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9日开始被隐藏了一年之久的二手房挂牌价又重现了,可查部分房源及板块真实挂牌价。
部分板块挂牌均价已破5万部分房源单价挂到了10w+,一哈就点燃了吃瓜群众的热情。
刺激!心有多大,挂牌价就多高
重新出现的实际挂牌价呈现怎样的状况?
成都金融城商圈本周挂牌均价为51366元/㎡,环比上周增加0.8%;本周成交均价42942元/平米,环比下降19.6%。
天府世家、中海城南一号、招商大魔方、复地金融岛等小区的挂牌均价基本4万多奔5万。
金融城、大源、攀成钢、浣花溪、金沙、麓山、麓湖等热门板块的二手房不出意外的领跑。
由贝壳找房数据可知,麓湖生态城部分组团如蓝花屿、隐溪岸部分房源单价更是已达9万。
麓湖生态城的成交均价破5万了,而麓湖生态城组团的二手房指导价格在2.5-3.9万/㎡范围之内。
甚至还有挂牌单价已经超过11W/㎡的,好刺激。
非核心情绪稳定,热闹是少数的
“王者的霸道”也真实的反应出核心板块确实是YYDS,但非核心板块的真实价格与之前的变化并不大,有些甚至出现下跌。
龙泉驿区热面区域大面板块以刚需房为主,单价在1.8w左右,整体板块均价在下跌。
而位于锦江区且学区配套等都还不错的锦江城市花园有些房源还有降价的情况。
整体来看,非热门板块房源实际挂牌价与指导价相差不大,甚至更低。
回顾一下这一年都发生了什么?
2021年年初的部分楼盘出现了部分小区业主“抱团涨价”从最初的高新区个别楼盘,逐渐蔓延至大源、攀成钢等多个区域的多个楼盘。
2021年3月3日开始小区成交量和成交价不再显示。
2021年6月1日,成都市房地产经纪协会发布关于规范我市二手住房挂牌价格发布行为的通知。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商业银行根据参考价发放贷款,加大首付难度,强势给购房者“降杠杆”。也就是限价又限贷。算是给二手房市场来了一次强制性“指导”。
二手房住房指导价将市场交易价格打了7-8折,让能贷款的额度急剧下降,提高了首付款数额。让成都二手房市场断崖式下跌。
在二手房指导价出台等各种调控政策叠加下,成都二手房走势一直下行。直到去年11月份开始,伴随金融端口开始放松,放款速度加快让二手房市场成交量慢慢复苏。
2022年3月成都市二手住宅总成交13858套,环比增加89.3%,同比增加205.1%,直逼成都二手房成交量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今年1-4月的二手房成交量已达到了43348套,相当于2021年全年成交量45733套的94.5%,即是说,今年前四个月基本上完成了去年全年的成交量。
但楼市分化是主旋律,成交的大部分房源都是低总价小面积的刚需房,价格上并没有多大的竞争力。
成交价来看之前三个月的变化幅度都不大,甚至4月份两周时间,平均成交价还有所下滑。
然而很多房源是没有竞争力了,虽然二手房交易数据还不错,但供应还在不断增加,在本月存量已经突破15w+。
占比最多的是一百万以下的房子。
而且很多因为楼龄大,要么品质差,要么位置偏并没有市场。
可见现实就是很残酷,核心优质的房源的稳定性是能经受市场考验的,在诸如金融城、攀成钢等热门区域二手房的真实挂牌价有所上升,甚至单价差距达到几万。
而部分区域的和指导价持平,甚至有些房源价格还出现下跌都没能卖出去,区域分化更加明显。
但所谓民有所居本来就不是人均金大攀,预算较低的购房者在这波明牌后,也能从盲盒时期的小区的表现做为自己选房的参考,在非核心但有还不错配套的地段选择适合自己的房子。
与其操心挂高价的怎么想的,不如花心思让自己的预算发挥最大用处,别踩坑才是王道。
这波透明公开让合理价格信号回归,给老百姓买卖房屋、判断市场提供信号,也给政府判断市场形势,推进住房建设计划和土地供应,提供信号。
比如,在参考价的基础上,让市场价围绕参考价合理波动,涨幅超出一定范围,再及时介入。
真实挂牌价浮出水面后
1、成都不缺价值高的房子,并且是有人乐意为此买单的。
2、进一步提高二手房交易效率
从年前开始可以慢慢不按指导价批贷款,到利率降低和放款速度加快都是让二手房交易量升高的原因,现在从交易平台上也能更方便的获取楼房信息,也能缩短购房者筛选房源时间加快交易速度。
3、利好顺销新房
二手房市场的卖房很多都是有置换打算的,如果手里的房子能尽快兑现,这笔资金则是非常有可能进入新房市场。此时的卖房作为普通资格基本无缘一些热度高的楼盘,而会在市面上的顺销改善房里进行挑选。
贝壳这次显示价格是对市场的一种试探,而后续会否有松绑大招呢?或许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