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美國和英國之後,澳大利亞也宣布了有關港人簽證及申請居留權措施。但澳洲署理移民部長塔吉日前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旅居澳大利亞的香港人能夠獲得延長至5年的簽證,但是這並不意味著5年後就能自動獲得永久居留權。原來,他們的「助人」計劃也是有選擇的。
澳大利亞署理移民部長塔吉 圖:網絡資源
國安法下西方「助港」各有盤算
《港區國安法》實施後,「移民」成為城中熱話,但這多是經過媒體渲染、商家炒作、反對派政客鼓吹後的效果。一些西方國家聲言願意大開國門「協助港人」,然而實際執行操作,會否只是一個吸納小撮人才和資金的利己安排,值得仔細留意。觀乎西方政府反應,不同國家各有盤算,大多屬於立場宣示,其中美英澳動作較大。
澳總理莫里森7月9日宣布放寬對香港人的簽證政策,為目前在澳境內持臨時工作簽證和學生簽證的香港人提供為期5年臨時庇護簽證,並特意強調為澳大利亞境內的香港護照持有人提供更多機會,包括獲得永久居留資格的途徑。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三日後,署理總理 塔奇指出,並不保證港人可獲永久居留權,他們仍須通過品格及國安測試,有「嚴重問題」者將被遣返。
莫里森 圖:網絡資源
繼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早前聲稱,美國正考慮接收港人後,美國國會亦有所行動,有議員分別提出兩項法案,其中一項叫《香港避風港法案》,另一項稱《香港人民自由和選擇法案》。
蓬佩奧 圖:網絡資源
根據該法案,若香港人因為面臨政治檢控而要逃亡,可以向美國申請「臨時保護身份」可於美國工作及居住,又給予香港的高技術人才特殊簽證赴美工作等。 美方以接收港人的政策背後是一場中美角力。 而中方也多次表明,西方因應新國安法給予香港人居留權的做法,是幹涉中國內政。
英國則修訂有關BNO護照逗留期等規定,準許合資格港人在英國工作或升學5年,之後申請定居再尋求成為英國公民,然而值得留意的是,BNO持有者若要在英國逗留,必須找到工作或讀書交學費,其間亦很難指望可享住屋醫療福利津貼。
圖: 網絡資源
英國民眾公投脫歐,某程度也是為了向東歐移民搶飯碗說不,不會接受數十萬甚至上百萬港人移居,英國修訂BNO規例,實際執行起來,大有可能變成以吸納香港小撮人才精英和有錢人為主的計劃。港區國安法通過後,日本一些議員討論的,也是如何以永久居留權和稅務優惠,吸引香港金融人才效力,以補自身不足。
港人移民首選 不是台灣
2019年香港發生黑衣暴亂後,港人移居台灣有增加趨勢。 依據台灣移民署統計,2019年香港移居台灣人數為5858人,但截至2020年4月為止,已經有2383名港人來台,平均每月有近600人移入,再度創下新高。 依據香港中大亞太研究所2019年10月的民調顯示,加拿大是港人移民首選,其次是澳洲,第3才是台灣。
圖: 網絡資源
有新聞報道稱,台灣是港人移民熱門地,但台灣人均收入遠低於香港,一般而言,人口遷移主要原因都是來源國和目的地國之間的收入差距,簡單地說,就是由窮地方移民到富裕地區。若純粹考慮經濟因素,港人沒有理由願意移民台灣。
追溯香港人移民的歷史
回國香港的歷史,大規模移民情境亦不鮮見。 香港史上最大的移民潮莫過於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當年不少香港人都認為回歸是一個不明朗因素,所以萌生移民念頭,逾30多萬人在1987到1992年間移居外地,可說是香港史上最大的移民潮。
圖: 網絡資源
1997年之前,不少人對香港回歸後的局面感到沒底,因而選擇移民海外,最高峰的年份是1992年,當年有6.6萬人移居海外,及後的1993至1995年,香港每年移民人數亦在4萬至6萬的高位徘徊。 2014年,香港非法「佔中」後,也曾出現一波移民台灣的熱潮,可算是「第二波」移民潮。直到2017年,香港居民移民的估計人數,曾創歷年新低的記錄,人數估計只有約6500人。
事實上,每次港人外流之後,也都伴隨著「回流潮」。例如,1996年起,由於部分於早年移民到外國的香港人於當地的生活環境不理想或者遭到種族歧視等理由,加上對香港的前景改變態度,故此,開始吸引香港移民回流香港定居生活。1997年後,香港社會發展安定繁榮,吸引了不少海外港人認定香港是安居樂業之地,故此選擇回流。除此之外,2000年代後,不少海外港人的第二代也會因移民生活壓力大等因素回流香港發展事業。
圖:星島日報
因此,有專家認為,討論「移民」不能只看離開香港,更要看移到哪裏?目前多是一些喊口號的年輕人單純的幻想,許多都沒有離開香港居住過,以約七成移民回流香港的事實來看,真正離開的港人不會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