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强人和资本家的故事

     其实很早一直想写个关于张兰的文章,她更像是一个激进版的陶华碧(老干妈创始人)。 然而这两年

其实很早一直想写个关于张兰的文章,她更像是一个激进版的陶华碧(老干妈创始人)。

然而这两年一直瞎忙,也没有时间,直到今天她又成了热点:

据香港明报13日报道,原俏江南董事长、台湾艺人大S的婆婆张兰,因出售俏江南股份引发争议。香港法院日前以张兰隐瞒资产藐视法庭为由,判处其监禁1年。

张兰本人对此进行了反击,发表朋友圈表示本人生活正常无忧,并将委托律师起诉造谣的媒体。

矛盾明显,硝烟再起。

看官们想要捋清这一切,还要从上个世纪说起······

张兰,1958年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市,1987年,从北京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管理工作。

1989年,张兰已成家生子,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这种单调且安逸的日子并没有锁住年轻张兰对更多财富的渴望,她毅然辞职来到加拿大打工。

作者评:这种改变真的很需要魄力啊。

“用两年时间挣够两万美金。”这是张兰当时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为达成目标,张兰做过发廊洗头妹,当过端盘洗碗工,一天干4家餐馆,连续干16个小时。“一天挣的钱相当于国内一个月的工资。”不仅如此,张兰还当过装卸工,和男人一起扛一扇上百斤的猪肉。“那段时间特别想家,想孩子。我把儿子照片扣放在床边,不敢看,一看就崩溃”。 ”张兰回忆道。 

1991年,张兰赚够了2万美金,并带着这第一桶金回国创业。

她在北京东四开设一家家川菜馆, 名为“阿兰餐厅”。她从此找到了最适合自己施展的领域——餐饮。

此后9年时间里,她的店面越做越大,“阿兰酒家”、“鱼翅海鲜大酒楼”、“阿兰烤鸭大酒楼”等等随之出现,并为她带来了充足的资本,迈入2000年时,张兰已富甲一方。

彼时,她又做出一个大胆的举动,卖掉成长起来的几家店面,用积累的6000万资本,创立俏江南,主打高端餐饮市场。

起点就很高,首家店选址在国贸,为了让全球的商务人士在最快的时间之内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起名“俏江南”。

“很多外国人的眼中,江南的小桥流水最具中国特色,所以,我们就叫’俏江南’”。

就是这个俏江南,最终成功打响高端餐饮品牌的名声,并获得北京奥运会唯一中餐服务商资格。俏江南的名字响彻全国。张兰也凭借16亿的身家,荣登胡润富豪榜。

登上了金融世界的榜单,让这个一直在实业打拼的女人,也被金融人士给“盯上了”:

在俏江南声名鹊起之后,很多投资者主动找上门来。2005年,世界著名企业菲亚特集团提议以10亿美金入股俏江南。不过,当时的张兰不差钱,没有达成合作协议。

但在此之后,俏江南进入扩张期,门店扩展,成本投入加大,俏江南资金链条开始紧张了,为缓解现金压力,张兰最终决定引入外部投资者。

“狼来了”

2008年12月,俏江南宣布向鼎晖投资和中金公司出让10%的股份,融资3亿元,有资金可用的张兰,再度恢复了往日的激进风格:

“下一步,我们将进驻纽约、巴黎、米兰、伦敦、印度、东京,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俏江南做成中国的路易·威登。” 这是张兰当时面对记者时,所画出的宏伟蓝图。

但这蓝图的背后,入局的投资方,却另有所图。

作为资方的鼎晖和张兰的目标并不一致,和张兰进驻全球商业中心的梦想相比,他们更喜欢上市套现。

入资俏江南的同时,鼎晖和张兰签下了苛刻的协议,主要内容为:俏江南必须在2012年底实现上市,否则俏江南必须回购鼎晖手中的股份,且每年回报率(收益)为20%。

(注意,前首富王健林,其实也是栽在了类似的对赌协议上)。

当时的张兰敢签,主要是她认为实现这个目标很容易。

但在2011年俏江南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上市申请时,却碰到了A股上市排队的情况,进程异常缓慢。祸不单行,2012年底,国家“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出台,监管层冻结了餐饮行业的IPO申请,俏江南在A股和港股上市失败,触发股份回购条款(惩罚条件)。

根据回购条款内容,鼎晖按照协议要求获得至少2倍回报,但当时俏江南正处于低谷,无法拿出4亿现金给鼎晖。

资本家可不是好惹的,鼎晖随后又启动了“领售权条款”,要求除转让自己10.53%的股份外,还要求张兰跟随出售72.17%的股份,合计82.7%。基本可以说是清仓卖掉俏江南。

而且之前条款里还规定,鼎晖和张兰同时出售股票,在优先保障鼎晖2倍回报后,剩余才是张兰所得回报。也就是无论如何,鼎晖是稳赚不赔的,风险都在张兰这边。

估计当时这位实业铁娘子,真正理解透条款之时,真的是欲哭无泪哦。

但协议就在这摆着,也没有办法,也算是为当初的过度自信负责吧。

2014年,俏江南的新买主出现了:欧洲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CVC,其以10亿元的价格,收购俏江南82.7%的股份。

这其中鼎晖分得约4亿,余下归张兰所有。这意味着CVC入主俏江南之后,张兰对俏江南的持股比例降为13.8%,彻底失去俏江南的控股权。

当然,CVC也不会做不合算的买卖,它也为自己上了一层“保险”:即采用价格杠杆来对俏江南进行收购,只需要支付少量现金,就可以撬动大资本;后续计划依靠依赖俏江南企业所产生的现金流还款。

但事与愿违,随着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大,公款消费越来越少,高端餐饮复苏遥遥无期,CVC的如意算盘没有打好。

之后,CVC不愿在俏江南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索性就放弃俏江南的股权,任由银行等债权方清算处置。

最后,银行方面便委托接管人保华公司,于2015年6月正式接管俏江南管理有限公司。

一代高端餐饮俏江南,就此易主三次了。而且张兰与CVC公司之间的又爆发了新的矛盾,并闹到了法庭诉讼和这次传闻资产查封的程度。

“我最大的错误,就是引进鼎晖投资。”张兰在回顾俏江南衰败时说。

这句话就笔者看来,如同当年项羽兵败时所叹息的一样:“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是的,就经营餐饮行业来讲,张兰前辈无可挑剔,但就金融领域来讲,这位实业家又太过自傲。

市场瞬息万变,行情趋势稍纵即逝,就投资和交易的角度来讲,没有人能够完全去确定未来,过度自信的赌局反而埋下了太多风险。

金融对实业来讲,也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则如虎添翼,用不好,才会喧宾夺主,所以这场矛盾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反目成仇的投资方。

这个故事对于后来者的另一个经验就是,无论你目前是草根还是土豪,你必须了解金融,没有矛也必须有盾,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就会和金融发生一场更加深刻的关系,以及实际上每个人都无时无刻的不处于这个金融的世界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