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非川之战唐军被40万吐蕃军围殴 薛仁贵败在哪

在大唐与吐蕃长达200多年的漫长战争中,没有哪场战役比大非川之战更加有名。它让许多人能忽略大唐太多次振奋人心的胜利,也让许多人认为千古名帅薛仁贵只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

编者按:在大唐与吐蕃长达200多年的漫长战争中,没有哪场战役比大非川之战更加有名。它让许多人能忽略大唐太多次振奋人心的胜利,也让许多人认为千古名帅薛仁贵只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此前冷兵器研究所也发表过《“军二代”为何总是出草包?盘点历史上那些坑爹的将门犬子》,介绍过,此战最大的败因,是官二代郭待封。那么,名将薛仁贵对于此战到底有多大责任呢?

在我们开始讲述大非川这场战役之前,笔者要问大家,此战的战略目的是什么?

▲逻些,即今拉萨

许多人根据唐高宗任命薛仁贵为“逻些道行军大总管”来判断,高宗是希望薛仁贵能直捣黄龙,攻取吐蕃帝国都城逻些(拉萨)城,一举歼灭吐蕃帝国。

然而,稍懂军事地理和后勤学的人都会明白,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当时唐朝已经送过文成公主到逻些城,不是对吐蕃地理毫无了解。就算唐高宗不懂军事,一代名帅薛仁贵有可能不懂吗?所以,笔者只能推测,薛仁贵计划中的战略目的,仅包括“护吐谷浑还国”,即帮助吐谷浑复国,并且打痛吐蕃,迫其臣服而退出刚刚占领的安西四镇。

▲吐谷浑王国巅峰版图

唐朝手里有一张重要的牌,就是逃入唐境的末代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诺曷钵带了数千帐吐谷浑人入唐,按一帐6-7人算也不会超过五万,而吐谷浑人口多达50万以上,则绝大部分吐谷浑人口都落入吐蕃之手,但毕竟其王归唐,唐朝当然存有拉拢吐谷浑遗民反吐蕃的心思。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吐谷浑的版图主要在青海东北部的河湟地区与青海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巅峰时代还曾经控制过西域的东南部。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我们从中国山脉分布图上可以看出,青海地区是被昆仑山脉和巴颜喀拉山脉分割成两部分的。这里就涉及到大非川战役的一个关键棋眼——巴颜喀拉山口,也即乌海城所在的位置。

▲蓝色为河流,黑线为陆路,红色虚线为唐军进军路线

图上还有一些不怎么清楚的白线,是今天的国道路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乌海城不仅仅是吐蕃帝国的储存粮草物资的重镇,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吐蕃主力要进入吐谷浑地区,必须要经过乌海城!

▲大非川之战

我们可以看战前薛仁贵对郭待封说的话——“乌海险远,车行艰涩,若引辎重,将失事机,破贼即回,又烦转运。彼多瘴气,无宜久留”。薛仁贵甚至在乌海都不打算久留,更不用说深入了,可见他根本没有攻入青藏高原腹地的打算,也明白在后勤学上的不现实。

命令副将郭待封在大非川建立营寨之后,薛仁贵狂奔急进,不仅迅速攻克乌海城,获得了吐蕃人储备的粮草物资,又突击到河口击败论钦陵,“击破之,斩获略尽,收其牛羊万余头”。但一向信奉兵贵神速的薛仁贵却并没有进一步扩大战果,而是退回了乌海城,在此延宕了很一段时间,以至于唐高宗事后说“有人云卿乌海城下自不击贼,致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耳”。一代名帅薛仁贵,为何会有这么奇怪的表现呢?

▲薛仁贵剧照

很显然,论钦陵虽然当时年轻,但战法老练,在河口战败之后做出了娴熟的机动,让薛仁贵没能像当年对付高句丽和铁勒一样,进一步撕裂吐蕃军列扩大战果。由于吐蕃是农牧结合民族,骑兵数量远多于唐军,薛仁贵担心论钦陵以精骑偷过乌海,去攻击郭待封所部,于是谨慎地退回乌海城,卡住这个关口,与论钦陵形成对峙,严防论钦陵偷渡。

如此一来,此战的局势就类似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街亭之战。但薛仁贵采取的是与诸葛亮完全相反的做法,自己亲自把守关口,让郭待封在大非川建立工事,压迫吐谷浑故地。那么,为什么大非川之战仍然以大唐惨败告终呢?

