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盘点,我们从中挑选出20多位中国知名艺术品收藏家。他们的收藏经历与收藏品位推动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或许也将影响未来中国艺术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
眼下,中国新兴文化艺术品市场,正处在新老藏家交替、接棒时期,老藏家的转型,新生代、富二代、藏二代收藏家的风格凸显,都指向角色和风格更加多元化的国际潮流。
相比几个亿买楼买飞机的土豪而言,那些花几个亿买幅小画、买个瓷瓶的人才是真的壕。顶级收藏家往往也是富豪榜上的常客,很多是来自商业和艺术产业界赫赫有名的大佬。
今年的5月和8月,分别有机构对年度藏家风云人物作出排名。
第一种版本的十大收藏家
1、刘銮雄——豪掷亿金不皱眉
刘銮雄,1974年毕业回港,加入其家族的吊扇制造业务,获“风扇刘”之绰号。刘銮雄眼光敏锐,极具魄力,以狙击手姿态驰骋于香港股市,自1985年迅速崛起。现已发展成为拥有4家上市公司的综合性大集团,总市值追随十大财团之后,成为香港候补财阀,业务扩及
地产、传媒、建筑及制造业等方面。在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他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以21亿美元财富位列第458位。2014年,刘銮雄以97亿美元身价排2014福布斯香港富豪榜第六位。
刘銮雄进入收藏将近三十年。他兴趣广泛,曾涉猎中国画、印象派、当代艺术、瓷器等众多
艺术门类。在最近两年,他用于艺术品尤其是当代艺术收藏的资金飙升。去年,他就花费
1,737.6万美元(约1.355亿港元),在纽约佳士得将安迪·沃霍尔丝网印制的《毛泽东肖像》收入囊中,创下安迪·沃霍的世界成交纪录。2007年,刘銮雄以3.924.1万美元(约3.1亿港元)拍得高更的名作《早晨》,拔得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当代艺术夜场拍卖的头筹。目前,在世界级拍卖市场上举牌竞标的华人藏家并不少见,但像刘銮雄这样出手阔绰,一掷“亿”金的华人藏家却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他号称“股坛狙击手”、“铜锣湾铺王”,其属下强大的华人置业集团,为他进入收藏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2、张宗宪——对于中国文物情有独钟
张宗宪中国艺术品收藏家,他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不遗余力地收藏中国瓷器和中国字画,在世界文物收藏圈内受到普遍敬重。他是苏富比、佳士得两大国际拍卖公司在香港拓展市场的主要推动者。同时他对北京、上海几大艺术品拍卖公司也倾注了大量精力和财力。
张宗宪对于中国文物情有独钟,而他对于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开拓与发展所做出的奉献可以说是巨大的。
1994年,中国嘉德举办第一场拍卖会,第一号拍品是吴熙曾的《渔乐图》,底价7000元。
手持一号牌的张宗宪站起来说:“今天是嘉德的首拍,我出1.8万元,一拍就发!”场面顿时活跃,张宗宪相继加价,2.8万元、3.8万元,直至加到8.8万元,鉴定大师徐邦达先生上台敲响第一槌,张宗宪博得头彩;1994年,北京翰海首拍,张宗宪又是手持一号牌,一口气拿出1600万元,吃下全场拍卖会成交额3200万元的50%。作为声名远播的收藏家,张宗宪动辄斥资几百万购买心仪的佳作,总是给外界一种叱咤风云的气势。
3、翟健民——香港古董商
翟健民,香港永宝斋斋主,亚洲国际艺术及古董展(AIAA2006)主办人。过去近40年间定期
参与在欧美及亚洲各地举行之古玩拍卖及展览,从而得到最新趋势和估价的资料。在2005年10月23日,香港苏富比秋拍,翟健民以1.1548亿港元拍下了清乾隆御制的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创造了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第二高价。
4、刘益谦——买了来开馆
刘益谦近年在投资市场上呼风唤雨:2009年,他扔了8亿多元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后来则因为用5000万元买下苏轼《功甫帖》而被推到“真帖假帖”的风口浪尖;此后更是因为花掉了
