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河北省新世纪公益基金会在安阳红旗渠开展“从感悟到体验 探索精彩世界——‘新世纪希望故事汇’寻访实践公益活动”。来自全省35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66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公益活动,他们是在2024年第三届新世纪希望故事汇公益项目“我心中的希望”听故事写感悟征文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学生和指导老师,以及在新世纪希望故事汇公益项目全国“优秀学校”活动中获得“优秀学校”二等奖的学校代表。
活动中他们走进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青年洞,踏进安阳科学技术馆、中国文字博物馆以及安阳市殷墟博物馆,实地感受触摸真实的历史,真切感悟到了红旗渠精神的内涵、科学技术的魅力以及中华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
聆听修渠故事
感悟红旗渠精神内涵
在红旗渠精神营地内的开营仪式上,在场师生一同观看了《红旗渠》纪录片,了解红旗渠故事,感悟红旗渠精神,也让师生们对第二天探访红旗渠风景区的行程充满期待。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红旗渠》纪录片讲述了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从1960年开始,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的故事。沉浸在红旗渠故事中的师生们也深刻感受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内涵。
在红旗渠纪念馆,讲解员带领师生们参观了“千年旱魔、红旗引领、太行丰碑、山河巨变、精神永恒”五个展厅,回顾了当年的修渠历程。师生们在林州人民凿山开渠的生动雕像前参观,拍照记录凿渠工人留下的珍贵文物和记录着林州人民战天斗地精神的历史资料文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林州人民遇沟架桥、逢山凿洞、铸就伟岸的光辉事迹,在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画面前,用心感受老一辈建设者们战天斗地、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也在自己的心灵中埋下了奋斗的种子。
“林县人民修渠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来自洛阳市栾川县白土镇八一希望小学的郭乙睿在参观完红旗渠纪念馆后分享了自己的感悟:“我回去后也要多多地向我的同学们讲述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永在!”
“参观完红旗渠精神纪念馆,我更加钦佩林县人民了,他们的红旗渠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荥阳市城关乡实验小学的杨义迪说,“今后在学习上,我也要将贯彻红旗渠精神作为我的目标,争取进步。”
在红旗渠景区,师生们徒步穿越“红飘带”“水长城”,到达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望着从太行山穿腰而过的渠水,实地感受到了地势的险峻,沉浸式体验了当年修渠的艰辛,惊叹红旗渠的雄伟和精巧,钦佩林县人民的气魄和壮举。
在红旗渠实训基地,师生们一起动手体验当年林县人民修渠所用的种种工具:推独轮车、推土吊机……一件件工具既是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见证,也体现了林县人民为了修渠而展现出的创造力,更让师生们体验到了林县人民10年的艰辛与不易。
“感悟红旗渠精神!传承红旗渠精神!”师生们在青年洞前合影留念时喊出的口号响彻太行山谷。林州市原康镇北大荒学校的学生牛园媛分享道:“林县人民真的很有智慧,在那样艰苦的情况下还能完成如此伟大的工程,实在是让人钦佩,我也要学习他们这种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来自焦作市番田镇杨垒小学的代表老师徐永艳在红旗渠畔被这项伟大的工程深深地震撼到了,“回去后我一定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把自己感受到的红旗渠精神讲给我的学生们!”她说。
“一颗红心两双手,自力更生样样有。”灵宝市尹庄镇岳渡小学的教师王小山说,“林县人民悬壁凿洞、逢山架桥的事迹让我很受感动,我也会把这种精神落实在我的工作中,同时传承给我的学生们。”
探秘文字起源
感受科学奥秘
从红旗渠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后,师生们又来到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领略中华文字发展的悠久历史和充满内涵的中华文化基因。博物馆以文字为主干,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汉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
