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混入了“生存狂”贴吧,满屏都是求生欲

今年疫情暴发的初期,再加上现今动荡的国际局势,扑面而来的末世感让人们终于意识人类的生存危机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

昨天,北京日报和成都市甚至发布了一份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其实,有那么一群人,早就在为更好地活下去而时刻准备着,他们相信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像一支在看不见的地方积蓄汹涌能量的秘密军队。而他们的“储备”清单的专业程度,远比上面这些清单更恐怖……

如果在百度搜索一个叫“生存狂”的贴吧,你将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贴吧的关注人数已经突破30w,发帖数量逼近400w,贴吧的logo是冷峻的黑白色,一个戴着鸭舌帽、面罩、护目镜的生存狂(Survivalist)剪影,logo中央是P.S.K三个醒目的字母,Slogan硬核直白——生存就是活着。

百度给贴吧的关键词是:城市自救、野外生存、防身自卫、求生装备、危机预警。打开贴吧,你会发现这样一些精华贴:《关于EMP与太阳风暴对电子设备伤害的解决方法》;《身为一个纯蒙古人教吧友如何制作纯蒙古牛肉干》;《深井自救分析》;《辐射防护的基本知识》等等,全是干货,展现的都是“真正的技术”,满屏洋溢着“求生,我是认真的”氛围。

生存狂入门级“行话”

Doomsday Preppers末日准备者。生存狂,最初起源于冷战时期的美国,世界两极用核武器互相威胁,导致部分民众认为世界大战将要爆发,人们需要在世界末日后的一片蛮夷中求生。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把生存狂也称为末日准备者,也是最开始的老派生存狂。

老派生存狂是标准的宅男性格,他们基本上把自己家视为地球上最安全的堡垒,他们用最艰苦的方式锻炼自己,也储存大量的武器弹药和生存物资,掘地三尺造掩体,誓死宅在家中直到永远。

丨百度“生存狂”贴吧头像上印的PSK是什么意思?

PSK,Personal Survival Kit,从字面意义上解释是个人求生装备,在这里可以将PSK剥离轻量化的范畴,凡是赖以生存的装备你都可以归类为PSK,所以引申来看现在PSK也成为了一个称谓,就是指我们的新派生存狂。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PSK新派生存狂,并不相信世界末世,他们预设的最差情况也不过是某个地区或者国家出现战乱或者重大自然灾害,自己的装备主要是为了让自己逃跑到相对安全的区域而已。比起老派的“宅”属性,PSK是标准的暴走青年,一见不对立刻脚底抹油,跑得比谁都快。

丨EDC(Every Day Carry)

是指生存狂们每天揣在兜里随身携带的小物件,一般来说是个小盒子,每个人的EDC都会有所不同,但大致会包括刀具、多功能工具钳、镁块、手电筒、防风打火机、鱼线等物品。

丨GHB(Get Home Bag)

放在家以外的常去地点,能支持你在24小时内安全回家的小包。

丨BOB(Bug Out Bag)

当紧急情况需要从家中撤离至安全区域时,能维持三日生存所需的包,是新派主义的代表性装备,通常是一个大约有30公升容积的户外背包。BOB的具体装备,每个生存狂会根据自己假定的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在背包中除了刀具急救包之外,往往还会有几件换洗的衣服,简单的野外煮食用具和单人帐篷睡袋等等。当然食物和水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丨BOV(Bug Out Vehicle)

跑路马,就是座驾。至于是四轮马还是两轮马,看需求。

百度贴吧的logo引用了PSK,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中国生存狂的主流,就是以随时跑路为灵魂核心,不断研究求生技巧和实用工具的新派生存狂。

生存狂or生存“玩家”

北哥和小明,都是入坑多年的生存狂。北哥是一名医生,曾经也是一个军事玩家,身为一名医生,他坦言自己一晚上见过的尸体比很多人一辈子见过的都多,这对他成为一个生存狂有很大的心理影响。小明成为生存狂的契机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地震让他对自然灾害有了切身的感受。

生存狂北哥入镜时穿了一件纯灰色的冲锋夹克,裤子和帽子上都有显眼的迷彩元素,他娴熟地用工兵铲铲除户外地面上的杂草碎石,然后扎了一块防水布,坐下接受访谈。他随身背着一个容积为30升左右的背包,这就是他的BOB。

