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玺也有被妈妈要求穿秋裤的烦恼 ,面对父母爱的冲突如何化解

关于爱的矛盾从来不是真的矛盾

最近芭姐被一档关于聆听的节目《朋友请听好》治愈了生活。

当人们深陷在电子信息的生活中,却选择慢下来解放耳朵去倾听世间的人情冷暖,温柔地陪伴着繁忙的旅人们。

何老师、娜娜和易烊千玺组成的“三位真火”组合让人惊喜,他们 邀请好友们来助播, 收集来自全国各地的情绪,倾听故事,说说悄悄话,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单纯用声音沟通的方式,陪伴每一个听众。

有着多年电台主播经验的何老师是节目里的暖心担当,何老师的待人处事总能让身边人都处在舒适圈里,节目中他用独有的温柔给出独到的见解,认真倾听,真诚且温暖。

升级成妈妈的娜娜还是那个气氛活宝,总能略带悲伤的气氛恢复欢笑,让也许彼此没有那么熟悉的嘉宾们变得没有距离。而作为固定MC中唯一的女性,娜娜的角度也是不可或缺的。

年纪最小的千玺自然就是团宠啦!虽然还不到20岁,但是四字弟弟身上总带着少年老成的稳重态度,出于自身角度给出的建议也是恰到好处。而带着京腔的“千式苏音”,芭姐也是千万次心动。

每期节目不同的助播嘉宾也令人惊喜,周震南、王锵、范丞丞、董又霖,年龄不同、经历不同的他们带着自己的温度,都是陪伴小队不可或缺的一员。

除了暖心嘉宾们,广播小站的核心是每一通电话和每一封信件里带来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故事。谈到的内容很多,有挂着前女友婚纱照在家里的难搞男友,有套路自己帮忙干私活儿的奇葩上司,也有从小被妈妈打击自信的受伤心灵...

每个人都在分享着自己的亲身经历,但节目的本质并不是给分享者一个明确的答案,而且给他们一个吐露心声的平台,让他们找到陪伴的归属感。就像生活中的我们遇到烦恼时,想寻求朋友的安慰,我们真的会找到解决方案吗?其实这真的不重要,我们在意的是,当下脆弱的自己有了别人的陪伴而感觉暖心的那一瞬间。

《朋友请听好》把我们拉到一个朋友间相处的模式,所需要的只是认真倾听,聆听来自陌生人的心里话,去和他们一起感受那份情绪,也许有幸福、愉快、悲伤、苦恼、迷茫,但陪伴的时候必定能给到他们温暖和慰藉。

一直在追节目的芭姐发现投稿中其中关于家庭关系的话题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前几期的节目中一位听众来电称自己爱穿女友推荐的裤袜又怕遭受朋友异样的眼光,引发了大家对于小时候反抗家长要求的探讨。

千玺弟弟表示是自己也是不穿秋裤一族,从小妈妈就爱给他买铅笔裤,勒的特别紧还得在里面穿秋裤,觉得很难受。

面对妈妈的要求,小千玺选择跟妈妈“磨叽”一下,面对“权威”用小小的举动表达自己的抗拒。

而另一位听众来电表示与父母对于养老院的事情产生了分歧,离家工作,能回家照顾父母的机会很少,出于关心怕父母缺少专业照顾想送父母去养老院,但是没有得到理解。

回想自己的成长过程,似乎我们与父母总是有着这样那样、大的小的矛盾。小的时候“妈妈觉得我冷”事件时常发生,长大了面对学业、工作、爱情各个方面,也会和他们的观念有所出入。

面对“爱的冲突”,我们又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呢?

@匿名

这段时间在家最大的烦恼可能就是爸妈对我工作的性质开始的时候不是很了解,对我这种不分时间开电脑的行为完全理解不了。有时候忙起来没法按时吃饭,他们会觉得不要老玩电脑,吃完饭再忙其实也一样啊。但其实做我们行业的都知道,客户和领导需求哪能耽误啊,催的急的活儿根本不可能先吃饭。

父母和老一辈的亲人大多都是国企或者事业单位的,朝九晚五作息规律,最重要的是有正常的节假日休息。而我们这种新兴行业吧,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分昼夜的工作,经常没日没夜的,正常休假也比较难。当初父母劝过很多次,他们觉得女孩子嘛去国企之类多好啊,稳定相对轻松一些。但我毕业时觉得年轻还是要拼一拼,最后进入互联网行业了。

一开始真忙碌的时候,爸妈还有“你看你这么累,当初听爸爸妈妈的多好”这种想法,但现在他们也慢慢接受了,有时候我爸还会开玩笑说我升职加薪后比我妈这位老员工挣得还多(笑 。说白了,他们也就是希望我能生活得更好,看我现在已经有能力了,也逐渐开始放心了。

和他们后来解释了我目前工作主要是做什么,为什么总是不能用正常休息时间后,现在他们也知道我的难处吧,有时候也不会特意叫我吃饭了,会给我准备好饭,等我忙完了拿出来热一热再给我。看我熬夜加班也不会催我说“不要身体不要命了”,有时候会给我准备一份补品放桌上,等我加完班再吃。有时候早上晚点起,会模糊地听见我妈叮嘱我爸“看电视不要太大声,等我醒来再用吸尘器”之类的,只为了让我多睡一会儿。

