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凤凰网主办、凤凰网公益承办的“行动者联盟2021公益盛典”在广州成功举办。
在峰会上的“跨界名人公益对谈”圆桌论坛中,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Maryma品牌创始人、艺术家、设计师马艳丽,演员、礼学指导、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张晓龙等几位跨界公益人围绕“跨界公益”的议题展开分享与探讨,凤凰网副总编辑孙雪梅担任论坛主持。参与论坛的几位嘉宾在体育、时尚和文化艺术领域深耕细作,有所成就后,又纷纷跨界公益。他们是在怎样的机遇之下与公益结缘?在各自领域的经历又为践行公益带来了哪些助力?
1)与公益结缘
几位跨界公益人回顾并分享了与公益结缘的故事。
奥运冠军邓亚萍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她也是一位“超仁妈妈”。邓亚萍回顾起最初做公益是在乒乓球队参与“希望工程”,“乒乓球队一直有非常好的传统,作为整个体育界的一面旗帜,凡是公益的事情,需要让我们多出份力的,我们一定会特别地乐意。最早,希望工程结对子,号召每个队员去结一个对子,虽然我们那个时候挣的钱也不多,300块钱还是出得起的。那个年代,300块可以帮助一个孩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让他能够上完学。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做公益。”
同样是运动员出身的马艳丽,之后进入模特行业,成为中国第一名模,还成就了自己的服装设计师之路。一直以来,她活跃在公益领域,呼吁大家关注贫困女性,尤其是困境妈妈群体。马艳丽回忆曾无意中看到一张照片,“那是一张沧桑的老奶奶的面孔,满脸皱纹和沧桑,能看出这张面容背后的生活压力,当时我了解到中国有一个慈善机构叫幸福工程,专门救助贫困母亲。”于是马艳丽直接跑到幸福工程办公室,问“你们需要形象大使吗?”
作为男性,张晓龙一直积极参与到关爱女性、支持性别平等公益项目,曾担任联合国妇女署宣传大使,近年来还与妇基会合作“天才妈妈”“妈妈制造”等公益项目。张晓龙谈到,是他的母亲在他心中种下了公益的种子,所以在做跟“妈妈”有关的公益时,也是对妈妈的一种怀念。“我妈妈总帮助别人,冰天雪地零下20多度,满天的风雪,别人来问个路,我妈给人喝碗粥、吃两个馒头,再给人送出去,每次做完这样的事,我妈妈都觉得特别幸福。她跟我们说,帮助完别人你就知道自己是个善良人,自己是个善良人,你就幸福了。”
2)不同领域的跨界公益: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情
三位嘉宾来自不同的领域,他们是如何把各自领域更多的人动员起来参与公益的?
邓亚萍觉得体育是一个最好带动公益的领域,“前南非总统曼德拉说,体育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我们很多冠军都是来自普通的家庭,更多来自山村或者偏远农村。有的家里其实挺困难,但因为体育,同时也因为足够幸运,从此改变了人生”。邓亚萍相信体育可以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很多乡村偏远地区的孩子可以因为体育改变他的人生,而且体育能够让自身身心健康,还能够带动其他小朋友们,还能为国争光,这是一个特别好的事情。”
邓亚萍认为体育和公益是天然结合,作为劳伦斯世界体育学会的成员,“我们一直在全球做体育公益,有很多中国冠军也一直在立志于体育公益事业,我们觉得这可以重新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当然体育非常辛苦,还需要很多人的帮助。我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从小不被人看好,但还是有人觉得我能行,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最后能够称霸世界乒坛。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能让更多家庭情况以及自身条件情况不好的孩子,仍然有这份梦想。现在也和妇基会一直在做这件事情,做体育星球计划、乡村体育室等,就是想帮助更多孩子女性实现身心健康。”邓亚萍说。
在谈到如何说服别人参与公益的话题时,马艳丽认为还是从自身做起。
她觉得“美是从内心到外形,精神层面的美是核心,用这样一种核心的东西去引导、去坚持、去挖掘,去做你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来影响身边更多的人。”例如去做一场中国传统元素的秀,引入少数民族的非遗文化,能够给少数民族很多美丽的绣娘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也让中国传统文化继续传承、延伸。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马艳丽觉得自己“被滋养”,“ 只要你有心,只要你用心,可以做很多事情,看起来微不足道,但觉得还是能够感动很多人”。
张晓龙在《甄嬛传》中的温太医角色深入人心,艺术造诣也赢得了大众关注,当时工作异常繁忙但依旧致力于公益,同时还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做公益。在他看来,“做善良的事情,让人开心”。
张晓龙坦言,“我觉得我们都长得很好看,因为相由心生,善良的人,自己感觉很好,每天看着对方也很美好。”张晓龙回忆起曾经的一次公益活动,去农村当一个月的教师,正巧遇到一位切开喉管、重症肌无力患者,因为当地没有办法治疗,他从北京找专家过去给孩子抢救过来。也因此机缘巧合接触了重症肌无力公益项目,成为了他们的公益大使。
“这是一个缘分和因果的关系,因为<甄嬛传>,才有了我的今天,才有机会做公益项目的推广大使,虽然有时候做一个公益项目要几经波折,坐几个小时车,再爬山,但很开心,因为知道那是心灵的皈依处,这都是温太医之后带给我的,也让我觉得要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情,我也希望自己能身体力行更多地去做公益。”
3)更专业化规范化的NGO组织才能让捐款人放心
公益领域现在从1.0到3.0阶段,从小圈子的自娱自乐,到大众参与的跨界融合。三位嘉宾也从各自角度对公益领域的未来表达了一些期待和建议。
邓亚萍认为,就NGO的专业性来讲,我们还有很多提升空间,邓亚萍曾经与妇基会一起,帮助像“超仁妈妈”“天才妈妈”这样的NGO组织带头人,到国外去交流、学习,“我觉得如果要把我们的NGO组织做得更大,就需要让其更加的具备专业性、规范性,不仅仅是爱心。作为组织来讲,更规范性的操作,也能让我们捐款人和捐款企业放心,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另外,邓亚萍也提到,公益不光是企业家责任的问题,应该是每个人都勇于去担当的事情,“勇于去付出这么一点点爱,这个世界会更加美好。”
张晓龙提到了公益人的使命感。他呼吁更多人走进公益大舞台。“走进公益舞台,不是要你拿出钱,其实很简单,哪怕你帮助了你的邻居都是让人开心的事情。要有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不要总是在网上看一些不开心或者比较父母的事情,这也会让你变得不相信美好了”。
马艳丽非常认同“人人公益”的责任感。她认为,不求任何回报地做一件事情,达到这种境界的时候,世界会变得更美好。“将自己的善心和爱传递出去的时候,无论站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底气都一定很足。”
同时她也强调了公益平台的重要性,“我们的初心是希望在做一件非常善良的事情,之前没有一个更完整的模式,所以我们需要更完善它,在完善的过程中,真正能感受到被关爱的人,对他一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行动者联盟的平台,可以让我有机会去拿出我微薄之力去帮到一个哪怕很普通的人,我就觉得很知足。”
圆桌最后,主持人凤凰网副总编辑孙雪梅谈到,“行动者联盟本身就是一个跨界平台,三位嘉宾从不同界别跨界公益,也希望能够呼吁和号召更多界别的人参与公益里,一起用行动创造美好。”
本次盛典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壹基金提供联合支持,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提供学术支持,凤凰新闻客户端提供指定资讯平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