▲当代巴颜喀拉山口,青藏公路上的要隘

史载“待封遂不从仁贵之命,领辎重继进。比至乌海,吐蕃二十余万悉众来救”。既然论钦陵已经被薛仁贵堵住了,这二十多万吐蕃兵是从哪里凭空冒出来的呢?许多朋友应该已经想到了——吐谷浑人。

▲苏定方剧照

吐谷浑地方广袤,人口至少50万,拥有战兵8万以上。吐蕃名臣禄东赞晚年一直负责对吐谷浑的攻略工作并安抚吐谷浑。到显庆四年(659年),禄东赞已经收降了吐谷浑高级贵族达延莽布支,此人极被重用,成为吐蕃副大相。公元659年,达延莽布支率8万吐蕃军与援救吐谷浑的苏定方交战,在乌海之战被苏定方以1000精骑发起突击而击杀。

由于苏定方随即被调动到其他战线,到公元663年,禄东赞仍然平定了吐谷浑,迫使吐谷浑王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出逃,随后镇守吐谷浑到公元667年死亡。

▲禄东赞铜像

无论如何,此时吐蕃对吐谷浑已经有了长期的经略,论钦陵虽然无法越过巴颜喀拉山口,但完全可以利用吐蕃留守吐谷浑地的少量精兵,发动吐谷浑人进攻后方。吐谷浑地总共可动员数万战兵,加上老弱和家眷,统共可得20余万。(吐蕃制度,兵民没有明确界限,部落中的老幼跟在军队之后放牧牛羊,随时供给大军粮草食品上的消耗)

吐谷浑兵战斗力不及吐蕃五如精锐,这种拖家带口的队伍,如果是薛仁贵亲自对上,绝对是不慌的。但是郭待封有几斤几两薛仁贵清楚得很,所以他才让郭待封在大非岭上建立工事一动不动,对吐谷浑人形成威慑。

▲吐蕃武士

大非川之战唐军出兵一说五万,一说十余万,根据后勤学来推算,实际出战的应该确实只有5万人,剩下的作为后勤和后援部队。只要大非岭上的郭待封不出问题,唐军的后勤部队就能不断从鄯州(西宁)转运物资粮草到乌海前线,维持薛仁贵部的长期作战。

所以薛仁贵让郭待封在大非岭上结寨,就是要吐谷浑人去打。一旦战斗意志薄弱的吐谷浑人猛攻不克,损失惨重,对吐蕃的忠诚必然动摇,在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的号召下,最后很可能大量倒戈,这样唐朝光复吐谷浑故地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吐蕃名将论钦陵

结果郭待封急于寻找战机,不肯老实呆在大非岭上,率领二万后军向乌海移动,结果被虽然战斗力低下、但是骑兵数量极多的吐谷浑军在唐军移动时发动突击,会战惨败,郭待封“败走趋山,军粮及辎重并为贼所掠”。

我们可以推测,这段时间,论钦陵很有可能派遣了少量精锐骑手和优秀中层指挥官,从小道翻越昆仑山,进入吐谷浑地区,强化了吐谷浑牧民军的战力。这招钟会曾经在灭蜀之战中用过,派部下将领田章率领少量精锐部队,翻山越岭越过姜维的剑阁防线支援邓艾,“先破蜀伏兵三校”。

▲薛仁贵一度在巴颜喀拉山口与论钦陵对峙

薛仁贵得到消息大惊失色,急忙且战且退,东行与郭待封会合。论钦陵则知道老将薛仁贵的本事,不敢与他大战,只是维持小规模骚扰地尾缀在后。

青藏高原东西长约2800千米,南北宽约300~1500千米,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在这么广袤的地区调集人员物资,是非常困难的。当时吐蕃分兵入安西四镇,在阿里西部要和中亚势力拉锯,还要留人镇压象雄旧贵族,在西川也同样和唐军对峙,人口密集地在卫藏四茹,离大非川远隔千里。