2.5亿元在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上而一时风头无两。争议骤然而起。
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
对于更多人对艺术品感兴趣,却对一些艺术品“看不太懂”的情况,刘益谦认为:“其实这种看不太懂的苦恼我现在还有,很多艺术品的真伪我看不懂,这个问题我纠结了20年,但是这个问题也是可以简单化解决的。在艺术品市场,我的优势是有资金,弱势是没有专业眼光,所以我只要把我的优势发挥出来,买贵的藏品,我就成功了一半。”
5、郭庆祥——常买重量级拍品
郭庆祥,著名收藏家,大连万达集团艺术品部负责人,知名艺术品收藏机构玥宝斋创始人。
从90年代初期步入艺术品收藏市场,郭庆祥就一发不可收拾。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举
办的不少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一些重量级拍品的高价成交与他的参与密不可
分,像八大山人的《孤禽图》,傅抱石的《二湘图》、《虎踞龙盘今胜昔》,李可染的《万山红遍》、
《井冈山》等等。这些不菲的佳绩也为中国书画市场发展史书写了一笔。
6、台商黄崇仁——经商收藏同步
黄崇仁,台湾力晶集团董事长,多次入选全球经济藏家200强。他出身书香世家曾经师从廖继春、郭雪湖等台湾知名画家。
多年以来,黄崇仁在经营企业的同时,一直致力于艺术品的收藏,他常常说,自己的最大愿望就是60岁之后,能够“将人生回归艺文”,专门从事艺术收藏,收藏以中国瓷器、印象派和现代绘画为主。
7、台商陈泰铭——创下拍场中第二高价纪录
陈泰铭,1956年出生,台湾十大富商之一,国巨集团董事长,喜欢收藏名画。
陈泰铭曾经砸下三千三百万美元,在纽约苏富比秋季当代艺术拍卖中,买下拍场中第二高价,为全球顶级艺术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的自画像画作。收藏重点是西方和中国的现当代艺术以及中国御制瓷器。
8、杨滨——收藏交友两不误
杨滨,现任北京达世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汽车经销行业。2000年时开始了对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收藏,2006年起涉足西方当代艺术品收藏。现收藏有众多当代顶尖艺术家的杰出作品,其收藏范围涉及油画、雕塑、照片、装置等。
杨滨认为,通过收藏当代艺术,我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与他们的交往和切磋又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使我的心态年轻了很多。杨滨的收藏主线是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但在他频繁更新的收藏名单中,也可见如安妮·朱莉、洛克西·潘恩等西方著名艺术家的名字。在主脉络名单中,无论是张晓刚、王广义、曾梵志、刘小东、叶永青、刘炜、夏小万,还是陈逸飞、陈衍宁,都是杨滨近一千件艺术品中的熟客。当推动艺术发展成为杨滨的事业之一后,他在北京城区重要位置迅速成立了Aye画廊和东站画廊。
9、邵忠——“艺术推手”
出版商邵忠除了当代艺术收藏外,其特殊身份更像“艺术推手”。2008年邵忠成立了邵忠基金会,是中国目前极少数支持文化项目的基金会之一,他所在的现代传播集团旗下除了率先创办了介绍中国当代艺术的双语杂志《艺术界》外,2013年3月,更是与TheArtNewspaper《艺术新闻报》合作出版了《艺术新闻/中文版》,此外,现代传播集团更是与大声展、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等多个艺术活动合作紧密。
邵忠是一个对生活细节异常讲究的人,对于艺术的品位更是蔓延在整个现代传播办公室的里里外外。
10、乔志兵——千金买来心头好
乔志兵,北京五洲风情娱乐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当代艺术收藏家。
乔志兵不太透露藏品数量,只给了一个“100件以上”的下限。藏品名单中除了当代艺术最常见的“大佬”外,曾专门去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念研究生的乔志斌,收藏似乎更偏向专业和学术性,如他会选择张恩利、杨福东、没顶公司、安东尼·格姆雷、奥拉维尔·埃里亚松,也会收藏很多年轻艺术家的新媒体作品。2012年,成为尤伦斯的赞助理事,其他赞助理事包括杨滨、晏青、万捷等收藏家、企业家。
