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菌操控你,根本不用过脑子

近期,《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调控肠道的CART+神经元,直接影响血糖

肠道中也分布着丰富的神经元(肠道相关神经元,EAN),包括许多不同种类的神经元,它们监视着肠道内的环境,并参与各种肠道功能。

其中,有一部分神经元被称为固有EAN (iEAN),这部分神经元是不需要中枢神经调控的,可以独立完成对肠道运动和分泌等功能的调节 。研究者们发现:有菌小鼠和无菌小鼠,在十二指肠部分的转录谱几乎一致,但在回肠和结肠中,前者则分别有750个和117个基因转录显著上调。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有菌小鼠相比,无菌小鼠回肠绒毛形态明显不同,iEAN神经元数量也更少。

回肠(小肠)的横切面;注射显示绒毛的血管和毛细血管

研究者猜想,这样的差异来自微生物。因为十二指肠中微生物的密度和多样性并不高,而回肠和结肠则是肠菌的主要“居住地”。

研究者们给有菌小鼠喂食了广谱抗生素,果然发现它们回肠和结肠中的iEAN数量显著减少,而十二指肠则影响不大。这种影响并不是终生的,在抗生素停用两周之后,小鼠神经元的数量就恢复到正常水平了。

研究者最终确定,受到微生物调控的iEAN神经元是一种CART+神经元亚群。 研究者发现,刺激CART+神经元会导致小鼠胰岛素水平下降、血糖升高,小鼠的进食量变少。 而且CART+神经元能够与一些CART-脏器神经元产生直接作用,其中就包括胰腺和肝脏。

看来肠菌的手远比我们想的伸得更长呀! 维持肠道健康很重要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