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之一,“草根也能当皇上”的奇迹就是他开创的。
在他之前的历代君王们,大多拥有显赫的家世,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无不如此。千古一帝秦始皇,如果没有一位身为秦王的父亲,也不可能继位秦王,更不可能兼并六国、一统天下。
刘邦不具备这样的先天条件。他的职业生涯始于秦帝国的一个基层贱吏(亭长),后误打误撞而成为一名在逃犯。可就是这么一个草寇,只用了短短七年时间就折腾成大汉帝国的开国皇帝。
后人对这位布衣天子的一生充满好奇。从他的出生到早年经历,再到他的婚姻与日常生活,无不引人想要一探究竟。
这位布衣天子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他为什么会有如此多姿多彩的人生际遇?今人应当怎样看待他的一生呢?
传奇何止一个:多了去了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刘邦出世,大幕开启,他的传奇人生开始演绎。这位后来的布衣天子至少拥有五大传奇:一是出生传奇,二是喝酒传奇,三是婚姻传奇,四是面相传奇,五是经历传奇。
出生传奇。
刘邦的出生十分奇特。《史记·高祖本纪》和《汉书·高帝纪》都说,刘邦并不是刘太公的亲生儿子。刘母当年在一大湖旁歇息时,不知不觉睡了过去,做起了春梦,梦见自己和一位神仙哥哥巫山云雨。当时,雷电交加,天色昏暗。刘太公眼见天气突变,急忙外出寻找刘媪,竟发现刘媪身上盘桓着一条蛟龙。回家不久,刘媪怀上了孩子,这孩子就是刘邦。(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中华书局2014年修订本,第435页。以下凡引《史记》皆为此本,不再一一注明)
刘邦出世之后,长得挺像条“蛟龙”:鼻梁高挺,眉骨圆起,美须飘逸,左边大腿上还有七十二颗黑痣。(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史记·高祖本纪》)
喝酒传奇。
刘邦年轻的时候贪杯,好喝两口小酒,但手头并不宽裕。钱,我所无也.;酒,我所欲也。怎么办呢?刘邦有他的办法:赊!他向开酒店的武负、王媪两位女老板赊酒,喝醉了,就躺在酒店里呼呼大睡。这一睡不得了,武负、王媪竟然经常看到熟睡的刘邦身上隐约有蛟龙盘桓,不禁大为惊讶。更让人不解的是,每次刘邦在她们两家赊了酒,这一天的生意往往就会特别好。年底结账的时候,两家干脆将刘邦欠的酒债一笔勾销了。(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婚姻传奇。
刘邦的结发之妻是吕雉。刘邦称帝,吕雉后被史书称作“吕后”。刘邦下世,吕雉掌控汉代朝政长达十五年,成为汉代政坛的“女一号”,和武则天、慈禧被合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女主。
吕雉怎么会嫁给刘邦呢?这桩婚姻也充满了传奇。
刘邦当泗水亭长时,沛县县令的老友“吕公”举家移民至沛县。吕公原是单父县(今山东单县)人,为躲避仇家,逃到了沛县。县里的乡绅、官吏听说县令的好友来了,都赶来凑热闹喝酒。主持宴会的萧何宣布:凡交纳礼金不够一千钱者只能坐在堂下。刘邦是当亭长的,平日和县里这些乡绅、官吏们混得很熟,也来凑热闹。他进门后递了一张帖子,上面赫然写着“贺钱万”三个大字,实际上他一个子儿都没掏。(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史记·高祖本纪》)
吕公看了“贺钱万”的帖子,大吃一惊,立即起身到门口相迎。这位吕公善于看人相面,他一眼就注意到刘邦的相貌非同一般,因此格外敬重,请刘邦入了上座。(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史记·高祖本纪》)
萧何知道刘邦一个子儿都没拿,还是让他进了堂屋,但萧何担心刘邦惹出是非,赶紧进屋打了个圆场:刘季(刘邦原无名,兄弟以伯、仲、季为名)这个人爱吹牛,不能成事,大家别太在意啊。(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史记·高祖本纪》)
酒过数巡,吕公见大家都喝得有点高了,便用眼神示意刘邦,散场后别急着走。刘邦会意,耐心等候到酒宴结束。吕公语重心长地对刘邦说:我这个人从年轻时就喜欢给人相面,我相过面的人不计其数,从来没见过哪个人有你这么好的面相,希望你好好珍重。我呢,有一个女儿,希望她能成为你的妻子,一辈子侍奉你。刘邦原来只想腆着脸涮一顿霸王餐,再混几口酒喝,这可好,一句“贺钱万”,白吃白喝一顿不说,还用三个字捞了个老婆。天下竟有这等好事,刘邦自然是满口答应。
谁料吕公的夫人死活不同意这桩婚事,她抱怨吕公说:你常说要把咱女儿嫁给“贵人”,沛县县令和你关系那么好,他来提亲你都没答应,为什么这么轻易地把女儿许给了刘季?吕公不屑一顾地说:这不是你妇道人家能明白的事。最终还是执意把女儿嫁给了刘邦。(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史记·高祖本纪》)
吕夫人为什么坚决不同意这桩婚事呢?主因只有一条:刘邦、吕雉年龄相差太大。
此话怎讲呢?
