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绣娘“老区新生活”:因“绣”得业,以“绣”兴业

甘肃绣娘“老区新生活”:因“绣”得业,以“绣”兴业

甘肃革命老区庆阳市镇原县“蒋家刺绣”第四代传人蒋存琴(中),教授年轻女性学习刺绣。(资料图) 镇原县委宣传部 摄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甘肃绣娘“老区新生活”:因“绣”得业,以“绣”兴业

中新网兰州6月21日电 (闫姣)6月“夏至”前后,在甘肃省庆阳市,妇女们聚坐在绣房,穿针引线绣制香包、枕头、鞋垫等,不同于过去一文不值的农家“针线活”,历经“刺绣挣钱,笑掉大牙”的传统思想转变后,刺绣行业迅速成长为带动当地乡村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让妇女们因“绣”得业,以“绣”兴业,在带来不菲收入的同时,也“绣”出了乡村新生活。

图为甘肃庆阳市镇原县刺绣手艺人制作绣品。 (资料图) 艾庆龙 摄

图为甘肃庆阳市镇原县刺绣手艺人制作绣品。 (资料图) 艾庆龙 摄

被称为“中国香包刺绣之乡”的庆阳,刺绣已有上千年历史,当地广为流传着“8岁学针线,12岁进绣房”的民谣。作为甘肃省唯一的革命老区,该市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两点一存、奠基西北”的重要地位,在南梁创建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竖起了中国西北的红色旗帜。抗战时期,虽然条件艰苦,针线稀缺,但这里的绣娘们依旧精心为红军服绣红星和袖章。

“有些老人甚至深夜坐在炕头,点着煤油灯绣制。”庆阳市镇原县“蒋家刺绣”第四代传人蒋存琴,常听老人讲述当时军民一家亲的故事。后来,她根据这些故事,在刺绣中融入了红色文化的元素,受到一些消费者的喜爱。

图为甘肃庆阳香包绣制传承人刘兰芳裁剪布料,用于制作防疫“平安香包”。(资料图)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图为甘肃庆阳香包绣制传承人刘兰芳裁剪布料,用于制作防疫“平安香包”。(资料图)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因祖辈精于工序复杂的刺绣,售卖绣品是蒋存琴一家人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一双鞋垫的价格从几块到十几块钱,我也算见证了变迁。”她坦言,刺绣行业跌宕起伏,绣品无人问津时她也不曾放弃,北漂住桥洞边打工边卖绣品,此后返乡创业探索出了一条刺绣致富路。

“家乡很多妇女农闲时没有任何收入,以前跟她们说刺绣能赚钱,会被笑掉大牙。”蒋存琴回忆说,2012年以来,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政策扶持帮助下,她探索了刺绣工作室、产业村、金牌团队、高级绣工工作链条,以“文创+刺绣”模式激活市场,让妇女学手艺兼赚钱,并逐渐认可了“一技傍身,能过上好日子”的说法。

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村村民杨琴,也是“刺绣致富”的亲历者。因家庭突遭变故,生活困难,蒋存琴鼓励她加入刺绣行业,她的一幅作品卖了2万多元,经济条件大有改善。她说,村里很多妇女,包括残障人士都能通过刺绣拿到5000元到2万元不等的收入,实现了“带着娃、绣着花、挣着钱、养着家”,“有事干,能挣钱,生活好了,精神面貌也好了。”

作为国家级非遗的庆阳香包绣制,吸引了数万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刺绣创业者、普通绣女等加入。虽然近年来因疫情防控,海外市场受到影响,但据庆阳香包绣制省级传承人刘兰芳介绍,随着国内绣品订单增加,所以综合来看影响不是很大。

和蒋存琴一样,从小耳濡目染刺绣技艺的刘兰芳,后来自己创业,开设网站直播带货,吸纳本地妇女与毕业大学生就业。依托电商发展起来后,她带动了周边2万余名妇女学习刺绣、就业增收。“还有很多发展机遇等待妇女们探索,大家终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她说。(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