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次我们还是讨论一个跟标签有关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贴的标签
前段时间有位单身女性找我咨询。
她和我说:我有一种很奇怪的状态,就是我对一些异性有好感时,反而会刻意回避跟他们走的很近。我看了心理学的书,书上的解释是,回避型依恋模式。是小时候跟父母的关系决定的,我知道原因了,可是我仍然不知道怎么克服。
相信很多人也有类似的困惑。心理学理论帮我们找到了很多小时候的原因,比如我现在这样是因为我三岁以前怎么怎么样,但是找到原因好像也没办法,因为已经发生的事就是已经发生了,也不可能说回到三岁重新再来一次。
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其实这种所谓的原因,它还算不上是原因,就像我们昨天讲过的笑话。
“我为什么会回避异性呢?”
“因为我是回避型依恋”
“我为什么是回避型依恋呢?”
“因为我知道我会回避异性”
它就是一个循环因果,鸡生蛋蛋生鸡。只不过是我们给自己的行为,起了一个名字:回避型依恋,它没有提供任何额外的信息。
我们以为说,原来我是回避型依恋呀,怪不得我会这样。好像是有了一个解释。
但其实这个解释就跟:原来我是狮子座呀,怪不得我会这样。没有任何差别。
光是起了一个名字,就好像是解释了一切。
其实呢,什么用都没有
02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它就是贴标签,你是安全型依恋,我是回避型依恋,他是矛盾型依恋……
我们来思考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一个安全性依恋的人,他跟一个回避型依恋的人,如果他们在一块,他们之间的依恋关系会随着哪方走呢?
你看,这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问题,你不可能跟谁都是同一种依恋。
依恋的研究也发现,一个孩子,他跟不同的抚养者可能就会有不同的依恋类型,比如他跟爸爸在一起的时候,是回避型依恋;跟妈妈在一起就变成了安全型依恋。
那这样一来,我们就不能统一说,这个孩子是什么型,而要看到他跟不同的人在一块,他的表现不一样。
看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换个角度来看问题,我们看到的就不是,我这个人是回避型,而是对方这个人激发了我回避型的模式。那他是怎么激发我这个模式的呢?
当我们采用这个视角的时候,就是我们所说的关系视角。
03
回到今天来访者的疑惑。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从关系的角度真正的去认识这个问题。
只要她能看到问题不只是出在自己身上,她就会去思考她和这个异性互动的过程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她不是对所有异性都会同等程度的回避,也不是每时每刻都会回避,总有一些时候问题会更严重一些。
那就说明,这不光是她一个人的事,可能是那个异性,她也做了一些什么会让这个女生格外的紧张;那也可能,是这个异性他有身上某一些特点,引发了这个女生一些负面的反应;也可能是这个女生,为了某种目的,无意识的在重复这个过程,也有可能是别的原因。
所谓的回避型依恋,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标签。
当我们把这个过程拆开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它是在关系当中发生的互动。
看到这个互动,两个人是怎么样相互影响的,那我们就会多一些改变的可能
如果我们一直都认为是谁的问题,一旦这样定性了,其实问题就真的无解了。
所以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个东西它的真相是什么,而不是给它贴标签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去改变。
认识的前提就是我们要去提出真正的疑问,而不是拿一个标签来解释一切。
贴标签往往会阻止我们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
04
今日总结:
相对于给别人贴标签,我们给自己贴标签,往往是更隐蔽更快速,更不留情面,危害往往也会更大。
有时候,我们就抱着暴自弃的念头,觉得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人,这其实就已经是在贴标签了。
我们给自己起各种花里胡哨的名字,比如说我是一个缺乏自制力的人、我是一个处女座、我的基因类型是什么,吧啦吧啦吧啦
不管这些名字有多么的科学或者不科学,本质上它都是在说一件事:这就是我,我是不可改变的。
只有在去掉这些标签以后,我们才能看到,这只是我在这段关系中的表现。我在这个人面前变成了这个样子,
而它背后的潜台词是:这些都是此时此地跟这个人发生的互动,这一切都是可以改变。
从关系视角看问题,我们看到的就是可以改变的问题,改变的过程,就是从看见开始。
而看见的过程就是从去掉标签开始。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当你用关系视角看问题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有一点不适应。因为很多以前天经地义的概念现在都不适用了。你看到的世界呢?会变成一个陌生的,甚至有一点颠覆的世界。
别着急,我们还会颠覆你更多,然后我们才会发现更多不一样。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观点对你有启发的话,别忘了分享给你爱人!
这里是子衿情感,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实用干货,为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