在北哥的假定里,他会遭遇的危机是一些不可预知的天灾,比如地震、大雨造成的洪涝,还有大面积停电。所以北哥的BOB里会包括两挡神火手电,用于照明、发信号,另外还有无线电对讲机,他解释道,普通的手机在没电或者基站没电的情况下就是一块砖,但是无线电不一样,它可以直接与外界沟通。

surefire,美国加州的一家战术手电生产厂商

生存狂的食物和水一般是按照水24小时食物72小时来准备,北哥就在BOB里放了保质期有几十年的冻干食品,通常还会常备一支净水器,能过滤大部分杂质和细菌,但是重金属无法过滤,另外还准备了小型气罐来用于野外烧水煮食。

撤离过程中,还要准备基础的医疗用品、适合季节的衣物和睡眠模块,这些可以帮助人在极端条件下更体面地生存。北哥的BOB中会准备一个吃饭的饭缸,这是为了去到集中的救济场所后方便领饭。

因为疫情的突如其来,北哥在他的BOB里又增加了口罩和护目镜。

小明展示了他的EDC,他把这个随身的小包称作“陪葬包”,连睡觉都放在枕头边,里面有肉干、袋装水、多功能工具钳、报警器、鱼线、手电等物品。

在这次疫情期间,小明只备了一两盒口罩,他知道这其实是不够的,在口罩用尽后,他戴了差不多两个月的面罩。小明把原本面罩上的通讯口改成了一个气阀,把单气阀面罩变成适合通勤的双气阀面罩。

为了更顺利地跑路,北哥还会经常性地进行体能训练,比如去户外徒步,把即将过期的能量胶消耗掉。

从北哥和小明预设的危机情况来看,最差是出现动乱和重大自然灾害,并不是全球性的毁灭,所以在这种小概率事件发生前,准备工作就演变成了一种娱乐爱好。

在北哥的眼里,生存狂装备准备其实不用花太多的时间,但急救知识和生存技巧的学习永远不嫌多,在情报搜集和一些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北哥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和信息,这些收获令他开心和满足。

基于世界不会毁灭的前提下,如何生活得更有准备,变成一种亚文化,这个群体就成了“玩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消费。装备就是个烧钱的项目,北哥向我们介绍:“手电就很烧钱,这个牌子最便宜的就是四五百块,玩EDC的人,他们的手电在使用价值上会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我总说我自己是生存玩家,有的东西是可以拿来用的,它更是可以拿来玩的。”

如果说BOB是存在于一群生存狂圈层内的交流讨论,那么EDC其实已经有“出圈”的趋势,EDC从词义上看也是很中性的词语,任何我们随身携带的物品都可以被称为EDC。如果一个物品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跟主人形影不离,那么它实则是主人的精神寄托和生活品位的标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网上分享自己的EDC内容,以此表达自己的生活主张,寻求一种认同感。

小明则一语道破生存主义的重要基础是要有钱,在他入坑的八年,已经花了差不多七八万。

“当一个社会还在为吃饱饭,为了生计和安全奔波的话,是不会出现生存主义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生存主义,当我们生活在这种非常安全、物质供应很充足的环境下的时候,才可能出现我们所说的生存主义者。”

末世情结or行动派

人们总下意识地认为生存狂会与末日情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真正的生存狂是如何讨论末日的?在网上能找到一篇叫《2012世界末日生存手册》的指南,洋洋洒洒18页,严密地分析了世界末日可能遭遇的情况,详尽地列举出避险地点、措施、装备指南,以及劫后余生的荒野生存法。毫无疑问,末日是否来临并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末日只是一种具体的危机情景,用技术和理性的思维分析具体问题和提供解决方案才是生存狂的目的。

“我就不相信会有世界末日的存在。所谓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只是说在我们能力范围内来尽可能地降低这种危险,当我们为这些事情做好准备,我们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的时候,其实我们就不会去考虑这些。”

——小明

“如果说有末日的话,那你对末日的恐惧可能就是你对死亡的恐惧,当你坦然面对就是人一定会死这件事的时候,其实你就没有那么多恐惧。我害怕的不是未知,我害怕的是我没有准备好。只有知道得越多,学得越多,做得更多,你才能更好地活下来,让更多的人活下来。”

——北哥

所以生存狂也许只是和你和我一样想要安全活下去的人。他们不会做先知式的预言,坦率地接受和展露最原始的求生本能和内心的危机感,遇到危机不会顾影自怜、心理崩溃,他们早已在生存准备的过程里克服了恐惧,一切意义都在行动中。

日本有一部废土题材的动漫叫《少女终末旅行》。世界是何时结束又从何时开始结束影片完全没有交代,在这样的终末世界里,就连这种想法也不复存在,只有两位少女漫无目的地驾驶着装甲车持续旅行,只要寻找食物,只要不被冻死。所谓“生存就是活着”,如果真的有世界末日,这句话或许才是人类留下的最浪漫的光辉。

《少女终末旅行》剧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