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亏近50亿,从1770亿跌至30亿港元,曾经引领全球衣着潮流的“时装之王”思捷环球,未扛得住业绩的持续低迷,终于“卖身”了。
卖身GXG母公司慕尚集团
思捷环球,或许很多人觉得这家公司很陌生,但Esprit这个牌子恐怕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三条红杠杠是它鲜明的LOGO了,而思捷环球就是Esprit的母公司。
在1990年代和2000年初,Esprit在国内消费者心中绝对是欧美最潮最酷的品牌。据公开报道,这是唯一一个由中国人掌控的全球服装品牌。
2019年最后一个月的第一天,Esprit母公司思捷环球发布公告称,已将内地的业务经营权在12月2日卖给了慕尚集团。
与此同时,思捷环球附属公司万成资源与慕尚集团还将成立合资公司,从事经营服装、服装配饰以及合资方可能同意的其他Esprit品牌业务。
而该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亿元,幕尚集团投入6000万元,持有60%的权益;万成资源投入4000万元,持有40%的权益。也就意味着慕尚集团将成为Esprit品牌未来在中国市场的“掌舵者”。
对此,思捷环球董事会认为,此交易为Esprit创造稳健的基础以改善品牌相关性及加快增长。
据悉,慕尚集团是总部设于中国的时尚男装公司,其线上渠道以男装为主。而作为GXG的母公司,慕尚集团近年发展态势良好,已于2019年5月27在港交所上市。
而此次交易最终能否达到1+1大于2的效果,目前仍是未知数,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二者的合作更像是抱团取暖。”
逝去的辉煌
Esprit是一家成立于美国的休闲品牌,是1964年在美国旧金山由Douglas Tompkins和他的妻子一起创立,品牌涵盖女装、男装、运动、童装、饰品、内衣等。
而说起其创始人Douglas Tompkins也是大有来头——全球户外用品行业巨头The North Face的创始人。
Esprit诞生之时,刚好是嬉皮文化流行的时候,“蹭”着这个热度,Esprit成功拿下当时的美国年轻消费者这一受众群。
而真正把Esprit推到国际高度,Douglas Tompkins则要感谢香港商人邢李㷧。
或许很多人都对这个名字不熟悉,但是说到他的另一个身份——林青霞的丈夫,相信不少人都会恍然大悟,原来是他。
1972年,Tompkins夫妇来到香港,希望借助亚洲市场相对低廉的采购成本加大力度推进Esprit的成衣业务。而此时,邢李㷧的香港远东有限公司则顺利成为Esprit的原料采购代理商。
1993年,邢李原将Esprit亚洲这部分业务和资产在港交所上市,4年后收购Esprit欧洲业务,并更名为思捷环球控股有限公司。
1997年,思捷环球与华润集团合资组建华润思捷,在中国大陆开展Esprit品牌服装的零售业务。这个时候的中国,时尚领域还是片空白,Esprit几乎是国内中产阶层消费者关于欧美时尚的启蒙品牌。
当时的Esprit号召力是非常大的,大商场为了吸引它入驻,都是给出了各种优惠政策。在它巅峰时期,它在全国近百个城市拥有数百家直营店和加盟店。
2002年,思捷环球完全收购Esprit剩余股权,Esprit成为全球统一管理运营的品牌,邢李源持股42%,成为思捷环球的第一大股东,伴随着思捷环球的成长,邢李源也跻身世界500强富豪。
而依靠Esprit品牌和业务,其母公司思捷环球曾在2007年一度创下1700亿港元巅峰市值。
1700亿是个什么概念呢,现在崛起的李宁市值605亿,国牌骄傲安踏市值2058亿,可想而知那年Esprit是风光到什么程度!
称得上是一个由中国人掌控、在全球拥有影响力的品牌!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长盛不衰的企业是亘古不变的定律。Esprit也不能避免。
有无翻身希望?
经历大起大落的企业比比皆是,但落差像思捷环球这样大的公司想必是没有几家了。
近日,香港思捷环球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全年业绩公告称,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整个财年实现129.32亿港元收入,同比下降16.3%,净亏损21.44亿港元,同比增长16.1%。
而与糟糕的业绩相对应的是股价。截止发稿前,思捷环球股价为1.64港元,距离2007年最高点的104.7港元已跌去98.5%,市值仅为30.95亿港元。
企业发展中有高峰便会有低谷,关键看其如何应对,能否把握时机及时做出发展策略调整。
目前,Esprit亟需拿出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或许将内地经营权转手给慕尚集团是一次新的尝试。
或许很多人对于Esprit能否重回“巅峰”已经不甚在意,只是看着昔日服装品牌的王者跌至今日这种情景,难免让人唏嘘。
这一次Esprit与GXG的合作,究竟是走向绝路的最后一步,还是重生的第一步?
整理自:知料财经、服装邦、化纤头条、huaxiashangxun、格隆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