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菲高光时刻的背后,是无数女星暗淡的心酸

来看花木兰背后的华人女星——从“娼妓”到公主的一百年!

大家期待已久的《花木兰》迪士尼真人版电影,由于受到疫情蔓延的影响不得不全球撤档。

▲原计划3月27日上映

但是宣布撤档前,主创们举办了伦敦首映礼,刘亦菲毫无疑问成为了全场C位,不少媒体评论说,好莱坞把刘亦菲宠上了天。

作为华裔演员,刘亦菲在好莱坞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着实不易,氧叔忍不住想跟大家聊聊花木兰背后的好莱坞华人女星。

最早的“龙之女"

在20世纪初期的西方社会,黄柳霜可以说是无人不知的东方面孔,她的发型、化妆和服饰曾被英国少女们争相模仿。

《时代》杂志记载:黄柳霜当时就是异国风情时尚的代名词,让伦敦,柏林的上流社会为之疯狂。

▲甚至为其著书立传

西方谈论东方女性之美,总是离不开黄皮肤、柳叶眉、与丹凤眼,黄柳霜也可以说正是这套审美标准的起源,她一生出演过五十多部电影,蜚声欧美,成为那个时代最为艳丽的色彩之一。

▲为《名利场》拍摄的照片

黄柳霜是幸运的,因为她曾经是好莱坞能够叫的上名号的女明星,被称为美丽妖艳的“天朝娃娃”,很多作品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得到了影评人的高度评价,这样的成绩是她身后几十年都没有华人能够超越的。

▲第一个在好莱坞摘下星星的华裔演员

然而黄柳霜也是不幸的,时代的悲剧让她一个在好莱坞独行的弱女子背负了太多。黄柳霜的从影生涯,不幸正值美国社会种族偏见最强烈的时代。

在美国人眼中,华人就是愚昧、麻木、尚未开化的劣等民族,所以在好莱坞片中都把华人描写为强盗毒贩、杀人放火、野蛮无理、狡猾残暴。影片中的华裔女性不是妓女就是女奴,唯唯诺诺屈从于命运和男人的淫威。

▲1882年5月6日,美国签署了有史以来第一部针对特定族群的移民法《排华法案》

▲即使已经是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黄柳霜依然要随身携带身份证明

黄柳霜作为好莱坞第一个华人女明星,如果坚持要在好莱坞占一席之地,就只能屈从于按西方人的观念塑造出的天朝娃娃概念:艳丽暴露,软弱及充满屈辱感。

“龙女”与“蝴蝶”的一个世纪

“亚洲人演亚洲人”,一个看似顺理成章的操作,在好莱坞这块“宝地”却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一百年。

1935年,当时米高梅公司打算开拍赛珍珠小说《大地》改编的电影,讲述中国农民的故事。但是当黄柳霜去面试女主角的时候,米高梅没有选她,而是选择了德国女演员路易丝莱娜来扮演里面的中国人,而制片方拒绝黄柳霜的原因居然是认为她“太东方了”。

▲《大地》剧照,最后女主拿下了奥斯卡

近几年这种事情其实也很司空见惯,电影《攻壳机动队》选角时,制片方依旧选择“洗白”女主,让斯嘉丽·约翰逊饰演日本人草薙素子。

自黄柳霜以来,整整有一个世纪,华人女星在好莱坞的角色都是符号化的,一类是以《龙女》为代表的性感而又危险的异域美人,另一类则是《海逝》中为西方男子付出全部,最后死于非命的蝴蝶夫人。

▲《龙女》

▲《海逝》

往后看,杨紫琼、章子怡、李冰冰在好莱坞也饰演过同类角色,即使是一开始就在好莱坞打拼的刘玉玲,最早扮演的也依旧是此类角色。

▲《尖峰时刻》 章子怡

▲《霹雳娇娃》刘玉玲

对华裔来说,好莱坞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

好莱坞为什么选择刘亦菲

刘亦菲被迪士尼选中出演《花木兰》,她自己本身的素质和能力合格是一个重要因素,《花木兰》在全球范围内海选女主时,其实是有明确要求的,无论是外形、打戏,还是语言能力,刘亦菲都完全符合标准。

▲ 选角要求

▲刘亦菲的打戏功底

另一方面,内地广阔的票房市场估计也是迪士尼考虑的一大关键点,所以,与其说是好莱坞选择了刘亦菲,倒不如说是时代的助推。

刘亦菲就像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缩影:纯真、漂亮、年轻,平安顺遂地享受着越来越宽广的世界和更多更好的机会,成功背后没有太多的血泪辛酸。

然而当这位漂亮可爱的好莱坞新晋“公主”做好准备接受全球关注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每一位闯荡过好莱坞的“中国娃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