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发现过这样的现象,自己孩子对某件物品“情有独钟”,比如某件衣服、毛绒玩具、毛巾、毯子等等,可以说喜欢到寸步不离的境界。
无论是玩耍还是休息,即便这件物品已经破旧不堪,他们仍然钟情并且随身携带。一旦被拿开或者看不到这件物品,孩子会情绪低落甚至哭闹不止,这样的情形被称作“恋物情结”。
恋物情结或许会从婴幼儿开始一直伴随到成年,在一档综艺节目中,世界冠军傅园慧就被发现对一条红绳格外偏好。当天在她的家中录制节目,摄制人员到达后,傅园慧刚睡醒要去洗漱,她身上斜挎的一根红绳引人注目,有网友评论表示,傅园慧平日寻训练时这根红绳也是随身携带。
正当节目组人员感觉诧异时,傅园慧爸爸解释道,这根红绳是女儿的“摸摸”,在小时候傅园慧非常喜欢一条毛巾,走到哪带到哪,后来毛巾烂了,这条红绳就成了她的偏好一直带在身边。傅爸爸表示,并不清楚女儿为什么要随身携带这根红绳,但是如果她不带着这根绳子,手就不知道该放在哪里变得手足无措。
已经二十二岁的傅园慧仍然存在“恋物情结”,傅爸爸表示这种习惯从小就开始了。很多有恋物情结的宝宝家长也并不在意,以至于很多人到了成年这种偏好一直存在。
恋物情结的表现
孩子对某一个物品有特别的依恋,主要有几个特点,首先在很多物品中,他唯独最喜欢其中一个。比如家里很多条相同的毛巾,他只喜欢一条,即便日积月累已经很破旧,依然对它情有独钟。
同时孩子对喜欢的物品几乎是随身携带,吃饭、睡觉,甚至在外出玩耍时都要带着,这个物品就算很破旧,他们也拒绝换成新的,哪怕一模一样的新的也不同意。
孩子恋物的行为,父母非常不理解,但试图纠正过来非常困难,这是对特定物品的一种依恋。恋物多表现在婴幼儿身上,这并不是病态,而是这个时期很重要的一种心理需求,在依恋的物品中找到安全感,使心理放松。
恋物情结背后原因
在六十多年前,英国儿科医生唐纳德·温尼科特就发现了一些孩童对某些小物品有特殊的依赖,他把这种现象称作“过渡性客体”。孩子们依恋的物品大多可以随身携带,并且非常温暖柔软,这些物品的作用是替代母亲给予孩子的安全感和温暖。
恋物是很正常的一种心理现象,这是每一个孩子心理发育要经历的解段,过渡性客体给孩子们足够的安全感,有了这些依恋物孩子减少寂寞、焦虑,能够安然入睡。
宝宝出生之前一直与妈妈合体,生活在子宫里,对宝宝来说母亲的保护与爱是他最早与外界建立联系的客体,当出生时,宝宝经历第一次分离的创伤。他开始意识到妈妈并不是属于自己独有,也会分离。他们需要找到一个替代母亲的物品来寻求安全感和安慰,成为习惯后,这个物品便成为母亲之外给他提供温暖和安全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宝宝之所以迷恋一些柔软的小物品,是在他们抚摸或者贴近这些物品时就好像依偎在妈妈的身边那样温暖,在他们内心渴望妈妈的陪伴。孩子们通过某件物品来寄托情感,过渡性客体使孩子情绪平稳,并且可以有很好地睡眠质量。
恋物背后的原因是孩子渴望安抚被关爱,通常在孩子需要情感安抚的时候,妈妈并没有及时发现通过玩具来安抚他转移注意力,久而久之某件物品便成了孩子情感的寄托。
怎样避免恋物情结
与母体分离后宝宝开始成为独立个体,对这个陌生的世界他充满不安,对家长有很大的依赖性。作为父母从宝宝出生时就应该关注他的情绪变化,不能因为他年龄小在他有情绪需要安抚时就糊弄过去,避免孩子形成恋物情结,从婴儿期就要注意。
1、戒奶要注意方式
母乳喂养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到了一定月龄戒奶,很多宝妈尝试各种方式,狠下心不管宝宝哭闹,与宝宝分离法戒奶,在奶头上涂抹刺激性的东西等等。这样的方式使宝宝失去安全感,情绪得不到安抚,很容易转移注意力,形成恋物情结。戒奶要注意方式,循序渐进,重视宝宝内心情绪和感受,不可太强硬。
2、需要与宝宝分离时要注意方式
大部分宝妈在产假结束后要回归工作岗位,宝宝已经形成了每天有妈妈的陪伴,突然一整天都见不到妈妈,难免会不适应。哭闹、焦虑不安,感情转移就会对某件物品产生依赖。
在需要分离时哪怕很短的时间,妈妈也不应该转身就走,而是要安抚宝宝的情绪,告诉他很快就可以回来,让他明白他不会被妈妈抛弃,同时在空闲时要多陪伴,给予他足够的安全感。
3、锻炼宝宝的独立能力
孩子对父母过度依赖也容易出现恋物情结,所以在他懂事起就注意锻炼独立能力,教给他自己的事自己完成,即使进入学校开始集体生活,他也能把自己照顾的很好,不会感到恐慌。
枕边育儿寄语:
孩子出现恋物情结并不是偶然,而是一种感情的寄托和转移,作为家长在宝宝出生就要给予他更多关爱和关注,宝宝的每一个情绪每一次依赖都不可忽视,要做好安抚。即便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给他陪伴,给予他安全感,爸爸妈妈陪在身边,即使什么都不做,孩子内心也是幸福的也是温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