时期需要记录的文字大幅增加,青铜的冶炼技术虽有所提高,但产量仍不足以作为文献载体。石刻体积大,可以记载很多内容,而且取材容易,所以大量的石刻档案就这样产生了。石刻档案成本低廉,坚固且易于保存,其内容与形制也多呈现出不同时代的文化特点,因而从春秋时期直到民国末年的石刻档案至今仍时有所见。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档案是战国时期秦国留下的石鼓文,于唐初在今陕西凤翔县出土。刻石共10块,因其形状像鼓,故名石鼓。内容是记述秦国国君游猎的10首四言诗。
王朝档案流失开私人修史先例
春秋后期,由于频繁的兼并战争以及周王室权势的丧失,使原保存于王室的档案外流。档案的流散一方面导致档案被毁,另一方面也使档案被广泛传播利用。一些贵族士人乘机收集档案,从档案中吸取历史知识,并利用档案编史著述。
孔子周游列国时,就收集了鲁、周、宋、杞等故国的档案典籍,晚年致力于档案典籍的整理,合若干篇而汇集成《尚书》,还依据鲁史旧文“约其辞文,去其烦重而撰《春秋》”,同时以档案为教材,设馆讲学,创儒家学说。墨子也见过“百国春秋”,搜求了档案典籍,教授弟子。鲁的太史左丘明利用大量的档案材料编著了《左传》和《国语》。
春秋战国开创了中国古代利用档案私人修史、著述、汇编档案史料的先例。
删改一字即处死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秦王朝,尊崇法治,形成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将秦国所制定的各种律令、礼仪制度,秦国旧有的舆图和各国所献的地图,各郡县编报的民户户籍、官吏名籍、市民市籍、赋税计书等重要档案收藏于丞相府和御史大夫府,由专职官员柱下史管理。并且规定凡吏民对法令条文的查询及法官的解释,都要收集起来,并写在竹简上,入柜封印,妥善保存。档案正本放置中央禁室,封以禁印,不准私启,凡私入禁室改删一字者,处以死刑。
秦统治时期不准民间收藏战国时期六国的史书和历史档案,采取“烧灭”“涤除”的政策。而汉朝统治者对待历史档案的态度与秦显然不同。刘邦在起义过程中就注意收集秦代档案。据说义军入咸阳时,萧何曾独入秦丞相府、御史府收集保护了秦的律令图书,并在未央宫殿北侧建了石渠阁专门保管收集的秦档。
西汉建立后,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汉代诸帝都十分重视典籍档案的校阅和整理,因此两汉时期的官府档案无论从数量、种类、规模上都是空前的,西汉的石渠阁、兰台、麒麟阁,东汉的东观、石室、鸿都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档案保存处所。
纸张的应用推动档案的发展
纸的问世和普遍使用,是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纸张质地轻柔,价格低廉,容量大,易于书写、传递和收藏。汉代虽然已经发明了纸,但汉代的档案制成材料仍以简牍和缣帛为主,还有以动物骨头(主要是牛骨)记事的。
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缣帛文献
纸作为中国官府正式的书写材料是在东晋末桓玄称帝时,404 年下令禁用简牍书写公文,官府才普遍用纸。纸质档案大量产生,对档案管理产生深刻影响。对我国灿烂古文化的传播和档案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难以磨灭的推动作用。
专人管理士族家谱
魏晋南北朝是列国对峙的动乱时代,战乱频繁,人口流动性大,各国为了征收赋税,都相当重视户籍档案的管理。同时,由于门阀制度盛行,为了维护士族统治,记载各士族世系事迹与官品高低的谱牒档案普遍受到重视。南朝梁武帝为查处并纠正假冒士族的家谱,命藏书家王僧孺修订《百家谱》,并设置专门保管谱牒的机构——图谱局,来主管谱牒档案的收藏、谱系的核对以及谱牒的编纂。图谱局可以说是史上最早出现的用于某类专门档案的收藏机构。
管理制度更为完善
隋唐时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兴盛,档案管理机构有了新的发展。在推行科举制度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专门的甲历(人事)档案,所以修建了甲库来保管甲历档案。
到了贞观年间,文书档案的各种规章制度已发展得比较完善,从撰报、令签、分拣到销毁、保密、传递等过程都制定了较详细的规定。如在管理上明确规定,对已处理过的文书都要用红笔在文件上方写上日期;档案移交则要按立档单位和文书不同内容规定之时间来定,记皇上日常生活的《起居注》要每季度向国史馆移交一次,记太子朝调和一些重大国事活动或记主要官员任免、死亡等文件每年移交一次,中央下发的各种文件要每年上交保存,移交都必须按手续办理。对会签也有明确规定,如五品以上官吏要签“可”,六品以下判署公文要签“闻”字。对无须长期保存的档案,每三年要清除一次,但要编写销毁目录,还要签名写上时期。如出现丢失、泄密、损毁等违法行为则要依规定分轻重视情节给予治罪和处罚。
管理制度基本成熟
明清两代对档案的收集、保存和控制工作更加严密。洪武初年,为推行户帖制度建立了专门保存重要经济档案“赋役黄册”的后湖黄册库。
为了利于黄册的长期保存,朝廷对册籍的用纸、装订、裱糊使用的材料,以及册籍的宽窄尺寸、贮册架阁的制造都有严格的要求,形成了一套较严密的管理制度。据不完全统计,明代有名可考的黄册架阁库就有300多处,是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档案库。宫内还建有古今通集库,收藏皇帝给功臣、将领、藩王、驸马等的诰封、铁券和官员的诰封底簿等档案,由太监掌管,是皇帝的御用档案库。
清朝各项制度基本仿效明朝,对明朝档案工作的成就加以继承,同时也开创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档案工作制度。如缴回硃笔制度、副本收存制度、修档制度、清档制度以及档案的整理、移交、清查、保密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不只提高了办事效率,也大大促进了文书档案工作的开展,为后世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材料。
中国古代档案的年代之久远,数量之庞大,内容之广泛,价值之珍贵,堪为举世罕见。甲骨、金石、简牍、缣帛、纸张等丰富多彩的古代档案,从不同层面折射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为世界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本文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原创,转载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