师生们在博物馆内了解3000多年以来,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汉字的发展历程,他们跟着馆内老师做甲骨文体操、拓印甲骨文字,近距离感受中国文字之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随后,学生们来到安阳市科学技术馆感受科技的力量。他们参观了自然科学、航空航天、生命健康和基础科学四个展厅,一件件科技展品让他们大开眼界,充满兴趣。中国空间站长什么样?钢丝网怎么会有天鹅绒般的触觉?人体内部的骨骼构造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在讲解员的讲解和示范下,认真观察,亲身体验,积极讨论,实际操作,从中感知和明白了许多知识,感受了科技的无穷魅力,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的热爱,在心中播下了科技的种子,放飞了科学探索的梦想。
来自漯河市临颍县的学生张子恩在参观完科技馆二楼的人体模型和三楼特斯拉电圈后说:“我了解到了人体构造和电磁科学的奥妙,以后我也要在学习生活中将这些科学常识熟记于心,同时我也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成为一名科学技术的实践者。”
当天下午,老师们来到坐落于洹水之滨的殷墟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车辚辚、马萧萧”车马遗迹展、伟大的商文明、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长从何来——殷墟花园庄东地亚长墓专题展、世界的商文明等主题展厅。灿烂精美的青铜器皿、琳琅华贵的玉石雕刻、装饰精美的驾驾马车,都是3300多年前殷商文明的生动诠释,在参观中,老师们也全面了解了殷商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感受到了殷商文明的伟大。
传承红旗渠精神
分享真挚感悟
“不管是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作为新世纪的新青年,我们也应该将红旗渠精神作为我们的信仰,将林州先辈们自力更生、不畏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
从实践到感悟,探索精彩世界。在这次活动尾声举办的“新世纪希望故事汇演讲比赛”上,同学们一一上台将这四天三晚的见闻感悟相互分享给了大家,同学们充满激情、言之有物、充满深刻感悟的演讲让现场不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红旗渠的确是名副其实的精神渠,它更像是一座丰碑,一座饱含最美奋斗者精神的丰碑。”在演讲台上,来自漯河市临颍县的学生张子恩讲出了自己这几天参观实践后的感悟,“在学习生活中的我和林州的前辈们相比,总是让我自愧不如,平时写作业时三心二意,拖拖拉拉,参加各种兴趣活动时我都会犹豫不决。但以后我要改掉这些坏毛病,坚定意志,积极向上,要做一个持之以恒胸怀理想的有志少年,挑起国家重担,发扬红旗渠精神!”真挚的感悟分享让台下师生纷纷鼓掌并给予肯定。
在演讲比赛的尾声,来自林州市原康镇北大荒学校的代表牛国栋老师作为一名渠三代,在台上声情并茂地向在场师生分享了自己的爷爷和父亲当年上山修渠的故事。
他的爷爷经过10年的修渠工作后,累得左手到现在都伸不开;他的父亲在17岁时就上山修渠,如今记忆最深的就是在修渠时的饥饿感……讲到动情之处,牛国栋数度哽咽,他说:“现在我们的条件好了,离不开先辈们的艰苦付出,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不断地克服困难,好好学习,加油!”
演讲比赛结束后,与会人员向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学生颁发了荣誉证书,并发放了书包、羽毛球拍、画笔等精美奖品。参加本次活动的学校老师纷纷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在安阳林州举办的寻访实践公益活动,能够更好地弘扬、传承红旗渠精神,引导农村留守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为党培养具有革命精神和民族情怀的“红孩子”,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助力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新世纪希望故事汇”公益项目由河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河北省新世纪公益基金会开展实施,该项目采用创新模式,以互联网为媒介,通过捐建希望故事汇播放设备、建设播放平台,每天为孩子们播放中外经典文学名著、红色故事、成语故事,为广大农村寄宿学生提供心理陪伴,帮助他们提升阅读能力、开阔知识视野。该项目自2021年3月在河南启动以来,已覆盖洛阳、南阳、信阳、驻马店、郑州、许昌、平顶山、漯河、商丘、安阳、三门峡、新乡、焦作等13个地市79个县市区的1021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点亮了河南48.5万余名乡村孩子的成长梦。
自2004年以来,河北省新世纪公益基金会先后在河南援建9所希望小学、资助学生2170名、援建“新世纪希望故事汇”项目学校1021所,为河南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
来源:河南希望工程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