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沉默的杀手

我国慢性病人群的数量非常庞大,其中仅高血压患者就多达2.45亿。

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就是因为它在伤害身体的初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往往给人一种“高血压不算病”的错觉。

但是当与高血压相关的并发症发生之后,往往就很难逆转了。

事实上,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正是夺走人们生命的“第一杀手”。

因此,今天益小序以高血压为例,带大家了解一下关于血压的常识。

先说一说和血压相关的心脏

小个子的“大力士”

心脏是循环系统中的动力,也是血压产生的源头。每个人的心脏相当于自己的拳头大小,外形像个桃子。成年人的心脏质量为200~300克,每收缩一次所射出的血量大约是70~100毫升。

按照成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次数70次计算,每分钟由心脏输送的血液量为4.9~7升,一天下来,心脏输送的血液质量可达7~10吨,这可是一头非洲象的质量啊!可千万别小看这个小个子的脏器,它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力士”呢!在生命中每时每刻都在为我们服务着!

接下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血压?

当心脏收缩时,左心室将血液射入大动脉,继而输送到全身,流入血管的血液使血管充盈扩张,对血管壁产生较高的压力,我们管这时候的压力叫做“收缩压”。

当心脏舒张时,输出的血液返回右心房,动脉血管里的压力也随之下降,充盈扩张的动脉血管弹性回缩,驱使血管里的血液不间断地“灌溉”着毛细血管床,为组织提供营养和氧气。

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就大大下降了,我们把此时的压力叫做“舒张压”。

收缩压也就是老百姓常常提到的“高压”,而舒张压则是“低压”。它们之间的差值称为“脉压”,反映了动脉血压的波动程度,正常的脉压多在30~40毫米汞柱,随着年龄的增大,动脉的弹性回缩逐步变差,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维持舒张压水平,因此有不少老年人会发现自己的脉压比正常值大。

一般来说,血压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如果血压太低,就会使脏器供血受到影响;如果血压太高,会对血管有损害作用。

血压的单位标准

血压的测量单位一般采用毫米汞柱(mmHg)来表示,我们用水银柱式血压计进行测量时,就可压力。以直观地体会到,120毫米汞柱的血压指的就是能将水银柱推高至120毫米。

在数年以前,按照国家的计量法,血压的计量单位一度要求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千帕(kPa),它和毫米汞柱的换算方法是1毫米汞柱=0.133千帕,比如130/75毫米汞柱,换算后大致就是17.3/10千帕。

由于毫米汞柱的单位直观易得,早已深入人心,时至今日,无论在临床上,还是在普通老百姓的嘴边,大家还是习惯把毫米汞柱作为血压的计量单位。

接下来一起了解一下血压的参考标准

各年龄正常血压参考值对照表

年龄段

高压-男

低压-男

高压-女

低压-女

16-20岁

115

73

110

70

21-25岁

115

73

110

71

26-30岁

115

75

112

73

31-35岁

117

76

114

74

36-40岁

120

80

116

77

41-45岁

124

81

122

78

46-50岁

128

82

128

79

51-55岁

134

84

134

80

56-60岁

137

84

139

82

61-65岁

148

86

145

83

另外,如果血压超出标准,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已经高血压了?请参考下面这张表。

高血压诊断的一般参考

专家提醒,血压测值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绪激动、紧张、运动、气温等,一次测量不能盲目作为诊断结果。

家庭血压记录小助手

帮你养成良好测量习惯

我国几乎四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压,更可怕的是,有一半的高血压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病。血压测量是高血压诊断、评估、治疗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规范化,标准化操作是准确测量血压的关键。

根据《中国血压测量指南》的建议,诊室血压仍为目前常用的较为客观,准确的血压测量方法。有条件者可采用家庭血压测量和(或)动态血压监测以帮助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