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2月3日,法定节假日结束后的第一天,但由于疫情的影响,全国多地延迟复工。很多企业采取了在家远程办公的方式,甚至索性就推迟到2月10日复工。
然而尽管有很多人还没有开工,却有一群人没有闲着,他们依靠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四处散布谣言,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恐慌。
我们万万没想到,好不容易说服家中的亲戚们不要四处串门,为了让他们充分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费劲口舌。串门倒是没了,却因为一些人的胡说八道让亲人们在家里也不得安宁。
造谣者固然令人愤慨,但谣言已经放出,当务之急是辟谣,并且需要将这些真相告诉给家中的长辈亲人,因为他们获得新消息的速度也许没有我们这些年轻人更快。
IT之家最近一直在第一时间播报新型冠状病毒的最新动态。为此月生梳理了近期比较热门的话题:
一、谣言
1.新型冠状病毒是人造的
近日,一篇论文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篇论文于1月31日在生物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线。
这篇论文说了什么事呢?我们先来看看它的标题:“Uncanny similarity of unique inserts in the 2019-nCoV spike protein to HIV-1 gp120 and Gag”。翻译成中文就是:“2019新冠状病毒棘突蛋白中含有独特的插入序列,并与HIV-1 gp120和Gag蛋白有奇特的相似性”。作者是印度德里大学和印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bioRxiv网站刊登的文章,并没有经过同行审阅。
论文中,作者比对了新冠病毒和SARS的棘突蛋白序列。棘突蛋白是冠状病毒与宿主受体ACE2结合的关键蛋白。
作者发现与SARS冠状病毒相比,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有4小段新的插入序列。
随后,作者将这4小段新的插入序列在数据库中进行对比搜索,得出结论:这4小段新的插入序列都能在HIV病毒的蛋白序列中找到,他推测这种不寻常的相似性不太可能是偶然现象。
不少研究者对论文中的观点产生了强烈的质疑,主要的论点是这4小段新的插入序列不仅能在HIV病毒中找到,在其他相当多的病毒种类中,也都能匹配上。而且,HIV病毒在其中并不算匹配度最高的,只是作者人为挑选了它来发表。
分子生物学家Trevor Bedford公布了自己重复比对的结果。结果发现,这些插入序列能与相当多物种的序列匹配上,其中大部分甚至都不是病毒。而论文作者声称的HIV病毒蛋白,虽然确有同源序列,但根本不在比对排名的前列,甚至连前100名都排不进。
打个简单的比方,有一个小朋友长了一双大眼睛,这个特征他的爷爷就有,周围的很多人也都有,其中包括小孩家的隔壁老王。然而有一天,有个印度人跑过来说:“这个特征叫隔壁老王特征,这个小孩是隔壁老王的后代。”——这不胡说八道吗。
其实从病毒进化的角度讲,新型冠状病毒和HIV病毒差别很大,且新型冠状病毒的这4小段新的插入序列与其感染力并无明显关系。为了与感染力不相干的基因序列,去进行极为困难的冠状病毒与HIV病毒重组,实在缺乏说服力。
在这些争议不断发表后,作者选择了撤稿,论文作者之一的Prashant Pradhan表示他们无意将阴谋论引入其中,也没有提出这样的主张,同时决定撤回目前的预印本以避免在世界范围内出现进一步的误解和混乱。
至此,“新型冠状病毒是人造的”这一事件暂时得以平息,对此大家不必过于紧张,也不必“抹杀”这篇论文的作者,毕竟科学也是在不停的假设、求证、推翻,再假设、再求证这样的过程中,最后得到结论的。
2.双黄连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1月31日,有研究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消息一出,各大药店的双黄连口服液几乎一夜售罄,甚至连名字相近的“双黄莲蓉月饼”被抢购一空……
一下子双黄连口服液变成了抢手货,有网友调侃:
调侃归调侃,我们先来了解下这个双黄连究竟是什么东西。
双黄连口服液,中成药名。由金银花、黄芩、连翘三味中药组成。为解表剂,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中医认为,这三味中药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表里双清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双黄连口服液具有广谱抗病毒、抑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是目前有效的广谱抗病毒药物之一。
双黄连药物包括双黄连颗粒、双黄连片、双黄连连含片、双黄连气雾剂、双黄连口服液和双黄连注射剂。
那么问题来了:
Q1:双黄连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吗?
以目前的研究数据来说,双黄连并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Q2:既然它不能预防病毒感染,为什么还说它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呢?
首先,抑制病毒并不等于能够预防病毒感染。
既往已有研究证明双黄连对多种病毒、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有效成分可能是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等。其机制可能是这些成分能够有效减轻病毒、细菌所导致的机体炎症反应,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但这些实验仅仅集中在细胞、动物实验中,缺乏人体实验的有效性、安全性证明。
目前的数据仅能够说明,在细胞实验水平上双黄连显示有抑制病毒的作用。但进入到人体后,有非常复杂的代谢、发挥作用的过程,细胞实验结果有可能和最终的临床疗效不一致。
所以,这项研究结果并不能说明双黄连口服液在人体中有预防病毒的效果。
丁香医生也在第一时间发布文章,提醒民众不该用双黄连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丁香医生认为,“抑制”不是“预防”。“抑制”是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毒复制的各个环节,来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你要是身体里没有病毒,就没有东西可以被“抑制”;如果身体里有病毒可以被“抑制”,那就证明:你已经被感染了。
另外,盲服双黄连药物也不可取,双黄连药物是由金银花、黄连、连翘等药材组成的复合制剂,含有多种中药成分,其中的一部分容易导致过敏;双黄连药物的苦寒容易伤及肠胃。
此前央视记者采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专家沈宁时,询问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中,到底有没有特效药?她也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世卫组织也证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感染者应该接收用于缓解和针对症状的治疗,而病情严重的患者应该得到针对其所有症状的最佳支持性治疗。特定的治疗方法正在研究中,并将通过临床试验进行测试。
也就是说,双黄连药物并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家千万不要抢购和自行服用双黄连药物,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老老实实待在家里,谁也不想看到突然有一条新闻说“某月某日某市民在排队购买双黄连药物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这样的悲剧。
是药三分毒,没事别瞎吃!
