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需明确各级政府和全民在节粮减损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9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有关情况。会上,对于如何建立节粮减损长效机制?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表示,节粮减损是全产业链条,节粮减损也就是增产增收,是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无形粮田”。目前受生产条件、技术水平、消费意识等影响,我国粮食损失与浪费在产、收、储、运、消等各个环节都有不同程度存在,需要作出减损的转变或者要作出对粮食产业发展的转型。同时,需明确各级政府和全民在减少粮食损失浪费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

隋鹏飞举例,在生产环节,存在播种粗放、用种量偏高等问题。如果用精量播种,更大程度代替粗放播种,在播种时就节约了粮食。在收获环节,存在收割机械精细化程度不够、农机农艺不配套等问题,这都需要强化机械装备和农业的精准配套,确保更大程度颗粒归仓。在储运环节,存在储运设施装备落后,储运途径不完善,特别是过去对冷链体系重视不够,这些都影响了粮食的储运。在加工环节,一方面存在着过度加工;另一方面,在国际上还有加工环节延长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的问题,在这些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隋鹏飞表示,在流通环节,同样存在流通物流体系和专用性技术装备不到位的问题。比如可以更好地建设一些粮食接卸专用平台,更好地健全物流标准化。在消费环节,需要继续大力提倡“光盘行动”,避免“舌尖上的浪费”,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消费环节更多是全民意识和行为问题。

隋鹏飞表示,节粮减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政策法规等诸方面因素,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综合施策。主要从三个方面作进一步强化和努力。

一是加快科技创新和装备提升。加强各环节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加快新品种的选育,提升种子质量,提高收获环节的机械性能和质量,改善烘干、仓储、物流条件,提升加工工艺和配套装备。

二是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主要体现在推进标准化生产,推进社会化服务,强化物流体系建设。

三是建立完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制度体系,落实好《反食品浪费法》,进一步强化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的意识教育,明确各级政府和全民在减少粮食损失浪费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北京报道

编辑 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