我们先考察吕雉的年龄。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了沛县县令向吕公求婚一事:“沛令善公,求之不与。”这两句有三种理解:一是“沛令”自己向吕公提亲,二是“沛令”为自己儿子向吕公提亲,三是“沛令”为他人之子向吕公提亲。
无论县令是为自己提亲,还是为他人提亲,都证明吕雉绝非“剩女”,她的婚姻是正常的。如果这一点得到证实,那么吕雉当时的年龄应当不足二十岁。
再考察刘邦与吕雉结婚时的年龄。
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他和吕雉生刘盈时是公元前211年,此时刘邦已经四十六岁。刘盈还有一位姐姐鲁元公主,鲁元公主如果与刘盈相差一两岁的话,吕雉生鲁元公主时,刘邦应该已有四十四五岁了。据此推算,刘邦和吕雉结婚时应当是四十三四岁。两人的年龄相差如此之大,这应是吕雉母亲坚决反对的主因。
一位已过不惑之年的小吏,凭一句“贺钱万”的大言,白赚了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妙龄少女为妻,这不能不说是天下传奇一件啊!
面相传奇。
刘邦的传奇婚姻已经涉及刘邦与众不同的面相。
刘邦当亭长时,因为底层“公务员”的薪酬不高,经常要回家种地维持家用。吕雉也得带着自己的儿子、女儿下地干活。
有一天,一位老人偶然路过,向正在地里干活的吕雉讨口水喝。吕雉不但请这位老人喝了水,还招待他吃了饭。老人吃完喝完,看了看吕雉的面相说:“夫人天下贵人。”吕雉一听,赶快请老人“相两子”。老人看过吕雉的儿子刘盈的面相说:“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看过吕雉女儿的面相说:也是贵人。
老人刚走,刘邦晃晃悠悠来到自家田里,吕雉就把老人的话讲给刘邦,刘邦一听,赶忙问:走多长时间了?吕雉说:时间不长。刘邦立马去追。追上老人后,他便问起刚才听闻的话。老人回答说:“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刘邦一听,兴奋地对老人说:“诚如父言,不敢忘德。”后来,刘邦当了皇帝,吕雉当了皇后。儿子刘盈继位为帝,史称汉惠帝。姐姐是鼎鼎大名的鲁元公主。当年那位预言刘邦一家大福大贵的老人始终未再露面。
经历传奇。
有一年,亭长刘邦奉命押送一批犯人到骊山修秦始皇陵。当时,被征发到骊山修皇陵的刑徒,叫作“骊山徒”。刘邦一行出发不久,就有部分“骊山徒”开始逃跑,走到丰邑西边的大湖“丰西泽”时,“骊山徒”已逃亡过半。“丰西泽”在沛县境内,离骊山远着呢。刘邦心想,按这个逃亡速度,到不了骊山,这些“骊山徒”就逃光了。自己押送的犯人逃个精光,那是失职,按大秦律法,自己这个亭长肯定吃不了兜着走。与其到骊山去送死,不如自己也逃吧。就这样,刘邦一不做二不休,把剩下的“骊山徒”全放了,还对他们说:你们走吧,我也就此逃亡了。刘邦的纵徒之举得到剩下的“骊山徒”们的盛赞,有十几位“壮士”表示愿意跟着刘邦干。(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史记·高祖本纪》)
关于刘邦“丰西泽”纵徒的确切时间史书无载,史学界有人推测此事在始皇三十五到三十七年之间。总之,事发于秦始皇的晚年了。
“丰西泽”纵徒后,刘邦和随行之人一块儿喝了场酒,开始寻找落草之处。经过一个大湖时,刘邦命一人前去打探,那人回来说:前面有一条大蛇挡着路,过不去。刘邦醉醺醺地说:壮士前行,有什么可怕的!拔出佩剑,挥剑将大蛇斩为两段。又走了几里路,刘邦的酒劲儿越发上头,便靠在路边睡了过去。后面的人路过此处,看见一个老太太在哭,问她哭什么,老太太只说:有人杀了我的孩子。众人又问她:您儿子为什么被杀?老太太说:我儿子是白帝子,化为一条蛇,挡住了赤帝子的路,结果被赤帝子杀了,所以我哭。听老太太这么一说,大家都感到奇怪,有人认为她在胡说八道,散布谣言,想到官府告她。谁知就在此时,老太太竟然突然消失了。路人继续前行,遇到刘邦一行人,把刚才见到的这一幕当作笑话说了一下。刘邦一听,内心暗自高兴,那些跟随他的人也一天天对刘邦敬畏起来。(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在芒、砀山泽间落草之后,吕雉和其他人常常来找他,神奇的是居然每次都能找到。刘邦感到奇怪,询问吕雉,吕雉说:你在的地方上空总有一团云气,只要循着这股云气,就一定能找到你。刘邦一听,心中一阵大喜。此事慢慢传开了,沛县的年轻人听说了,很多人表示愿意跟随刘邦。(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史记·高祖本纪》)
摘自《大风起兮云飞扬:汉高祖刘邦》,王立群 著,大象出版社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