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不是打工天,是读诗、恋爱、偷懒的季节

最近几天已经明显感觉到了气温回升,午后的太阳照在脸上的时候,常常会让人产生一些新的开始、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感觉。

“无论经历怎样的严寒,春天都会如期而至。”

今天,给大家送上一份「春日片单」。让我们在这些充满绿色、生机和希望的好剧好片里,一起迈向美好的春天吧。

曾拿下第12届FIRST青年影展“最佳纪录长片”的它,也是我个人2019年的年度最佳。

作为一部偏私人化的家庭影像,导演陆庆屹拿着摄像机用四年时间记录下了每年回到贵州老家后所目睹的“父母的日常生活”。

陆爸爸多才多艺,喜欢坐在院子里拉二胡和小提琴、吹笛子。秉持着“每天至少为家多做一件事”的生活态度过日子,无论看见什么事情都感叹“好玩很”。

陆妈妈勤劳且乐观,烧柴熏肉,理发浇花,行走于山野之间,善于发掘生活的乐趣。她时常冲着镜头发出爽朗的笑声,身上有着老一辈女性独的那种坚韧。

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同神仙眷侣一般地生活。

每一帧画面里,都流露出了他们对于生活的热情,以及现代生活里最缺少也最难得的那股“诗意”。

春去春来,四季轮回,吃着柴米油盐,面对生离死别。

即便面对女儿患癌、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痛苦之事,两位老人依旧在用蓬勃的生命力与其对抗。

又一年春天到来之时,陆爸爸和陆妈妈抬起头看燕子筑巢,为如此普通的一件小事感到欢欣雀跃。

陆爸爸开心地念叨着:“燕子又来咯”,陆妈妈的脸上却多了几分忧虑,冲着儿子说:“我喊你爸少高兴一点,到时候这些燕子一走,心又灰几天。”

影片从头至尾没有什么脱离日常的事情发生,但却让人既惊讶又羡慕,感叹“原来人可以活得如此自洽自足,不向外求”

如果你仍然在为“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而困扰,不如去看一看他们这四个春天的点点滴滴。

换个角度来思考,或许真正的幸福,不是非要在生活中寻求到多么宏大的意义,而是把生活过成意义本身就已足够。

这部电影改编自瑞士文学作家约翰娜·斯比丽的同名小说《海蒂》。

曾被各种电影和电视剧改编过无数次,在我心里,这是最好的一版。

影片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出发,讲述了自幼失去父母的海蒂被姨妈送往住在阿尔卑斯山上的爷爷家中。

经历了被送走和被抛弃之后,最终如愿以偿地过上自由生活的故事。

这部电影最宝贵的地方在于,里面没有绝对的坏人,在每一个你觉得有“反派”要出现的时刻,它都给了你意想不到的结果,让你看见人性的美好一面。

看腻了那些被狗血和冲突填满的作品,这样一部片子反倒让人产生一种被净化的感觉,更让人相信——

真诚可以消除亲人之间的隔阂,可以打破阶级的鸿沟......真诚可以打败一切。

据说,影片里的主角海蒂的饰演者阿努克·斯蒂芬是导演从500个小演员里选出来的,灵气十足,光是笑一笑就让人心生愉悦。

不止是动人的故事,就连看着片中“美得像油画一样”的瑞士美景,同样也是一种享受。

头顶是蓝天白云,脚下是遍地盛开的野花,放眼望去牛羊成群......

透过满屏的绿色,会让长期身处在城市的人们获得一些春风拂面般的「呼吸感」,瞬间得到治愈。

特别是对于当下身处在疫情时代的我们而言,这实在是太宝贵了。

就像片中台词所说的:“如果生活中有什么使你感到快乐,那就去做吧。”

我相信看完这部片之后,很多人一定会和我一样,想趁着这个周末立刻逃离城市,奔向山野,与大自然来一场热烈的拥抱。

法国导演侯麦的“四季”系列之一,文艺片爱好者的必看之作。

春天,在世人眼中意味着“悸动的开始”,而这五个字也在这部电影里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故事从哲学老师让娜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聚会上与一位名叫娜塔莎的女孩相遇开始。

娜塔莎想把让娜介绍给自己的父亲,邀请她前往自己家中。当一些男人和女人凑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

不过是友谊的萌生,是空气中氤氲着暧昧的气氛,是大脑里的理智与情感之间进行碰撞和试探......这一切在春日景光里又显得无比浪漫。

电影里没有戏剧性的情节,只有节奏极慢地缓缓道来,就像在讲述一个普通人的生活那样——

人们在花园里散步、吃饭,走来走去、产生大量且密集的对话;

人们聚在一起读诗、聊文学、谈论哲学、探讨亲密关系、从冲突走到和解;

人们之间的关系难以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只能去“感受”。

这些「日常」,在春日里制造和发酵,一同构成了春天的故事,暧昧不明,却又异常迷人。

最后,整部电影带给人们的感受,全都化作了影片结尾的那句简单粗暴直接的台词:

“生活真美丽啊。”

面包、汤、猫咪、好天气......

