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耕堂》留给社会的传统美德

教育子孙后代十分珍惜土地,不随便荒芜土地,启迪人们待人办事理智宽容,留有余地,为后人传承美好家风祖训的匾额《留耕堂》,悬挂于英都镇英东村清朝年间建造的一座古厝大厅堂上,尽管色彩斑驳灰黑,字迹有些模糊,但是《留耕堂》三字却清晰可辨,字的笔画遒劲,颇有气势,可见其书法的功底非同一般。此匾已经无见上下款,只隐约留有些许痕迹,据考证,制作时间估计为距今200多年前的清朝嘉庆年代。

宋朝叶适《留耕堂记》的开篇语“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取自于《增广贤文》,这是古人留下的经典格言,教导子孙后代要十分珍惜土地,勤劳躬耕,节俭持家,自食其力;同时也成为现代人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座右铭。

然而,细读“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诗句,还可以体味出更深刻的寓意:方寸地,一寸见方的地方,特指心脏,也指心田、心态。宋朝贺亢有诗曰:“有客来相问,如何是治生?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里的“方寸地”是比喻,指的就不是土地,而是人心,是心态,是人的素质,人的道德修养。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道理,讲人性,讲良心。凡事待人不能太过分,不能失去理智,把事情做绝了,没有了底线,不但没有道德修养,更严重时还有可能会触及法律的底线,这样做的结果就没有了退路,或有可能会是一败涂地,不可收拾。“留与子孙耕”,即为人处事“留有余地”,遇事为对方或别人的利益多考虑一些,“得饶人处且饶人”、“有容乃大”、“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这些是我们平时经常讲的俗话,道理浅显。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有座建于800多年前、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何氏大宗祠》,取名《留耕堂》,意即建祠造福后人。200多年前的英都族人,可能受其影响,或是“异床同梦”,也建了一座《留耕堂》,虽然建筑历史和规模等,都远不及沙湾镇的《留耕堂》,然而,英都建造这座《留耕堂》的真实意图可以说是异曲同工、完全相同的。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方寸地”意即为祖先的传统优良品德,“耕”即为传承、发扬光大。建造《留耕堂》,旨在教育子孙后代,传承祖先的美德,做善良的人,严己宽人,遇事不与人斤斤计较,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凡事平心静气商量,求大同存小异,和睦相处,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充满和谐与幸福。

历史上有一个“六尺巷” 的故事,讲的是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因老家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两家府邸之间的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门。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张家人便写信给在朝廷当大官的张英,让他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給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回信,明白其中意思,便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由于张家的宽容忍让,感动了吴家,从而化解矛盾纠纷,又方便了村民们的出入来往。“六尺巷”由此得名,并为世人留下美谈。

战国时期有一个故事“将相和”,讲的是赵国的蔺相如因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有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上将军廉颇居功自傲,屡次向蔺相如寻衅。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始终忍让。后经上大夫虞卿劝解,廉颇如梦初醒,知错改错,至相府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同心辅国。

《留耕堂》和“六尺巷”、“将相和”的故事告诉我们,和睦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古流芳。我们处事待人要互相包容忍让,平等待人,在矛盾和纠纷面前,只要心胸开阔,不以权谋私或以势压人,便能化干戈为玉帛,有利于家庭幸福,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洪启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