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研究路线
研究结论
1.基线ctDNA与疾病/肿瘤状态相关,但并不能很好的预测患者的预后
结果显示,患者的TNM分期与基线ctDNA状态密切相关。基线ctDNA阳性的患者往往患有更晚期的疾病(图2B)。不同TNM分期的患者游离DNA(cfDNA)总量基本保持不变,而ctDNA 水平随着TNM分期的增加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图2C,D)。可见,基线ctDNA水平与疾病分期、肿瘤大小和区域转移呈正相关。
图2 (B-D). 基线ctDNA与病理亚型和分期的关系
研究团队根据患者的基线ctDNA状态对患者进行分层。虽然基线ctDNA阴性的患者比阳性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 (OS)有更优的趋势,但两者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图2E和F)。该结果意味着,基线ctDNA不能成为CRT/RT治疗的局部NSCLC患者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图2 (E,F). 基线ctDNA状态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放化疗后1个月的ctDNA状态与预后高度吻合
研究人员对患 者接受治疗后的4 个时间点分别进行ctDNA动态监测。 结果显示,这4个时间点的ctDNA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患者预后, TP2时间点的ctDNA区分预后良好和不良患者的性能最优。TP2时间点ctDNA阴性患者的PFS和OS显著优于该时间点ctDNA阳性患者 (p<0.0001; p=0.0016)(图3A,B)。 考虑到脑转移会影响到ctDNA的释放,研究团队进一步分析了不排除/排除脑转移患者两组人群的风险比。 结果仍然显示,在TP2时间点ctDNA阴性患者的PFS和OS均仍显著优于阳性患者(p值均小于0.05)(图3C)。
作为代表性病例,图3D展示了一名IIIA期SCC并接受CRT的男性患者的影像学结果。该患者在初始诊断时有相当水平的基线ctDNA,在TP2时无法检测到ctDNA,相应地,该患者的肿瘤在CRT后显著缩小。直到最后一次随访,患者保持疾病无进展至少28个月。
图3 (A-D). 各时间点ctDNA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A-C);代表性病例展示(D)
同时,研究人员利用20名III期NSCLC患者的测试集对上述结果进行了验证(图3E)。以上结果均表明,CRT/RT后1个月是收集血浆样本以预测患者预后的最佳时间点。
图3 (E, F). 验证集中CRT后一个月的ctDNA与预后的相关性(E);根据动态监测结果不同分组患者的预后差异(F)
3.ctDNA的动态变化具有预后预测价值
研究人员根据ctDNA动态监测的结果将患者分成4组: Group 0,在所有时间点ctDNA均为阴性的患者; Group 1,基线ctDNA阳性,治疗后清零且PD前ctDNA均为阴性的患者; Group 2,基线ctDNA阳性,治疗后ctDNA水平降低,但PD前未清零的患者; Group 3,基线ctDNA阳性,PD前ctDNA水平相对于基线升高的患者。 Group 0和Group 1患者的PFS和OS优于Group 2和Group 3的患者(图3F)。 另外,PD前最后一次随访显示,ctDNA清零与患者的临床结果密切相关(图4)。
图4. PD前最后一次ctDNA状态与预后的相关性
结 语
该研究前瞻性入组了根治性放化疗患者,研究提示: 1.放化疗后1个月后的ctDNA特征可用于预测放化疗的预后;2.ctDNA持续动态变化特征也可以用于预测预后。 该研究表明ctDNA动态监测可精准指导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疗的临床获益。
该研究使用的474基因瑞迪康®放疗大Panel是世和基因联合国内多家顶尖放疗医学团队,专为中国人放疗指导设计研发的一款检测Panel,包含放疗敏感性、耐受性和损伤易感相关基因,并涵盖现有靶向、化疗、免疫、放疗疗效相关基因,可用于提示放疗疗效及毒性反应,帮助临床患者优化放疗方案。
参考文献:
Yang, Y., Zhang, T., Wang, J. et al. The clinical utility of dynamic ctDNA monitoring in inoperable localized NSCLC patients. Mol Cancer 21, 117 (2022). https://doi.org/10.1186/s12943-022-01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