如同组成片名的这些元素一样,这是一极具幸福感的日剧, 看似平淡,却暗藏生活哲理。

剧中的女主角是一位名叫亚纪子的女性。母亲的突然离世,让此前在出版社工作的她重新思考 “自己究竟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紧接着,她辞去了工作,将母亲留下来的小店重新改造,经营起了一家只卖面包和汤的食堂,同时还收留了一只流浪猫。

在经营小店的过程中,亚纪子也逐渐从过去外界的束缚中逃脱而出,找到了内心真正的自由:

“人在悲伤的时候哭泣,开心的时候喜悦,脆弱的时候相互依靠。有时候也会突然想要一个人,在日落,四周都静下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就这么昏昏沉沉的睡去,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我现在就过着这样的生活。”

自此,她终于不再为了他人的目光和肯定而努力、也不再为世俗定义的成功而活,而是学会了遵从自己的内心感受。

而这,想必也是当下绝大多数人所期待的生活状态。

如果当下的你也处在一种很浮躁的状态里,希望剧里的“岁月静好”能够带给你些许平静。

当然啦,也真心祝愿看完这部剧的你,接下来每一天的心情都是“好天气”。

这是19年网飞出品的一部高分动画,有人称它为《爱、死亡和机器人》(2.0)——《萌、确幸和轻松熊》。

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天你下班回到家中,发现你床上的毛绒玩具活过来了。

它不仅帮你打扫卫生,做蜂蜜黄油松饼,还在你被朋友放鸽子的时候带你去公园散心,陪你躺在草坪上发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在片中,上述的一切看似离谱的事情都发生在了女主小薰的身上。

看的过程中,本人只有一个感受:这未免也太可爱了吧???

曾经的小薰可以说是过得糟透了:工作不顺心、深受原生家庭影响、已经到了被催婚的年纪,浑身上下满是负能量。

直到有一天,轻松熊带着小白熊和小黄鸡走进了她的生活里,陪她一起度过难熬的日子。

它们的出现与陪伴,让她相信“能量守恒”——人生不总是起落落落落落,丧到头了,就会触底反弹。

那一刻对于小薰来说,也正是她人生中春天的到来。

依我来看,这部动画片不是拍给找朋友看的,而是送给每一位被生活“折磨”的成年人的礼物。

它能够疗愈人心,非常适合用来在一个无需加班的夜晚给自己解解乏。

“春天不是读书天”、“春天不是打工天”、“春天应该是出去happy的季节”。

——有多少人产生过这样的想法?

和大家一样,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影片中的男主角也出现了同样的念头。

紧接着,他凭借着高超的逃课招数成功骗过了爸妈和老师,偷偷开走了家里的跑车,与朋友来一场疯狂的城市漫游记。

他们一路兜风,来到了全世界最高的大厦,站在顶端从不同视角看世界;

他们和小朋友拉着手并排溜进了芝加哥美术馆里,站在画幅前模仿着大人的样子思考人生;

他们在街头的游行队伍里唱摇滚乐,尽情摇摆身体,肆意宣泄着青春的激情。

逃课只是表象,背后所指向的是——

“拒绝乏味,去寻找生活的更多种可能性”。

用剧中一句台词来总结,就是:

“人生匆匆,若你不偶尔停下来周围看看,你会错过很多。”

在春天这样一个适合偷懒的季节,停下脚步来看看周遭错失的景色,打开这样一部好玩的「逃学片」来消解生活的无聊。

实在是无比应景啊。

朋友们,今天的好剧好片安利到这里就结束啦。

最后,想用我很喜欢的一位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所写的话,当作今天这篇文的结尾送给大家——

好好忍耐,不要沮丧。

你想,

如果春天要来,大地就使它一点点地完成,

我们所能做的最少量的工作,

不会比大地之于春天更为艰难。

💐祝你快乐,勇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