▲吐蕃吞并象雄和苏毗之后统一了西藏

所以我们推测,论钦陵手上的战兵数量应该也就是三万左右,与薛仁贵麾下兵力相当,由来自党项、白兰羌(青海南部)的辅兵二十余万负责补给以及协助作战的工作。

▲吐蕃重骑兵与重步兵装备精良

但是吐蕃有一招非常让人头疼,就是他们很喜欢将能够以一当十的精锐武士集中使用。《新唐书·南蛮传》所载的贞元十七年(801)西川一战,被唐军俘获的人众中,就有"黑衣大食等兵",他们当是在吐蕃与大食的战争中,被俘获的精锐武士,遭送到吐蕃东线作战。所以论钦陵麾下的这几万战兵战斗力不容低估。

▲阿拉伯倭马亚王朝武士

而且,虽然在广袤的青藏高原输送人员物资极为困难,但是遍及整个青藏高原的武士,不断赶来强化论钦陵军的实力也是很明显的。当时,吐蕃从各地抽调兵马导致吐蕃西北部空虚,于阗趁此机会击败国境内的蕃军,重新复国,显然是占领安西的吐蕃军中的精锐武士被调走,实力下降的结果。

薛仁贵与郭待封的败军会合之后,在吐蕃军队的骑兵袭扰下,只能且战且退,并只能靠薛仁贵此前在乌海、河口缴获的少量粮草勉强度日,缺乏粮秣加上高原反应,战斗力不断削弱。而吐蕃方则不断有精锐武士作为生力军赶到,加入围攻。

最终,到了八月,战力占绝对优势的吐蕃军在多达40余万的后勤部队支持下,在大非川与唐军发起决战。饥肠辘辘的唐军在大非岭下的平坦地形面对吐蕃铁骑四面八方的冲击,以及吐谷浑骑射手的连天箭雨,终于抵敌不住,部伍溃散,损失惨重。

▲吐谷浑骑射手

但论钦陵却放走了一举全歼唐军的机会,而是与唐军“约和而还”。显然,吐蕃也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推测其缘故,多达40多万的人口早已将青海湖以南的存粮消耗一空,而由于牧民的过度密集,这一地区的牧草恐怕也已经被牛羊啃噬殆尽,也就意味着吐蕃的后勤体系无法维持,庞大的后勤部队必须回到更加广阔的牧地放牧,其战兵也就不得不解散。然而,薛仁贵毕竟是战败了且损失惨重,因此遭到唐高宗的惩处,被贬为庶人,后来才又被起用。

▲唐高宗李治剧照

很显然,若非郭待封的恣意妄为,战斗力孱弱的吐谷浑牧民部队是不可能击败在营寨中严阵以待的唐军后军的,有薛仁贵挡在前面,唐军完全可以通过把后援部队投入战斗,从容平定吐谷浑故地。因此此战的失败,郭待封应负全部责任。

而论钦陵的军事才能,也不能以此战说在薛仁贵之上。不可否认大非川之战是典型的高手过招,论钦陵有效地与薛仁贵进行了周旋并在资源绝对占优后,击败了处境极为艰难的薛仁贵。但以河口会战的情况论,在资源相当的情况下,论钦陵并非薛仁贵的对手。薛仁贵的失败,实是由猪队友所误。但即便如此,论钦陵也不愧为一代名帅,是吐蕃历史上最优秀的指挥官了。

有观点认为,薛仁贵不设防,让论钦陵迂回到自己的后方攻击郭待封。本文则通过地理上的剖析,指出薛仁贵之所以谨慎固守乌海城,就是要防备论钦陵迂回到后方攻击郭待封。

▲三箭定天山

▲三国史记

无疑,薛仁贵虽然有大非川之战的惨败,但仍不愧为一代名将。而宇宙大国那边《三国史记》声称,薛仁贵在镇守百济故地期间被新罗军队在伎伐浦(今韩国锦江口)被新罗船兵打败。笔者只说两件事,其一,《三国史记》连伎伐浦之战发生的时间都写不清楚,有671年和676年两种说法。其二,成书于1145年的《三国史记》,在描述隋炀帝征高句丽时期萨水之战时,通篇照抄《资治通鉴》,只不过把萨水之战的指挥官从高句丽王高元本人改成了高元的谋主乙支文德,来符合他们对乙支文德的战神塑造,则《三国史记》此书的可信度可想而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