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新妈妈遇到了乳头混淆的问题,感到非常焦虑。怎么纠正?
作为两次喂养孩子,都经历过母乳混淆的妈妈,并隔着屏幕指导了很多妈妈纠正混淆,今天的内容一定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次当妈,主要是知识不够,那会资讯比现在少太多了,以为自己没奶,在医院就给孩子喂了奶瓶,结果回家娃就不吃母乳了。
第二次当妈,孩子黄疸入院,结果在医院吃了几天奶瓶,回家又混淆了。
我们先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乳头混淆?
想必大家都听过吃奶的力气这句话,吃奶到底有多累,就问问妈妈到底有多痛!
这么说吧,生孩子很痛,但是痛一次,而母乳喂养姿势、孩子衔乳姿势不恰当,孩子分分钟能吃到妈妈乳头皲裂,可是再怎么裂,也要继续喂,不然呢?孩子吃啥。
反正宝宝肯定是使出了浑身力气,你能明显看到他一边吃一边喘气休息,还满头大汗。
什么乳腺不通、泌乳不足,孩子是天然最好的通乳师,最好的吸奶器、催奶师,所以你说娃努不努力,神不神奇?
但是吃奶瓶,就不需要这浑身的力气了。而且母乳的分泌不是匀速出来的,她是一阵一阵的,大概三五分钟会有一个奶阵,奶阵一来,就能大快朵颐。
但有时候,已经吃得迷迷糊糊的娃,就得立刻清醒,打起精神,加油吃,不然会被呛着……哈哈。
所以奶瓶的体验要比吃母乳要轻松多了,不需要等,也不需要花那么大力气,很多孩子吃过一次奶瓶就拒绝吃母乳了。该死的人性弱点,选不累的,是不是很容易理解?!
这么小的孩子,你和他没法讲理,凶他,哇哇哭。你和他僵持,他哇哇哭,你着急,她哇哇哭……反正他只会哇哇哭。
他就是不吃,塞进去,给你顶出来,饿得的时候,一边哭,一边小嘴像个雏鸟,到处戳到处找,就是不吃母乳,你说急不急?
所以我微信里半夜提问的,很多都是问乳头混淆的。妈妈们很心疼很着急还会自责——是不是我的奶不好,乳头太短太大?
其他家人呢,一着急就干脆把孩子抱走,母乳喂养就此宣告失败。考虑过妈妈有多心碎、多自责、多无助吗?
还有一些坚定派,就是坚信让孩子饿,饿了自然吃。经历过的朋友就知道,没有那么简单,孩子越是饿的时候,他越是不吃,越是放声大哭,那声音真的听起来很焦虑!!放过产后容易抑郁的妈妈吧,让我们科学一点纠正好不好?
我们要坚信,母乳喂养对孩子的意义,除了喂饱,还有心理满足的需求,所以,孩子是需要通过母乳喂养获得心理满足的,他需要和妈妈有亲密的链接,否则就会感到不安、害怕。所以他不是不喜欢妈妈,不需要母乳,他只是混淆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因为他还小,他以为瓶喂的是妈妈,既能获得亲密,又能吃饱,这么优的选择,何乐而不为呢?所以纠正的要点就在于解决这两个问题:
1、降低瓶喂的温度:让他明白,瓶喂和妈妈喂的感受是不同的,别混淆了。
2、提升亲喂的温度:亲喂才能和妈妈有亲密的体验。
具体怎么做呢?根据我的经验,并结合专家专业的指导,总结如下:
方法一:给瓶喂适当的增加一些阻力。
怎么增加呢?不要让孩子觉得,瓶喂和吃母乳的感觉是一样的亲密、舒适、温暖、安全。
▍实现差异
不要让他躺在妈妈怀里吃,吃的感觉或者视线要区别于母乳喂养,看到妈妈的样子也要不一样。
▍体感差异
瓶喂的时候,要贴紧一点,因为如果他没适应亲喂,和妈妈贴着是不舒服的,所以,瓶喂的时候,如果不贴着很舒服,那就要给他制造一点吃奶的难度。
▍便捷度差异
不要让瓶喂出奶的速度过快,太容易吃到。因为一般我们瓶喂的时候,都是把瓶竖起来45度给孩子喂(如下图),匀速出奶给孩子吃。如果想增加难度,可以试着让奶瓶和地面保持平行,然后托着宝宝的颈部,让他尽量以坐直的方式去吃。这样做的目的是减缓出奶速度,让宝宝吃奶相对比较费劲一点。
第二、试试将计就计,纠正混淆
宝宝不是不喜欢妈妈亲喂,而是混淆了,所以那不如将计就计,利用孩子容易“混淆”。
试试看,让瓶喂和亲喂的姿势保持一致,亲喂必须和妈妈贴着,如果孩子没适应,可能孩子不喜欢贴着,所以瓶喂的时候就要营造这种贴着的感觉,和亲喂保持姿势一致,趁孩子不注意快速换掉奶瓶。
具体操作时建议妈妈把瓶夹在腋下(假装这是妈妈的乳房),让孩子躺怀里吃,然后吃着吃着,趁孩子迷糊,迅速换掉奶瓶成亲喂。
第三、提升亲喂的温度
这个很重要!婴儿是通过感官系统和外界接触的,触觉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研究表明,触觉发展和运动发展有一定关系,触觉能为孩子提供越来越多有关这个世界的信息。所以对婴儿做抚触,早期多和孩子做皮肤接触是非常有益的。
比如,妈妈可以赤裸上身给婴儿哺乳,宝宝也不需要穿衣服,但注意房间温度哦。和妈妈贴着,抱在怀里,让宝宝感受和妈妈的皮肤接触和包裹的感觉,这是宝宝喜欢的感觉。经过很多妈妈亲测,成功的几率还蛮大哦。
如果可以的话,放点音乐,比如胎教音乐就更好。总之,要让母乳喂养变得非常愉快、温暖、平和,而不是很多人以为的,让孩子饿,让孩子哭够了再吃。
当孩子记住了这种愉快的体验,就会慢慢喜欢妈妈亲喂的感觉。这是比较温和的纠正方式,宝宝虽然很小,但他们有心理需求,不要认为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哦!(什么都不知道,为啥会混淆呢?)
总体而言,纠正的方式就是孩子感受好、愉快、平和的时候亲喂,感觉不好,很饿的时候,先满足孩子身体的需求,不要强制、硬来,给孩子造成紧张和压力的感受,就更不好纠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