第二种版本有九大藏家
1、陈东升——大佬级藏家
2018年,由陈东升一手创办的“拍卖帝国”中国嘉德拍卖迎来25周年,也正是在2018年,迄今为止华人最大的收藏团队清翫雅集宣布:陈东升成为清翫雅集的正式会员,也是大陆地区的第一位会员。
作为拍卖收藏界的大佬,陈东升的收藏家底毋庸置疑。其中一个大手笔是捐赠数亿元收藏给母校武汉大学,并以父亲陈万里的名字命名建立了万林艺术博物馆。
另外一个大手笔就是未来的泰康美术馆。经过15年的泰康艺术空间运营,2019年泰康空间的工作重点正向泰康美术馆转移,未来民营美术馆的版图里,很可能要增加一座中国的MoMA。
2、乔志兵(略)
3、李琳(江南布衣)——赚钱不忘收藏
70后的李琳打造了江南布衣的时尚王国, 900多家JNBY,分布在几大洲。然而她并不认为自己是“时尚专家”,事实上她的时尚事业一直受益于艺术。
从事证券投资行业20年的王兵, 2000年创办了鼎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曾任和现任TCL、汇源、万通等多家公司的董事。王兵不仅收藏了众多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重要绘画、雕塑、装置和影像作品,也对新兴的年轻艺术家持续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王兵和薛冰共同发起的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NCAF),为艺术家、策展人、学者和机构提供资助,开展自主性研究项目和出版工作,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在2018年度亦支持了12个艺术创作、展览、出版及讲座等相关活动以及7个非盈利空间。
4、“帽哥”李笠(丰华臻传)——大刀阔斧买买买
从娱乐、房地产、金融业起家的李笠,2006年开始进入艺术品收藏市场,大刀阔斧地买买买后,很快在近现代书画收藏领域打出一片天地,圈内人送称谓“帽哥”。
2011年秋拍,他以6095万元竞得弘一法师1929年的《华严集联三百》;2012年春拍,他又用9200万元购买了傅抱石在金刚坡时期的最大作品《杜甫九日蓝耕会饮诗意图》。李笠不仅收藏了诸多近现代名家作品,还以独到眼光较早开始关注价值曾被低估的黄宾虹作品,至今已成为国内黄宾虹作品的头号收藏家。
傅抱石《杜甫九日蓝耕会饮诗意图》
转向幕后的帽哥成立了“丰华臻传”,在此平台上新老藏家们推荐各家拍行最靠谱的好货,足迹遍布北上广的重要拍卖会。以行家看预展的方式,对重要拍品进行分析判断,其幽默犀利的点评风格广受粉丝欢迎,由此带动和影响了一些企业家加入艺术品收藏队伍,成为艺术品市场的土豪输送机。
5、王健林(万达集团)——收藏肯投资
万达集团的掌门人王健林是收藏家榜单上的常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王健林在收藏界小有名气,他就敢于以800万元分期付款买下傅抱石的代表作《龙盘虎踞》。
1997年,王健林第一次拜访吴冠中后,他开始花费巨资,几乎搜罗了所有流落国外的吴冠中作品。他曾半开玩笑地说,之所以会放弃部队和政府里的大好机会及稳定前程,而选择冒险下海去做房地产,原因就是因为要有钱才能搞收藏,才能买得起他爱的那些书画。
毕加索《两个小孩》
2014年,万达集团在纽约佳士得夜场拍卖中,以1.72亿元人民币购得毕加索名画《两个小孩》,拉开了中国企业家国际化收藏的大幕。
万达在银行租了一个几百平方米的保险库存放艺术品,王健林也正在建造大连万达美术馆。如今,万达的收藏史已经超过20年,其藏品数量之大、质量之高、品类之全,在国内企业中几乎无人能及。
6、刘益谦 王薇(新理益投资)(略)
7、张桂平(苏宁集团)——收藏大手笔
元代画家任仁发《五王醉归图》以超过3亿元的价格成交,让2016年低迷已久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为之振奋。出手揽得珍品的是苏宁集团老总张近东的哥哥张桂平,这位艺术品市场上低调的“隐富”也由此引发社会关注。
任仁发《五王醉归图》
张桂平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是位忠诚专注的收藏家。他所创建的苏宁博物馆更是收藏了重要的中国艺术品,其中典藏的近3000件藏品中汇集了唐、宋、元、明、清、近现代各时期代表人物的作品。
