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这条重磅新闻刚刚发布!快来查看

打开

从刘若英到脱不花,那些婚姻里的“逃兵”做对了什么?

『 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给女性的机会。』

精选

作者:艾小羊

2020年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有一句话震耳发聩。

罗胖说: “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给女性的机会。”

说实话,我当时很惊讶这样一句话,竟然出自一位男性演讲者。

后来谜底揭开,原来这句话,是罗振宇的合伙人脱不花女士塞进去的“私货”。

“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给女性的机会”,我后来经常琢磨这句话。

时代究竟给了我们这代女性怎样的机会?

毫不客气地说,是给了我们做“人”的机会,而不仅仅是做女人的机会。

在我们这代女性之前,社会赋予女性的是做女人的机会。

做女人,有明确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

做女人,最重要的、甚至说唯一的价值是生育与抚养;

做女人,意味着天地狭小、青春短暂,女人最好的时光是在男人的宠爱中,最好的年华是她们的黄金生育期。

在女人只能成为女人的年代,女性价值集中体现在奉献、成全、牺牲这三位一体的狭窄空间里。

丈夫与子女的成功,就是女性的成功;丈夫与子女的幸福,也是她们的幸福。

一旦剥离了太太、母亲的身份,女性就要回到那个永恒而残酷的哲学命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儿去。

▷2◁

3年前,37岁的脱不花已经成为“罗辑思维”合伙人,忙中偷闲生了第二个女儿,分娩前一天晚上还在公司开会,分娩后第4个小时,就在微信群里布置工作。

与生第一个孩子时的恐慌不同,二女儿的出生,让脱不花如释重负。

她觉得自己作为“年轻女性”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从此,她不必再受限于女性特有的节奏,终于拥有了与男性同样的时间表:

“剩下的时间,我就是个‘人’了”。

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很难理解女人为什么想要拥有与男人同样的时间表,又为什么那么渴望将“女”字扔掉,堂堂正正地做人。

直到我们怀孕、生育,才明白“女”字的艰难与不易。

女性的时间表,意味着无论你多有本事和能力,多么强大和无畏,总有一段时间,你要慢下来、停下来,去完成“成为一名母亲”这个艰巨的义务。

有些重担你逃不脱,仅仅因为你是女性;

有些时刻你必须在场,仅仅因为你是女性。

脱不花与大女儿之间,有过一场谈判。

女儿喜欢邻居小孩的妈妈,那是一位全职太太,举止优雅,长发飘飘,爱穿白裙子。她希望自己的妈妈,同样留长发、穿长裙、不必工作,更不要加班。

脱不花问女儿,你冬天想穿裙子,妈妈虽然觉得不好看,是不是也同意了?你说长大以后想做全职妈妈,不上班,妈妈是不是也说很好。

女儿回答:是。

“我都尊重你的选择,但妈妈想上班,你是不是也应该尊重妈妈的选择?”

女儿想了想,只好说“是”。

也许对于一个5岁的女孩来说,这是一个无法辩驳却言不由衷的回答。

然而,10年或者20年后的某一天,妈妈的这个回答,可能让走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她,豁然开朗。

一个努力做“人”的女性,不一定能给孩子最多的陪伴,但她能教会女孩正确的人生排序,把自我放在男人之前,把自由放在婚姻之前;

也可以教会男孩正确的两性观,让他们认可,女性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男人的太太、孩子的妈妈。

连续几年的跨年演讲,脱不花都把女儿带到现场,让女儿熟悉婚姻之外的妈妈在做什么,是一个怎样的人。

她不确定在女儿眼中,此刻的她是怎样的形象。

她能确定的是,我们的孩子,有权利了解甜剧之外的女性;洗涤剂、抽油烟机广告之外的女性;家长会之外的女性。

女性在逃离婚姻后,放射什么样的光芒,我们的子女应该知道。

▷3◁

5年前,46岁的奶茶刘若英生下儿子。

结婚时,她对丈夫钟小江说:“我婚后要照常工作,唱歌、演戏、写作,娶这样的老婆,你会不会觉得亏。”

钟小江回答:“就是因为你如此丰富,我才娶你。”

不过,情话总是光芒万丈,而生活往往一地鸡毛。

育儿的过程,刘若英经常处于崩溃的边缘。

只要呆在家里,她就没办法忘记母亲这个身份。即使有丈夫、保姆帮忙,她总有一部分神经顽固地呆在儿子身边。

竖起耳朵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冲到他面前。

在人与女人、职业人与母亲之间摇摆,这种两难,让刘若英崩溃。最终,她选择了逃离。

勇敢地走出家门,去台北东区一间隐蔽的书吧,安心处理工作上的邮件、文案、创意。

“我不能没有独处的时间,也不能没有一个人喘息的片刻。在那个时刻,我可以什么都不要想,也不要再替别人着想。”

