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这天,芬兰总统斯图布来华进行国事访问,而同一天,芬兰国会的一个所谓“友好小组”则窜访台湾,这两件事背后有何联系?这是否意味着芬兰在“一个中国”原则上出现了变化?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0月30日报道,这个窜访台湾的芬兰议员团体受到了台当局的热烈欢迎,台当局专门派人设午宴款待他们,期间就加强供应链韧性、加强合作等话题相谈甚欢。而台当局负责接待工作的吴志中不惜“引狼入室”,竟声称台当局乐见荷兰、德国、日本等国军舰穿行台湾海峡,因为这样做能捍卫台海的“航行自由权”。
实事求是地讲,蔡英文、赖清德执掌下的台当局抱定了“台独”的打算,比这更离谱的言论也不是没讲过,但这次有一个显著的问题,那就是芬兰议员团体窜访台湾的当天,芬兰总统斯图布人在北京,正在对中国大陆进行国事访问。
斯图布当面对中方做出许多承诺,包括愿为推动欧中关系顺利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脱钩断链”“新冷战”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等等,而至关重要地便是他对台湾问题的态度。他强调芬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愿同中方共同庆祝好明年建交75周年。总统对华承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议员却抛弃窜访台湾搅乱台海局势,这种矛盾体现出了“一个中国”原则所面临的新式挑战。
因为欧洲大部分国家实施的是议会制,由议会选出国家元首——总统,再由总统任命总理以组建内阁。这种制度下,总统和总理最多只能约束政府部门的行动,约束不了议会议员。事实上,中国已经与除了梵蒂冈外的所有欧洲国家建交,建交前提就是这些国家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也就是说这些国家在台湾问题上的官方态度是明确的。然而政府层面的共识毕竟作用不到这些议员上,所以近年来一些欧洲国家的议员屡有拿台湾问题说事的倾向。
中方很难因此对这些议员的国家进行反制,因为该国政府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受害者”。就拿斯图布来说,他当然知道发展中芬两国关系的重要性,也知道不采取正确态度对待台湾问题,一定会影响两国关系,但是他没办法不让议员去窜访台湾。如今中方摸索出来的方法是针对议员个人进行制裁,但这招针对美国政客有奇效,针对其他国家的政客未必有效。
因为美国政坛经常出现“政商旋转门”,官员卸任后会去企业当个挂名的高管,针对这样的官员展开制裁,可以让企业不敢聘用他们,蓬佩奥的现状就是个例子。但其他国家的政客未必会受到多大影响,毕竟像美国这种政治风气还属于少数。
考虑到这一点,今后这种政府层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议员以及议会却背道而驰的现象,可能会越来越多,这是对中方“一个中国”原则的新挑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捍卫中国的利益,考验着中方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