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敏静
特教老师是一份特殊的职业,不仅要求其有专业技能,还要富有爱心和恒心。东北辽宁的杨丽是一位从事特教职业的90后姑娘,从辽宁到菏泽,她8年如一日坚守在特教岗位上,视学生为孩子,不仅收获了学生与家长的认可,更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初为人师,她体验了特教职业的不易
杨丽出生于1990年,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富有爱心的她报考了南京特殊教育学院,那是一所专门培养特殊教育人才的学校。在大学里,杨丽学到了很多关于特殊教育方面的知识,也了解到教育特殊儿童的不易,但是,还没有走入社会的她只是将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停留在了课堂上,直至她真正接触到了这个行业,才品味到其中的艰辛与不易。
上大二时,杨丽只身一人到临沂某乡镇的寄宿制特教学校实习,破烂不堪的校区内有几间简陋的教室,推开门的一瞬间,冲在杨丽眼前的是一群患有孤独症的儿童,他们的年龄普遍在8至12岁之间,但也有少数年长的孩子已经超过了16岁。尽管在大学里无数次地听老师讲起特殊群体儿童的情况,但她却从没有零距离接触过,那天,当身边突然出现了一群行动、语言和想法都与正常孩子不一样的学生时,杨丽的内心难以接受。
杨丽至今清晰地记得,在特教中心里有一个触觉极其敏感的自闭症患者多多(化名),因为临沂的夏天蚊子较多,他的身上被蚊虫叮咬后鼓起了很多红包,挠破后,伤口开始结痂。与正常的孩子不同,由于多多触觉敏感,他根本无法接受自己身上有这种东西,于是,每天上课时,多多都会翘起二郎腿,不停地用手去抠伤疤,结痂的伤疤被抠破,然后重新结痂,再被抠破……一个夏天,多多的胳膊和腿上全是伤口。老师每天不停地为他涂紫药水,反复阻拦,可依旧无法改变他的行为。
在特教中心里,还有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康康(化名),他也是一名孤独症患者,尽管心里年龄不成熟,但他的身高早已经超过了杨丽。有一天晚上,杨丽只身在校园的水池旁洗漱,转身时看到了康康,他赤裸下身,毫无声响地站在杨丽身后。十六七岁的男孩身体已经发育,这让还未大学毕业的杨丽有点惊慌失措,她不知道康康要做什么,但这种情况下她只能强装镇定。杨丽与康康交流,当得知他想擦屁股时,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尽管如此,还是少女的杨丽依旧无法接受这件事情的发生。或许是受到了惊吓,也或许是无法适应当时的环境,那天起,杨丽便高烧不退,在校长的建议下,身体稍有好转后,她便离开了临沂。
在临沂实习的这段经历或许是杨丽内心深处难以逾越的鸿沟,自此,她无数地想要放弃这份职业。
受邀到菏泽做特教老师,她用心培养每一个孩子
2013年,机缘巧合,杨丽来到了菏泽,认识了一位孤独症儿童的家长,这位家长的遭遇再次触动了她。2014年,这位学生家长创办了一所特教中心,出于对杨丽的认可和信任,她邀请其前来助教。
最初,杨丽对到菏泽做特教老师这件事极其排斥,但是,这位学生家长为孤独症儿童的付出深深打动了她,杨丽的心态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她再次来到菏泽,本想试一试,没想到,这一次她再也没有离开。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行为、社交都是很大的问题,他们需要一点点去学习,逐渐适应社会,说起来很简单,但这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菏泽做特教老师的这些年,让杨丽最难忘的是一个名叫俊俊(化名)的孤独症儿童。因为自己患病,俊俊父母离异,母亲再婚,父亲则在上海工作,幼小的俊俊只能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
2021年7月1日,杨丽所在的特教中心创建了托护班,俊俊的奶奶和姑姑得知消息后带着他来上课,希望俊俊能够留在特教中心逐渐康复,并学习一点有用的知识,不被村里的小朋友嘲笑。
根据特教中心的要求,孤独症儿童首先应该做一次评估,只有符合要求才能留下学习,但是俊俊并不配合,他情绪激动,一直哭闹着要离开。俊俊对新环境的抵触让杨丽打了退堂鼓,一个高高壮壮的男孩子,一旦发起脾气有可能伤害自己,还有可能累及到其他的学生和老师。看着俊俊情绪激烈,暂时做不了评估,俊俊的奶奶着急地哭了起来,她唯恐老师拒收俊俊。由于其家庭情况特殊,杨丽决定让俊俊留下来试课。
教室里的俊俊一直不停地转圈,甚至大喊大叫。细心的杨丽发现俊俊对自己手腕上的手表感兴趣,于是,她便通过表上的指针吸引俊俊的注意力,告诉他,时针指到某个数字时,俊俊就可以下课去找奶奶,就是这样,俊俊坚持到了下课。
根据特教中心的计划,托护班要收满10个孩子才能开课,因为俊俊这个特殊的孩子,他们临时改变了计划——托护班人数减半,5人就开班了。一个月后,俊俊就有了显著的改变,而现在俊俊会主动要求上课,在托护班里无论吃饭、运动还是睡觉,都是和老师配合最默契的。除此之外,俊俊还会帮助老师做事情,成为了托护班里成长最快的孩子,这也是杨丽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扎个菏泽,她愿意陪伴孩子们的成长
这些年,杨丽的心里装的全部是特教中心的孩子,她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着孩子们对她笑,看着无辅助班级的孩子主动与自己互动,围在身边,告诉她最近发生的事情。
后来,特教中心开设了无辅助班级,无时无刻陪伴在孩子们身边的人由家长转变为老师。最初,没有家长的陪伴,很多孩子会不适应,杨丽则把特教中心的孩子视为自己的孩子,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高、长大,她无比开心与幸福。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孤独症儿童的了解和认识,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开始走进特殊群体,和他们一起做联谊、做活动,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打开心扉,更愿意带着自己的孩子走出去。
这些年,杨丽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再也没有想过放弃和离开。杨丽还在菏泽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她说,孩子们在这里、她的家在这里、根也在这里,她愿意一直陪伴这群孩子们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