家人嘛,哪需要和解呢,都是默默关心对方,彼此相爱彼此理解。有时候不说出来,但也能感受到他们的关怀。

面对父母对于养老院的避而不谈,娜娜给出努力去沟通的解决方案,细细的、非常耐心的跟老人家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沟通是解决矛盾最好的方式。

千玺说,在这个特殊的现实环境里面,在这些需要考虑的问题里面,如何去找到一个平衡是很重要的。多点耐心,互相理解,一切都会好的。

沟通从来都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时间在变,每个人遇到的问题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面对真正爱的人,从对方角度出发的真诚对谈,都会得到理解。

坦白诉说自己的真实想法,不用害怕他们不接受或者不理会,要改变父母的认知,需要多给他们点时间来适应。

不要闷声把自己的心思关起来,坦诚和他们分享你的想法,你的处境和你做决定的考量,向他们证明是每一个决定你都是认真考虑过,每一个决定的出发点都是向着好的方向发散,也许他们会转化立场去思考你的意见,打破年龄造成的理解误差和隔阂。

和父母沟通不要等待,要现在立刻马上就去做。

@COCO

我和大家说 面对父母催问人生大事的问题上 不要硬碰硬 学会撒娇

我爸妈每次“不经意”提起哪位朋友的女儿结婚了或者生孩子的时候 我都会撒娇“你看我要是嫁出去 就不能天天陪你们了 再生了孩子就更没时间 我现在多好啊 天天和你们在一起 一家三口多温馨 你们就真的希望以后见不到我嘛”

久了之后他们可能真的觉得有道理 就真的不怎么提了

从根本上来说,父母们的唠叨只是对我们的爱的表现,他们无非就是不想让孩子受伤害,想让孩子过得更好,这份操心从我们一出生就将伴随我们一辈子。

只是随着岁月更迭,随着我们越来越成熟,我们开始觉得父母的爱已经有些跟不上时代了,而随着年纪渐长,他们越来越无法参与到我们到生活中,只好笨拙地用最朴实的唠叨,希望我们人生越来越圆满。

也许这种爱你的方式无法被接受,但也别拂了他们的好意,比起强硬的反驳和争论,小小的撒娇也许更能让他们感受到,他们在意我们的同时,我们也深爱着他们。

只是当时代不同了,我们对爱的表达和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拥有不同的认知和表达形式了,用最温柔的形式去化解这份差异,才是表达爱的正确方法。

何老师就提到过:“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个烦恼,就是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空间。但当你真正离开家,走向社会,特别是离家距离远、爸妈年龄大了以后,再想听到父母的唠叨,想让他们严厉一点,可能都没有机会了。”

@匿名

这些年最大的分歧应该就是我想从预科班转到普通班吧 在预科班是接近垫底 家长就觉得预科班就是好 垫底也要在 可是我自己才知道 化学真的是赶不上 而且补的东西很多 讲课速度快

当时我提出以后 父母意见非常大 我沟通了很多很多天 最后我觉得是他们觉得我的思想不成熟 我觉得可能 是觉得我小孩子思想不成熟 我就去寻找其他老师的帮助 没想到大家听完我的理由 几乎都很支持我的想法 老师们也去和我家长沟通 最后转班 成绩也有很大进步

所以我觉得可能家长总觉得我们的想法很幼稚 不如转变一种方法 找与父母的同龄的人 让他们去帮你沟通 前提是你一定保证你的决定是对的 我想这是我的办法吧 今年高考了 希望我可以加油!

父母和孩子之间很难说清对错,常有矛盾相伴,但究其目的都是为对方好。这种时候我们要鼓起勇气,向他们展示我们已经成长到可以独当一面,我们也拥有自己选择梦想的权利,而不是按部就班地按照大人的想法去活,可以尊重彼此,但不代表可以决定别人的人生,因为人生只是自己一个人的。

很多时候在父母看来,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他们下意识想干涉我们的生活和决定。但其实我们早已经拥有独立思考做决定的能力,每一个决定的背后都是我们对未来的负责。

生活中,很多人经常听到爸妈这样讲:“到家就知道玩手机,眼里没活儿。”“什么都不会,以后结婚了怎么办?”

通常听到这些话,作为子女我们不会像对待朋友那般怼回去或者提醒一下这种玩笑开不得,我们会选择内化接受,然后觉得有些受伤。

这都是因为我们下意识地还是把自己当成了孩子,没有和父母站在平等的关系上。有的时候成熟的表现,就是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藏着掖着,有效沟通才是化解双方误会的最好方法。

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长大,幼稚不是年少的标签,与父母站在平等上对话,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的人,他们不求感恩,不求回报,一心想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给我们。只是有的时候,他们忽略了这是否正确,我们是否需要。

而我们在成长中总是在心安理得的享受父母给予的一切,很少去关心每件小事背后父母的真正想法。

我们和父母都需要一起成长,学会爱的正确表达,与父母平等的沟通,和平的交流总不会错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