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牧场

当金山,以西是阿尔金山,以东是祁连山。山谷北口叫长草沟,山谷南口人们习惯叫当金山顶。北口接坡,一马平川而下,直达敦煌。南面是垭口,出山有种凌空下落的感觉。从此进入柴达木盆地。

原标题:四季牧场

□王化理

当金山,以西是阿尔金山,以东是祁连山。山谷北口叫长草沟,山谷南口人们习惯叫当金山顶。北口接坡,一马平川而下,直达敦煌。南面是垭口,出山有种凌空下落的感觉。从此进入柴达木盆地。

当金山方圆二三百公里,分布着湖泊、河流和山峦等自然景观。在河湖畔、山岭间,镶嵌着花海子草原、前山草原和哈尔腾草原,人们统称阿克塞草原。这里旷野疏隽,天际清远,蓝天雪域晶亮纯粹,自然殊俗。在这样的天地间,环望山河大地,放眼宇宙太空,方知人类旅途遥远;仰望星空,因有星光温暖,倍感人生空间广阔。我受星空的启发和草原的召唤,常年辗转于山野草场间,足迹遍布四季草原,神游于旷野莽原之上,收获了人生的况味,更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

牧民们依据四季更替,把草原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牧场。在牧人的生活里,季节随着地球运转,作息参照日月星辰运转。他们把长庚星称为“牧者之星”。傍晚时分,长庚星一出来,牧民就把牲畜赶回棚圈。晚间守畜人根据北斗星旋转的星相而决定换班的时间。守护畜群的人,只要看到金星便知道天快亮了。

牧民们按照气候的寒凉暖热、风雨雪霜,确定进出草场的时节。夏天炎热,选择高山、水边,赶着牧群走向凉爽;冬天寒冷,选择低地山谷,赶着牧群走向相对温暖的地带;在无水源的地方要等到有降雪才进入草场,在降雪之后要借助风力为草场清除积雪覆盖,这样有利于牛羊吃到草;从秋牧场转入冬牧场,必须在大雪封闭前搬迁完毕,否则会造成损失和遇到灾害。

四月,牧群从冬牧场转入春牧场;九月,从夏牧场到达秋牧场。进入春牧场和秋牧场的时节,气候舒适,风景优美,且在冬牧场和夏牧场之间的路上。春牧场上奶酪广布,秋牧场上马奶飘香。

六月,从春季牧场到达夏牧场。夏牧场水草丰美,草量充足。人们如约从四面八方赶来,扎起帐篷,将畜群撒在绿草间。这时候,男女老幼腾出时间,要么做美食、酿造马奶,请亲朋好友来家中做客;要么走亲访友,拜访老人。一年一度的重逢,使整个夏季牧场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虽然在夏牧场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度过的时光是快乐的。

从十一月初到来年的四月中旬,牧人要在冬季草场上度过5个月的冬窝子生活。冬牧场选择在温暖、避风的草原上。如果其他牧场都以移动毡房作为“家”,那么冬牧场上的“家”是固定的砖木、土木结构的住房,住房周围有固定羊圈和接羔棚舍。虽然这个季节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候,但牧场里的牧草保护完整,牧人们每天一小片一小片有计划地让畜群消耗,保证牛羊顺利度过冬季。

冬季来临前,牛羊肥壮,正是家家户户储备过冬肉食的时间。牧人宰杀一定的牲畜,将经过分割风干的肉存放在专门的屋中。草原人储备的肉食要从初冬食用至来年三月。那时虽然天寒地冻,但一般上午饮食以奶茶和面食为主,晚上以肉食为主。在冬窝子里,劳作总是按部就班,生活总是幸福美满。

接羔育幼是冬牧场上的一场盛事。这象征着春天即将来临,也充满繁忙和艰辛。在近半个月集中接羔的时间里,每家每户都要投入大量劳力。接羔虽然忙碌了一点,但当一个家庭在十几天的日子里,迎来了一群毛茸茸的可爱的小生命时,那种喜悦,让生活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在草原上,季节、草场、牧群就像一组旋转的齿轮,相互依存,相切旋转。时间齿轮上的某一天,牧群一定就在牧场的设定位置。这种周而复始的轮牧方式,既保护了草原,又利用了草原。虽然转场经年累月地循环着,但草原也在轮牧之间保持了活力。

每年的春分,人们做美食、布置房屋,互致祝福,草原上新的一年开始了。这个时节的草原,阳光明媚,气温回升,大雁北飞。于是牧人们走出冬窝子,赶着畜群,就像迁徙的大雁一样,行进在走向春牧场的路上。

(甘肃日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