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帝王心:“吾之子房”不仅是夸赞之词,更有警示作用

null

张良、荀彧、刘伯温

三国时期,荀彧是曹操的首席谋臣;元朝末期,刘伯温是朱元璋的首席谋臣。他们二人有个共同点,都被君王比作了“吾之子房”。子房便是秦汉时期,刘邦的首席谋臣张良。

为何历代帝王都把这个词用在了其首席谋臣的身上?其实除了运筹帷幄,帝王们更看重张良身上的另一点,用以警示他们。

null

张良

张良由于在刘邦崛起和楚汉之争中帮助他赢得了最终的胜利,而被后世称之为“谋圣”。就连刘邦自己都说过“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张良做过哪些谋划:

当年楚怀王与众诸侯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张良和刘邦在颍川会合之后,便跟着他直取咸阳。途中攻取宛城,诱降峣关守将,他都是主要谋划者。可以说没有张良的帮助,刘邦不可能短短一年就率先进入关中,从而收拢了咸阳百姓的人心。

null

还有著名的鸿门宴,根本不是项羽安排的,其实是张良给刘邦出的计策,让他去演了一出戏,成功蒙蔽了项羽的眼睛,不仅避免了两军兵戎相见,还保全了刘邦的性命,又给项羽内部造成了间隙,可谓是一石三鸟

null

项羽分封诸侯之后,本来刘邦只得了荒凉的巴蜀地区,张良辞别前还帮他收买了项伯,跟项羽多要了点地盘,刘邦得以在巴南、蜀、汉中三郡站稳脚跟。张良还建议烧毁栈道,蒙蔽项羽,为刘邦提供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也为后来韩信暗度陈仓做好了铺垫。

null

刘邦、张良

即使张良回去侍奉韩王成的时候,还帮助刘邦把项羽的怒火引到了田荣身上,为刘邦平定三秦提供了外交上的胜利。

而后楚汉争霸之际,“复韩”无望的张良终于正式投入了刘邦阵营。更是提出了“下邑之谋”,策反英布、收拢彭越、重用韩信,为刘邦扭转战局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null

再看荀彧,他的贡献主要分三方面:

  • 战略上为曹操规划了统一北方的基本方针;
  • 战术上帮助曹操剿灭吕布、大败袁绍、奇袭荆州;
  • 识人上为曹操举荐了荀攸、郭嘉等一众谋臣。

可以说,首席谋臣非他莫属。

null

再看刘伯温,虽然加入朱元璋集团的时间比较晚,但在灭陈友谅和张士诚的过程中,他的贡献世人所见,更是为朱元璋制定了灭元大计。后来还在明朝开创初期打下了法治基础。

null

荀彧、曹操

不管是张良,还是后来的荀彧和刘伯温,他们三人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再侍二主

  • 张良先前为了“复韩”,而侍奉的是韩王成,后来才转投了刘邦;
  • 荀彧更是汉室旧臣,即使加入了曹操阵营,也是身材曹营心在汉,终身都为匡扶汉室而努力,甚至不惜服毒自尽也要阻止曹操的篡汉行为;
  • 刘伯温在50岁之前,先后做了几个元朝的官,直到被朱元璋请到应天才开始建功立业的。

null

刘伯温、朱元璋

所以,作为“二主”的曹操和朱元璋自然就有个担心——忠诚度。张良自从辅佐刘邦之后,忠心不二,即使韩信、彭越、英布被杀未曾动摇。

曹、朱二人正是看中了张良“忠诚”这一点,所以当面称赞荀彧和刘伯温“吾之子房”的时候,除了夸他们的才能和贡献,更重要的是要警示二人,“你们要学学张良,一定要忠诚于我”,可见帝王心,深不可测!

你如何看待荀彧和刘伯温的下场

评论区交流一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