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6日,“致敬中国文物艺术品30周年——2022艺势峰会第六届艺术市场价值榜”在线上顺利举行。本次峰会以“致敬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30年”为主题,首次采用视频形式呈现,在线上发布了权威榜单、数据报告、高峰论坛等内容。
在数据发布环节,雅昌艺术研究院院长徐翠耘发布了《数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30周年》报告。报告以国内大陆地区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为研究对象,选取了70多家样本公司,展现了30年来(统计时间:1992年-2022年10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拍卖版图、行业格局、市场行情等变化。以详实的数据回顾了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开拓、发展、成熟的全过程。
雅昌艺术研究院院长 徐翠耘
报告指出,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30年的历史,可分为市场成长期(1992-2002)、发展期(2003-2011)、调整创新期(2012-2019)、数字化加速期(2020-2022)四个主要阶段。在30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市场规模不断开拓,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经营策略因时调整,交易规模高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并在2021年以33%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份额位居全球首位。
从大陆拍卖各项数据来看,拍卖公司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沿海地区。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行业从业人数基本保持稳定。成交价格方面,作品均价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90%的作品成交价位于50万以下。交易规模方面,通过30年成交额变化可以看到,经过市场的成长、高位发展、市场盘整等三个阶段后,目前市场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报告最后表示,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30年的成就,不仅体现在这些数据,以及行业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数字化等方面,它对文化艺术的传播、美育的发展、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信下一个30年、100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更加辉煌!
2022年是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30周年,雅昌文化集团与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将联合发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30年研究报告》。报告将立足行业发展特点,深入挖掘和分析30年的拍卖行业数据,通过“数说30年拍卖市场”、“众说拍卖30年”、“30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大事记”和“聚光30年”四个章节,展现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拍卖版图、行业格局、市场行情等变化。并邀请政府相关部门、业内机构及专家学者等,共同回顾行业发展的历程、分析行业发展的现状,展望行业发展的未来。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