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速写中,衣褶是无数同学头疼的问题,今天一篇让同学们学通透上肢处衣褶到底是怎样的。
相信学过美术的同学都知道,任何物体都可以用几何体进行概括,复杂的结构变成简单容易理解的多面体,胳膊也是一样,柔软的衣物随着胳膊的形体变化而变化,大多数同学画不好的原因之一就是只看衣物外形,不理解胳膊自身结构。
在理解结构后,就要开始去分析衣褶,胳膊处的衣褶大致可以分为这几类:牵引式衣褶、挤压式衣褶、螺旋式衣褶等。
牵引式衣褶:
当上臂伸直发生拉扯时,腋下处衣褶呈直线,称其为“直线牵引”。(当人体发生扭转时,衣褶呈弧线,称其为“弧线牵引”)
牵引式衣褶大多为长线条,主要作用为交代拉扯或旋转关系,同时也起到暗示局部体积关系的作用。
挤压式衣褶:
挤压式衣褶主要在关节弯曲处产生,有粗细、大小、长短以及点、线、面之分,如同树枝结构一般,由大到小、由粗到细、有主到次、由重到轻。
螺旋式衣褶:
螺旋式衣褶主要在人体呈圆柱的部位上形成,是衣褶中最为密集的衣褶,呈弧状。在画的时候要注意弧线的弧度大小以及透视变化。
处理衣褶时,突出主要衣褶,其余衣褶不要太实、太抢。要结合人体结构和 人物动态变化、衣物材质特点,主观处理,学会“无中生有、视而不见”,舍弃不美观、累赘衣褶,增加美观衣褶。
注意衣褶疏密、大小、长短对比,比如腋窝近处远比腋窝远处衣褶更加密集,数量也更多,需要的调子也更多。
很多同学的衣褶由于“预判失误”,导致线条戛然而止。这当然是生硬且不美观的,同学们大可以轻轻一带,表示被其他衣褶挡住的形体,既可以体现出衣褶的微小变化,也能使画面更加饱满,在速写中不需要过于追求所谓的完美,所谓完美反倒不一定完美。
(资料整理:艺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