苏宁博物馆中不乏来自拍卖会的天价拍品,如创下吴镇拍卖纪录的《野竹图》、王石谷的《仿宋元山水巨册》、创夏圭拍卖纪录的《山庄暮雪图》、袁江《蓬莱仙境》、创造赵雍纪录的《前浦理纶图》、张大千《羲之换鹅图》和傅抱石《郑庄公见母图》等。
8、许健康(宝龙地产)——痴迷书画艺术品
地产富豪许健康出生于福建一个书香世家,受家庭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熏陶,许健康后来一直痴迷于中国书画艺术收藏。在拍得亿元天价拍品黄胄的《欢腾的草原》之后,宝龙集团的“掌舵人”许健康,也开始浮出水面。
上海宝龙美术馆
从齐白石《咫尺天涯——山水册》,到蔡国强的火药巨作《没有我们的外滩》、《天梯》,以及竞拍原副总理谷牧的大量艺术品收藏……都让许健康与宝龙集团在艺术收藏界声名鹊起。
此后他在上海创办了宝龙美术馆。在开馆大展中,公众得以一睹其家族收藏的众多近现代及当代书画名家发的精品真容。从画廊、艺术中心、画院到美术馆,艺术品收藏也促成了许健康巨资布局宝龙集团的文化艺术链条。
9、郑志刚(新世界发展)——富三代的收藏梦
郑志刚作为郑氏家族第三代接班人,为周大福(控股)有限公司创办人、全球华人十大富豪郑裕彤的长孙及郑家纯之长子,是现任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的执行副主席。
虽然他的父亲郑家纯也是一位富豪收藏家,但是相比大量的艺术收藏而言,更引入瞩目的是儿子郑志刚在推广当代艺术上的创新。
武汉K11艺术村
2010年,郑志刚创立了K11艺术基金会,推出了武汉K11艺术村,并设置了本土艺术家驻场和艺术家交流项目。
国际方面,基金会与各类美术馆和伦敦当代艺术中心(ICA)、巴黎东京宫、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等组织合作,展示中国艺术新锐的同时,也将年轻一代的声音带至全球艺术舞台。
2017年年初,有机构评出“中国2016年十大收藏家”
1、新理益集团董事长刘益谦(略)
2、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略)
3、泰康集团董事长、嘉德拍卖创始人陈东升。(略)
4、许家印——收藏斥巨资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2010年以1120万元的天价买下岭南派国家周营生的代表作《春风含笑》。
2011年迎春拍卖会上,他再次出手,以1281元买下《风来香气远》、《东风富贵冠群芳》以及《花鸟四屏》。
5、王中军——喜欢就买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的执行总裁王中军。其油画收藏集中于陈逸飞、沂东、袁止阳这样的当代名家,而铜雕则大都购自欧洲。
6、戴志康——富豪的投资
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喜爱古代与近现代书画。《文征明山水手卷(局部)》、徐悲鸿《醒狮图》、李可染《韶山》 ,到64页一套的乾隆书法,黄道周、董其昌、王原祁、任伯年的字画作品。其喜玛拉雅美术馆所藏中国古典字画总价值超过10亿元。(令人唏嘘的是,2019年8月29日,证大集团法定代表人戴志康因涉及非法集资案件,已向警方投案自首。据说,有2亿元的集资款无法偿还。我们就不懂了,他的喜玛拉雅美术馆和所藏中国古典字画总价值超过10亿元难道就不能抵押贷款吗?)
7、孙广信——钟意近现代书画
广汇集团董事长孙广信,主要收藏近现代书画。2012年在嘉德春拍中以1.242亿元拍得李可染《韶山》 , 2011年,包铭山又以2.668亿元拍得《九州无事乐耕耘》 ,创下徐悲鸿画作拍卖最高纪录。
8、史玉柱——喜欢油画美人图
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爱收藏油画,而其油画又以"美人图"这一题材为主。
9、马云——喜爱当代艺术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喜爱收藏当代艺术。不过王健林和戴志康都与中国当代艺术保持一定的距离。
10、张兰——女强人的大手笔
俏江南董事长张兰2007年以2200万元人民币拍下刘小东的油画《新三峡移民》,又以1030.4万元人民币购得方力钧作品《1997.1) ,至今是方力约作品国内拍卖成交价的亚军。俏江南如今已风光不再,然而张兰的投资魄力却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