这种逃离,意外成了奶茶与丈夫亲密关系的润滑剂。

想吵架的时候,她逃去自己的秘密花园,几个小时后回到家里,对丈夫说:“其实我今天有点不开心,不过已经没事了。”

很多人喜欢“恨嫁”时的奶茶。那时候,她的书名叫《一个人的KTV》,歌名叫《一辈子的孤单》。

单身的她,用寂寞清冷的声音,抚慰了无数孤单中的男女。

后来她结婚,生子,在庸常生活的河流里,与书上写的、歌里唱的越来越远。

我却喜欢现在的刘若英。

如果说以前的奶茶是一朵为了毫无希望的爱情哭泣、坚守的玫瑰;

现在的她,更像一片草地,开阔、顽强,不露声色地野蛮生长,有自己的光合作用。

▷4◁

我们这代女性,30岁以后,很多人都在完成一件事: 去性别化。 意图逃离女性时间表,成为一个拥有完整人格的、独立的人。

有人选择不婚不育,她们在“去性别化”方面做得更彻底;

更多的人,选择了兼顾、平衡与取舍。

在这个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中,女性前期的兼顾与平衡,是为了最后拥有取舍的能力。

无论是刘若英还是脱不花,最终,当她们决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不约而同地做了“婚姻的逃兵”,从太太、母亲、女人的身份中拔出来,像男人那样去战斗。

这个时代,只认能力,不认性别;

这个时代,很多沉鱼落雁,却鲜少怜香惜玉。

当男性能选择不再做传统意义的“好男人”,谁都没有资格再要求女性做传统意义的“好女人”。

这个时代给女性的机会,是学自己想学,做自己想做,赚取属于自己的钱财,拿回属于自己的地盘。

女性为难之处,在于我们多了一个子宫,同时必然多了兼顾与平衡的义务。

结婚与生育,几乎对男性的学习、职场、健康、形体甚至兴趣、社交,不造成任何影响和改变,然而女性的人生,被一场生育,分成了婚前婚后、孕前孕后、育前育后。

很多女性过早地选择了取舍。

放弃学习的机会、升职的机会,选择为了孩子,混在职场,甚至退回家做全职太太。

我敬仰全职太太,但总觉得这个取舍,对女性而言,做得越早,风险越大;因为在法律保障不完善的情况下,你舍弃的那些,可能正是今后谈判的筹码。

二十多岁的时候,女人天真幼稚,善良还没长出牙齿,以为付出,必能收到珍惜与珍重。

等到三十岁,做过一些选择、遇过一些难事、看过一些故事,才明白活得好的女人,都有议价能力。

年轻时,对辛苦的承受能力最强,能兼顾的,咬牙兼顾;能平衡的,尽量平衡。

多目标前进,努力学习、赚钱、升职,提高议价能力。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议价能力只有子宫,像吴佩慈那样趁年轻拼命生孩子,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不是我认可和赞同的选择)。

脱不花17岁离开山东老家,在北京白手起家,当她走入婚姻的时候,已经拥有了明确的社会身份,加班晚归的时候,没人敢说:“你怎么回来这么晚,去哪儿疯了……”。

刘若英45岁结婚。结婚的时候,她的身份是著名歌手、演员、作者,金像奖、金钟奖、百花奖影后。

赚钱能力,决定女性的话语权,同时决定了我们有没有资格做婚姻的逃兵,可不可以在某些时刻,做出取舍,勇敢地对孩子说,妈妈爱工作,你要尊重我。

从刘若英到脱不花,婚姻里的逃兵做对了两件事:

一件是永不放弃自己的议价能力。 哪怕辛苦一点,也要做强者,强者苦一时,弱者苦一世;

第二件,适时放弃完美人设,在家庭中引入合伙人机制。 无论保姆还是伴侣,只要他们能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重新定义自我,全方位释放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责任与义务,是时代给女性最好的礼物。

好好珍惜它,不要辜负它。

当我们有能力做婚姻的逃兵,往往就成了自己的主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打开APP阅读
#中方应对美征关税
央行行长在美谈关税问题
#中国闪充技术引美媒关注
分钟级闪充引美媒关注:两大领先企业都是中国的,美国已被甩在身后
#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全球头条:特朗普“刀下留人”
#今日辟谣
不换三代社保卡影响医保?假的
#董明珠言论惹争议
胡锡进:董明珠公开宣扬“绝不用海归派”,应该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