3.喝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
日前,话题#新型冠状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登上热搜,与之相关的“饮高度酒对抗冠状病毒”的消息也迅速蔓延。高度酒究竟可不可以对抗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怕酒精”的来源是哪里?怕的究竟是什么样的酒精?
在1月22日播出的《新闻1+1》栏目中,白岩松说到了一张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图片。“该图片利用20日《新闻1+1》连线钟南山院士的画面, 标题的前半句属实,写道‘所以,戴口罩还是有用的。’但后半句话就很可怕了,‘饮高度酒对抗冠状病毒’。”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大家仔细看,这张图中前后部分明显字体样式不同,假图实锤了!那么,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原来从1月22日下午起,很多网站都在转引标题为“国家卫健委专家:新型冠状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的相关内容。
而相关内容的来源,是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1月2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回答。
记者:医用酒精在棉片上面进行消毒,擦拭手机和双手,这个有用吗?
李兰娟院士:75%的酒精是能够杀灭这个病毒的,所以大家如果去买这些东西,在日常经常接触的地方,想要定期去消毒一下,都是可以的。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李兰娟院士提到的是75%的酒精能够杀灭病毒,但没说是“喝”。只是说使用医用酒精擦拭手机和双手进行消毒,是有用的。大家如果去买酒精,并对日常接触的地方定期消毒是可以的。且李兰娟所指的是医用酒精,擦拭才能消毒。
同时,造谣者利用钟南山院士的画面,更是利用了网友对钟南山院士极度的信任。希望谣言尽早终止,不要让谣言破坏我们抵抗疫情所作出的努力。
二、真相
前面讲了这么多谣言与辟谣方面的内容,下面我们来简单聊聊近期其他的一些热门话题,这部分内容很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而他们的真实性也得到了专家的证实。
1.洁厕灵不能和84消毒液一起用
在生活中,洁厕灵和84消毒液可以说是我们的好帮手,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的使用频率无疑大幅增加。
但是如果他们两个混在一起,可能会产生毒气,严重的时候可能会致命。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得从他们的化学成分说起了。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也就是氯化氢,为酸性洗涤剂;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则是次氯酸钠,为碱性洗涤剂。
当两者相遇,便会产生化学反应:2HCl + NaClO = NaCl + H2O + Cl2↑
反应中产生的气体便是氯气,氯气是黄绿色的刺激性气体,对眼睛黏膜和皮肤有高度刺激性。同时又是一种有毒气体。
一般情况下接触到氯气,首先会对眼睛造成刺激,让人流泪不止。同时刺激呼吸道,使人咳嗽不止。严重时,甚至可以腐蚀肺泡,造成呼吸困难或是肺水肿。
如不慎中招,应立即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一般当咳嗽和流泪的情况消失后,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但如果中毒现象不消失,甚至出现肺水肿等现象,就要马上去医院进行救治。
所以大家切记,在家中打扫卫生间时,切勿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使用!
2.病毒会存在于手机和电梯按键上
我们都知道,大多数病毒是需要在人体内才可存活的,但是不是他们离开人体后就立马失活呢?
英国国民保健制度(NHS)网站介绍,病毒离开人体后的存活时间取决于其所依附物体的表面情况,以及温度、湿度等环境状况。总体来看,病毒在非渗透性(防水)表面存活时间更长,比如不锈钢或塑料表面,而在纤维织物或纸巾等渗透性表面存活时间相对较短。不同种类病毒存活时间也有差异,一些病毒可以在室内物体表面存活超过7天,不过其致病能力会在24小时内显著下降。
同理,新型冠状病毒也满足这一特点。手机、电梯按键作为使用频率较高的物品,无疑含有数量种类众多的细菌和病毒。尽管病毒可能存活,但存活不代表可达到传染条件。不过从安全卫生角度考虑,不管电梯按钮是否沾染上冠状病毒,接触后都需要好好洗手。切记不可用脏手触碰口鼻、揉眼睛,更不要边吃东西边玩手机。
3.中央空调会传染病毒
张文宏教授:中央空调有传播疾病的可能。
沪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主编的《张文宏教授支招防空新型冠状病毒》中提到:中央空调有传播疾病的可能。疫情期间停止或减少使用中央空调,必须开空调时,要同时开排风扇。要定期清洗空调,每天定时开启门窗,进行通风换气。
尾声
如果说生活是一场游戏,那么2020年一定是噩梦难度开局。在短短的这一个多月时间中,我们经历了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但是我相信,风雨过后便是彩虹,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面对疫情我们付出了很多,但总有人付出了更多。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在这个关键时期,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了他人。安心宅在家里,没事刷刷IT之家,你好我好大家好。
如果你的亲人朋友还在深受谣言的影响,请耐心为他们解读,谣言止于智者,我们还能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