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共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难点 强化合作、完善制度是关键

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主办的2024中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金融大会日前在湖北孝感召开。会上,多位行业专家就“知识创造价值 金融赋能发展”建言献策,探讨如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两方面的重要作用,将“知产”变“资产”、让“专利”变“红利”,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指出,把知识产权评估为资产,并以此做质押贷款,是近几年发生的金融创新。这极大地激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并助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蚂蚁集团知识产权总监潘葚介绍,基于知识产权协助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各地已探索出三类模式。

一是“北京模式”,银行和企业直接发生抵押和融资关系。这种模式贷款门槛比较高,贷款额度一般为1000万元,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贷款对象集中在处于成长期有一定规模和还款能力的中型企业。二是“浦东模式”,银行不直接与企业发生评估和质押关系,知识产权抵押给政府成立的促进中心;政府作为担保主体参与其中。三是“武汉模式”,由银行、政府和企业共同成立的新模式,引入市场科技担保公司对资产进行评估和担保,由银行放款。

无论哪种模式,在具体落地过程中,事实上都在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和商业应用价值转化层面存在较大难点、堵点。

建设银行原董事长王洪章指出,银行关注的是知识产权价值与企业经营模式之间的相关性,即能基于知识产权评估、分析企业盈利(前景)。但是,目前很难判断企业知识产权对经营改善的贡献度。这种局限,一方面是因为银行缺乏科技知识,在实践操作上存在着很大难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知识产权相关信息披露并不透明,大量专业性描述使一般投资者难以发现其真正价值。并且,还容易产生质押物处置难、价值贬损较多等情况。王洪章认为,上述这些问题需要监管部门、市场、企业主体和金融机构各方付出努力,逐步加以解决。

建设银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蒋曙明进一步表示,科技金融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取得更大成果,需要政策、数字、合作等多方面赋能。他认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银行要共同合作,推动知识产权融通变现,实现“知产”变“资产”。具体来看,他建议,一是畅通知识产权市场化交易流通,二是建设全国性知识产权专业担保体系,三是完善知识产权质押和融资制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