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家住浦东新区金杨街道的李月接到电话,被告知昨夜在家乐福小程序下单的“疫情保供大礼包”已送达小区指定投放点,半小时后,志愿者将物资送达家门口,它们将可解决李月一家未来四五天的餐食需求。
上海目前仍在继续封控管理中,不少市民对“菜篮子”的需求又有所提升,“补货”心切。保障市民最急需的物资供得上、送得到?上海正构建从市到区再到街镇社区的三级物流网络,切实保障跨省干线的物流畅通,打通市内物流配送堵点,加快分拣包装分拨速度,组织力量做好“最后一百米”的投送,以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居民生活物资供应,保质保量、送到家门。
减少层级,以“无接触交易”疏通主动脉
为保障市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上海已专门成立了生活物资保障专班,迅速启动蔬菜应急保供机制,加强市外货源对接,建立了10个应急保供大仓,与50家外延蔬菜生产基地、77个主供应基地和蔬菜主产区做好产销对接。
千方百计畅通物流,减少层级、减少环节,国资国企发挥出底板作用,在极短时间内开辟蔬菜直供、直配的新模式。记者从上海蔬菜集团获悉,3月31日,江桥批发市场无接触应急蔬菜供应保障调拨中心正式启用;4月1日,“上蔬保供云上采买平台” 上线试运行,目前已对接12个省市26个蔬菜基地,实现应急蔬菜采买3000余吨。
这批在上游直采的蔬菜,通过“申鲜来了”小程序,对接到全市各区的蔬菜保供采购企业,形成“无接触交易”新服务。“3月31日至4月4日,我们采取网上订单、线下点对点的方式,已经为黄浦、静安、长宁等10个区的蔬菜保供采购商、街道和居委会社区买家提供服务,完成近1000吨点对点的直送任务。”上海蔬菜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建立“各区建立集采集配、街道领运分拨、居委社区直送到点”的三级联动保供体系提供支撑。
外省市的主副食品正源源不断运往上海。这几天,接到上海20万份民生物资包的紧急大单后,沃尔玛嘉兴配送中心立即启动紧急配送安排。嘉兴配送中心司机李松就是其中一位配送师傅,他告诉记者,“往返嘉兴和上海的物资保障车辆在获得当地通行许可后,还需要实施全程闭环管理,我们全程不能下车,原计划4小时的任务花了近20个小时,但这些都是值得的。”经过45小时的不间断协调、沟通和运输,这批物资点对点,已如约抵达上海的指定社区。
集采集配,打通平台到社区的“直达车”
菜鸟城市配送司机尚杰昨天跑了近30个社区,帮忙配送了近万件物资,这是他近一周以来的工作常态:每天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10点,因为“不舍得”耽误一分一秒,尽快让居民拿到物资,他连衣服都顾不得洗。尚杰供职的菜鸟城市配送,原本是做B2B的企业配送,在疫情发生后迅速“转型”,成为盒马鲜生等生鲜电商平台的重要补充力量,负责每天将蔬菜等民生物资配送至上百个社区。
集采集配——这是疫情发生以来,上海迅速形成的保供方式,打通了从平台、超市到末端社区的扁平化配送渠道。4月3日起,家乐福微信小程序便紧急上线了社区集单购业务,通过社区小程序集单和微信社群集单两种方式,保障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与此同时,截至今天12时,上海数十家盒马鲜生门店、X会员店,已全量开启团购配送服务,覆盖5300多个小区;“叮咚邻里团”目前已经覆盖了上海3176个小区。
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市商务委正会同各区,组织各街镇和超市卖场、电商平台等对接,不断完善保供套餐,全力以赴做好市民的生活物资供应保障。
关键时刻,新模式还在不断涌现。一大早,上海浦东森兰的盒马X会员店内,数千盒鸡蛋正在购物车中排着长队,这些前一天深夜到货的物资,和蔬菜一起“配对”成85元的生鲜套餐,将通过“自提应急通道”的新方式进入社区。
“自提应急通道” 是盒马从今天起在沪开通的新模式,首批商品主要以生鲜食品套餐为主,包括85元的蔬菜鸡蛋套餐和120元的蔬菜猪肉套餐。盒马相关负责人介绍,有需求的居委会或相关单位,可以通过盒马App进入“自提应急通道”,登记团购份数、收货地址、小区封闭情况并上传通行证,服务采取团购自提方式,对接人可持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报告和健康码到店取货,“这一模式将成为配送服务的补充,在现有产能计划外增加供给。”
在运力方面,数据显示,上海主要外卖等电商平台每日骑手上岗人数约1.1万人。在杨浦区国华广场和滨江百联广场,两个点位每天上午都为骑手提供核酸检测服务,覆盖外卖骑手和买菜骑手。骑手张守磊每天负责带领站点的伙伴一起去核酸,“一般骑手们上午都能陆续完成检测,合规上岗。”
形成合力,打通生活物资配送“最后100米”
位于浦东的绿洲康城里,昨天来了一批“小黄车”——它的尺寸比家用小轿车略小,但一次性可载重超150公斤的物资。社区志愿者把送到社区的物资放入车厢后,车辆就会自主行驶至社区内用户单元楼下,然后由驻守在楼下的志愿者从车内取出,实测下来,来回一趟只需要10分钟,最远的楼至少可节省20分钟配送时间。
自动配送车的出现,创新用无接触的方式解决了“最后100米”的运力痛点。绿洲康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火剑强介绍,该小区属于大型社区,有5000余户居民,封控期间物资数量多,体积重量大,无形中增加了志愿者的“摆渡”压力。“‘小黄车’的到来为志愿者们帮了大忙。”火剑强说,过去一户人家的订单就要志愿者跑几次,现在自动配送车一次就能送10户左右,可大大减轻工作压力。美团保供车队负责人余智透露,这批自动配送车在绿洲康城试点过后,未来或将在更大范围铺开。
目前,全市的生活物资供应总体充足,当前重点是把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解决好,照顾好高龄、独居、病弱的老人,更需提到第一优先级。每天上午,虹口区江湾社区食堂的厨房内依然忙碌,厨师和工作人员忙着将餐食装盒、密封、打包后,配送员会载着这些餐食赶赴老人们所在的小区。记者了解到,这份助老餐食名单,是虹口区在原有助老餐名单上重新梳理过的,特殊时期,每份餐食有一个大荤、一个小荤和一个素菜,可做到营养均衡,品质仍然有保证。
作者:徐晶卉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