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注:2019年莫斯科航展上,印度飞行员试驾米格-35
米格-35是米格-29系列战机的最新改进型,也被称为“最后的支点”,是近年来才开始配备俄空军的新锐战机。从发展谱系上来看,它是在米格-29M/M2和米格-29K/KUB技术基础上的发展机型,在俄罗斯的分级中,被列为四代半战斗机,是在米格-29M2基础上经过三次改进而成。 该机堪称是米格-29的终极改型,出众的性能已经赢得多国空军的青睐,有望成 为米格集团涅槃重生之作。
图注: 米格-35战斗机结构示意图
从机体结构上看,米格-35战斗机沿用了新一代米格-29K/KUB舰载战斗机的机身结构,米格-35机身蒙皮广泛采用铁氧体雷达吸波涂敷材料喷涂以便进一步降低雷达探测的几率。机翼前缘进行了锐化,增加了副翼翼展;加厚的翼尖有前后向的雷达警告接收机。米格-35重新设计进气口,并在边条内增加油箱,重塑机身外形,增加机背油箱。米格-35还改用了大尺寸单块式机尾减速板。进气道下唇口位置可以自己调节,能增大起飞时的空气量。机身后部位置延长以保持静稳态性。其余机体结构也有一定变化,如背脊增大增长,加长加高座舱盖,维护舱门更大更方便。取消了辅助进气门,边条处相应位置增加了新的小油箱。机翼、副翼、尾翼均有一定改进,边条、机翼前缘外形更加尖锐,翼尖处增加了全向雷达告警天线。机身上加装了“栀子-1”主动电子干扰系统。由于机身外形变化而引起的气动力变化,重心后移,静不安静度的增大,通过依靠线传操纵系统得到补偿。为了缩短降落滑跑距离,米格-35的气动减速板也进行了改进,减速板改为机背单块形式,类似于F-15和苏-27。
经过重重改进之后,米格-35成为米格-29“支点”系列中第一种全面使用线传操纵系统及放宽安静度布局的型号。这一飞控系统使其缩短了与西方先进水平的距离,更好的发挥了米格-29优秀的机动性,飞行攻角增加近30度。
图注: 米格-35发动机尾喷口特写
动力方面,米格-35战斗机采用了两台RD-33MK发动机,是RD33发动机系列的最新改型,发动机使用寿命延长到4000飞行小时,大修时间延长到1000飞行小时。RD-33MK具有全权限数字发动机控制单元,并且风扇、高压压气机,燃烧室和高低压涡轮都经过了重新设计。其单台最大后燃推力约为88千牛,可选择加装矢量推进装置。为了解决“腿短”的问题,发动机位置向后移动0.92米,以增大机内空间携带更多燃油,航程提升至2000千米以上,如果加挂三个副油箱则可达到3000千米以上,还可以凭借空中加油进一步扩大航程。
在雷达火控系统上面,早前传闻米格-35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甲虫”Zhuk-AME雷达。该雷达有652个收发模块,每4个模块被制造成一个模组共163个模组,相控阵天线直径0.7米,对空中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大约160公里,并可同时跟踪30个空中目标。“甲虫”-AME无论在抗干扰性能、多目标交战能力、扫描精度、处理速度还是同时操作的作战模式上都远优于“甲虫”-M,该雷达上身之后,米格-35的对空和对地性能都将会有质的飞跃。此外,米格-35还配备了OLS-UEM综合光电传感器,集成了红外传感器、电视摄像机和激光测距仪,可搜索最远55千米处的空中目标。
米格-35新的座舱显示系统也吸取了西方的经验,原先米格-29原有的老旧机械仪表板也被更为先进的多功能液晶显示器取代。采用新型平显和两个阴极射像管显示器,比米格-29A陈旧的机电仪表系统显示效果大有改善。
图注: 米格-35的翼下挂架增加到8个
米格-35战斗机共有9个外挂点,其中两侧机翼下共8个,机身中央1个,能挂载几乎全部俄制现代化空空和空地武器,该机最大载弹量6.5吨。此外该机还保留了米格-29传统的GSh-301 30毫米机炮。该机的空空武器主要是RVV-SD(R-77-1)中距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和RVV-MD视距内格斗导弹。空地弹药主要有Kh-29空地导弹(分激光制导和电视制导两种型号)、Kh-38空地导弹、Kh-35U和Kh-31A反舰导弹,Kh-31P反辐射导弹。米格-35还可以使用KAB系列卫星、激光和电视制导炸弹。
相比苏-35,米格-35更可以看成俄罗斯专为外销而打造的价格更加便宜实惠 的多用途轻量级机型,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许多米格飞机的“老主顾”,而且不少国家的现役战斗机已经老化到了更新换代的阶段,但是经济实力不足以支撑起昂贵的四代机以及三代半的重型战斗机,这为米格-35创造了大展身手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