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也是一篇中国故事?

法国有个胖子叫大仲马,他的代表作就是《基督山伯爵》。

我以前说过,所谓世界名著,就是占了一个“早”字,《基督山伯爵》本质就是一个快意恩仇的爽文,和起点上男频的作品是一个套路的。它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倒霉鬼水手,被船上的人暗算,其中一个还娶走了他的女友,之后检察官为了掩盖父亲的罪行,把这个倒霉鬼关到了岛上的死囚牢房。

倒霉鬼在岛上认识了另一个死囚,死囚告诉他外面埋藏着大量的金银珠宝,然后倒霉鬼设计逃离,拿到了财宝,化身基督山伯爵。

在倒霉鬼被关入大牢的时候,他的前雇主老船长一直去探望他的父亲,后把一袋钱留了下来,倒霉鬼的父亲留下了钱袋,表示不忘恩情。等到倒霉鬼发达了,知道了这件事,就去报恩,此时老船长已经破产,就要自杀,关键时刻一个陌生人送来了那个钱袋,里面装满了钱币,还有一条崭新的船。

我要说的是,就像之前提到的《灰姑娘》可能是篇中国童话一样,《基督山伯爵》中的这个情节,也许也是国产的。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有个中国人名叫焦循,他出生于1763年,死于1820年,他收集了许多源自汉唐时期的杂剧剧目,编了一本书,名叫《剧说》,必须承认,这个名字起的非常有现代气息,深得《晓说》、《康熙来了》这样的韵味。

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故事——

登州富商的女儿薛湘灵,许配给表哥周庭训,结婚那天,她的妈妈给了她一个装满珠宝的锁麟囊,接亲路上,遇到暴雨,他们在路边的亭子里避雨,见到另一个新娘,名叫赵守贞,母亲早亡,只有父亲,如今要远嫁,自己也没有嫁妆,又不放心父亲一个人生活,这才哭了起来。

薛湘灵于是把锁麟囊送给了赵守贞,并没有告诉对方自己的姓名。

6年后,登州发大水,周庭训一家全失散了,薛湘灵流落到莱州,在当地富户卢家当保姆。一天,小儿子卢天麟把球扔到了后院的楼上,薛湘灵去拿球,看到楼中供奉的正是自己的锁麟囊。

卢天麟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他的母亲就是赵守贞,那日获赠后,卢家用珠宝做本钱经商,这才富有,为了不忘赠锁麟囊之人,在后花园修建高楼供奉,以示永世不忘。

得知真相后,赵守贞立即把薛湘灵奉为上宾,俩人结为姐妹。

这个故事,后被京剧大师程砚秋创作排演,成为程派的名作,名字就叫做《锁麟囊》,大家或许没听过这个故事,但是对这个标题则肯定听说过。

前面提到了,《剧说》的编纂者焦循,死于1820年,死后24年后的1844年,42岁的大仲马才开始在报纸上连载《基督山伯爵》,时间上中国京剧要早于法国小说。

这种施恩、报恩并隐瞒身份的桥段,不光中国人喜欢,法国人也喜欢,若干西方传教士听说了,觉得真有意思,可比主啊神啊的更能激发朴素的善恶是非观和知恩图报的正向价值观,他们辗转把这个故事传到了法国,一个小胖子听到后被东方文化所冲击,于是适当洗稿,写成了厚厚的世界名著也未可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