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位学术文化因子充盈申城大学

复旦大学“浦江科学大师讲坛”成为阐释科学思想的大平台。

开学两月有余,复旦大学举办的生物生态学学科周、浦江科学大师讲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让校园里学生与大师亲密交流成为日常;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内展览和文化讲座不停,让学生直呼过瘾;在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几乎每天不重样的文化活动大大充实着学生的课后生活。

高校文化活动“上新”不仅频次更多,质量也更高,可谓大咖云集。在学者们看来,作为思想和文化艺术的殿堂,大学对文化活动的扩容可谓是与学生的双向奔赴,带给学生一个更具人文关怀的校园。“我们太需要非功利,更加多元开放的优质文化活动了!”一位大学教授的呼吁代表了很多师生的心声:无关绩点、无关奖项、不限专业,仅仅是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满足兴趣、丰润理想的契机,期待能够在更文艺的校园里,看到更多学生与更多思想的火花相遇。

丰富的文化活动造就更文艺的校园

如今,越来越多的展览、巡演将高校列为首站。比如,初冬季节,“浦江流芳”水粉画邀请展首站定在复旦大学,26位上海艺术家的41幅水粉画作品在校展出。日前落幕的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2023交大展演季,国内外一流的艺术团带来5场视听盛宴,将艺术的芬芳散播在交大校园。

文化活动的“上新”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于种类和形式的创新。今年以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先后举办了首届樱花节、“思源·拾光”湖畔音乐生活节等活动。糅合特色文化市集、投壶射箭等传统文化活动以及现代音乐节的新颖形式深受学生欢迎。

在华东师范大学,“文艺”已成为该校一张鲜明的名片。今年以来,包括余华、王安忆、莫言等文化名人到访校园,次次在校内外引发“围观”。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平看来,这类校园文化活动备受关注,是高校与学生双向奔赴的最好证明。在他看来,虽然大学越来越多地承担着诸如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等功能,但培养人始终是大学的基本功能。“校园应永远以学生为本。学生上大学,不仅求知识,学技术,还要培育自己的现实关怀和人文精神。”黄平说,学生们对文化活动的期待也折射出大家对一个更具思想性、更加有爱有趣的大学的期待。

让遇见更多大家和大师成为日常

对沪上高校大学生而言,如今在学校追星已是一桩寻常事。他们所追的星,是来自国内外一流的大家、大师。本学期以来,沪上高校频频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图灵奖得主、文化领域的名家大师走进校园。

日前,作家莫言与演员于和伟在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了一场“我们这个时代的戏剧”的对谈,引发轰动效应。预告信息发出后,华东师大一万多名学生报名“秒杀”700张入场门票。当天,仅抖音平台就有超600万人次在线观看。这样的热情并非孤例。今年5月,莫言、王安忆、陈思和在复旦的一场对谈,同样人气爆棚。活动名额1分钟抢空。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在大师。名家大师的一次讲座、一场对谈或许不会对学生产生决定性影响,但如果学生四年都可以沉浸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那么必然会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这就是在场的魅力。”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高凯说,学生在面对面交流中所感受到的学者的专业度、气质、做人处事的态度,会润物无声地影响学子。

在一些大学教授看来,大学作为育人的重要场所,离不开良好的氛围和生态。无论通讯和网络技术如何发达,高质量的面对面沟通依旧是稀缺资源。“从这点来说,上海高校可谓有近水楼台的优势。”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举例说,每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有全球的“最强大脑”们“坐而论道”,从前沿科技、科研范式、科创生态等维度掀起科学思想的层层涟漪。于沪上高校而言,这正是可利用的宝贵资源。正因此,今年“顶科”期间,上海财经大学特意邀请了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让·梯诺尔(Jean Tirole)到校,与青年学生交流。

浓郁的求知氛围点燃创新的火花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教授坦言,从前有不少大学活动局限于专业,切口太小。更有甚者,为了办活动而办活动,学生参加的目的也是为了刷绩点、刷实践等功利目的。而成功的文化活动应是破圈甚至是破墙的,只要学生感兴趣,不管来自哪所学校、哪个专业,都可以参与。

“文艺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学生通过参与有趣、有料的各类活动,感受无形的浸润滋养,找到生活的目标信仰,这是一生的财富。”黄平说。

本学期以来,沪上高校多学科文化活动丰富。复旦大学首次统筹全校44个一级学科,推出29场“学科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校庆系列论坛;上海师范大学推出首届研究生科创月,安排了学术系列讲座、创新创业导师进校园、学术科创文化游园等活动。

“大学不仅是教学沃土,也是学术沃土和文化沃土。”徐飞谈到,当下,知识的内涵和课堂的形式不断拓展,学生早已不满足于课本和课堂上,对前沿知识乃至“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的知识充满渴求。此外,现代学科体系愈发呈现时代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特征。这就要求高校有组织地破除壁垒,提供更多元的分享平台汇聚一流资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一批可持续、有价值的文化活动,让学生“自求”“自得”知识成为一种校园潮流。

“高品位的文化因子、学术因子充盈在校园,长此以往便涵养成庄严神圣的大学气象。”徐飞谈到,当下,校园、知识、课堂都呈现泛边界甚或无边界的趋势。“有理由相信,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期浸染,会迸发出更多创新思想的火花。”

作者:吴金娇

文:本报记者 吴金娇图:复旦大学官网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